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评语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评语

时间:2023-10-11 23:06:59

相关推荐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评语

创作奖

纪录类

1.雍和

雍和用照相机书写上海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要历程 他看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没有忽视对原生态的侵害;他记录新兴阶层的兴起,但没有忽视老产业人群的失落;他关注市民的安居工程,但没有忽视拆迁中的矛盾……雍和的快门始终与上海城市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没有使他生活的历史成为空白。

2.于德水

照相机对于德水来说,无疑是一部认知世界、认知生活、继而认识黄河的显微镜。他把镜头聚焦在家乡的大河两岸,他凝聚的瞬间中处处是普普通通人们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这些平凡生活的呼吸,蕴藏着中华文明的传统精髓,显现着独有的人性力量。

3.阿音

作为蒙古族摄影师的代表,阿音以朴实的品质、坚韧的意志,始终坚守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地上,忠实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生活,真诚歌颂着他对家乡父老及养育他的这片土地的情感。这种影像真实表达他的情感,就如一句诗歌所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4.王建民

他的摄影经历丰富:唐山大地震、老山作战、大兴安岭扑火、抗击非典、维和部队、汶川地震、东南亚海啸等重大事件,他均在一线。他的视野宽阔:镜头囊括了从领袖到将军再到普通士兵,见证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变化、壮大的几乎所有事件。王建民从影近40年,用影像抒写了自己守土有责、在所不辞的摄影春秋。

5.奚志农

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专注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家。他保护过滇金丝猴栖息的原始森林,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他推动过中国唯一一个由民间人士组织建立的鸟类环保站点,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29年的野外拍摄,他坚守影像的力量能够促进自然保护的信念,相信影像的荣光可以推动中国的环保进程。

6.李舸

这是一位年轻的老记者,以职责与操守,不断地出现在纷扰的世界各地新闻现场,向全世界人民发布新闻消息,如战争、疾病、灾难。在瞬间抓取的过程中,准确地运用艺术语言,表达对事件的判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身临其境,完美表达,李舸以虔诚之心和娴熟技巧,面对每一个事件,传递每一个主题。

7.余海波

余海波的镜头,见证了深圳特色从无到有的艰巨历程。他的作品从生活的细节中淋漓尽致地反映出通过努力奋斗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他是穿越在城市的幽灵,不停地造访每个阶层的人群,把他们所处的难以言状的境遇与心愿用影像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观者也在寻找观看的角度中,领悟时代变化所带来的精神认知。

8.李亚隆

李亚隆的纪实摄影具有浓郁的生活底色和深沉的悲悯情怀,兼具与时代大势同气连枝的视觉敏锐与心灵感悟,这样的立场让作者保持了经常性调查研究的深入,保持了持久解决问题的激情,进而提醒我们纪实摄影不仅是一种积极介入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有力工具,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摄影之上完成了知行合一的升华。

9.张国通

张国通坚持10余年跟踪采访以花冈事件为代表的战争受害者的对日诉讼,18次自费远赴日本,用严谨的社会学调查的方式采集了大量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的纪实图片,持续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支持这种摄影行为背后的意志与信心,足以为摄影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维持人类共同秉持的价值理念。

10.张风

作为首都的新闻摄影师,他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生活都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深刻的图像解析,从每个司空见惯的情节中剖析出批判的思辨,逐渐形成《北京晚报》特有的京味风格,颇为读者注目并津津乐道。他的作品已经成为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历史真实写照,并随着开放的步伐形成北京精神的生动诠释。

艺术类

11.孙晋强

孙晋强连续三次蝉联中国摄影金像奖,可谓成绩斐然、令人瞩目。三届金像,三变模样 从西岳华山,到秦岭金丝猴,再到生灵与环境以及陕西陇东社火。他以综合实力赢得殊荣。《生灵与自然》:宽画幅呈现自然的辽阔深远,饱含生命律动;《关中社火》:剪纸般的简约、绚彩般的热烈,传递着三秦大地的古朴美韵。

12.王建军

王建军致力于中国的西部风光、人文地理的拍摄,以独特的摄影语言,扎实的摄影功底,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摄影艺术风格,在国内外和业界享有声誉。他的摄影作品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形式新颖又富有人文气息,将影像赋予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宣传西部、推动西部的特殊使命。

13.陈海汶

陈海汶是“海派”摄影的重要代表。在他的镜头里,上海社会的众生相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创意之举,还在于历时1年,纵横中国10万公里,辗转28个省市自治区,途经554个县市,首次完成56个民族“全家福”的视觉文献。将自然外景与影棚艺术造型完美结合创作,呈现出各民族典型特有的人文生活样本,给中国摄影文化史留下新篇章。

14.姜平

这是一位挑战人类体能、意志极限,行走在摄影艺术道路上的风光摄影师。视觉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三大洋五大洲。他用镜头吸纳着自然的精髓,传递着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信念。那空灵的山峦,孤冷的冰川,那咆哮的风雪无不传达着摄影家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歌颂,并带给我们思考与感动。

15.陈锦

陈锦用两组风格迥异的照片展示了他在摄影艺术上娴熟的掌控能力,以及他突破自我、标新立异的勇气。《茶馆》重在叙事。作者用黑白影像展示了川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风貌,一度为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纪实摄影确立了一种成熟范式;《时光系列》意在寓理。作者用拟人手法暗喻佛学所谓的生死轮回,吟出作者人到中年后别样的人生感悟。

16.肖吉地

肖吉地的作品静谧、柔美、简洁、空灵。统一的黑白色调,宛如作者心中流淌的岁月诉说,慢门拍摄的流动之水,似雾似云,如梦如幻,营造出水墨画般的意境。他作品中的海,景致辽远,静若止水;作品中的马,情致高洁、天地精灵。他拍摄的是景与物,敞开的是心与境。

17.冯建国

《西域旅路》、《高原的力量》是冯建国十多年来关注西部的精心之作 雄浑、沉厚,传达着他对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挚爱之情。壮美、神秘的西部,透过8×10相机有了别样的风采;凝重、纯粹的生命,透过8×10相机,有了震撼的力量。

18.刘瑞新

他是黑白艺术影像的继承者和探索者,从影40年,致力于用最简洁的影像语言传递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印象》,跳出了五光十色的诱惑,用另一种现代的观看,让人走近世博会与世博馆;《藏民印象》,透过对藏族人物的刻画,表达了对健康、纯朴的人性追求。黑白影像更趋纯粹,更贴近心灵。

19.王强

唯美纯净的画面,饱含诗情画意,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又不乏对影调的精妙把握 化繁为简,极致空灵。王强的作品非空洞之空,而是将心与物融合的空灵之空,不管是一叶孤舟,还是浓雾中的飞鸟,都蕴含着别样的暗示。这既是作者多年积累的结果,也是摄影家潜心追求的目标。

商业类

20.王敬民

王敬民用绚烂色彩联袂简洁画面,在复古形式中寄寓时尚元素,用深邃内容完成一段惊艳穿越。参评的12张组照像在讲述一个曾经的传说,15张单幅作品又像在描绘一个未知世界。影像之华美令人惊叹;画面之纯净扣人心扉。纯粹既是一种视觉表达,又是另一种主观抒发。

理论评论奖

21.刘宽新

刘宽新从1994年开始钻研数码影像原理,勤奋刻苦,自学成才,10多年来撰写近300万字,发表于业界报刊,并出版《数码影像专业教程》、《数码影像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等专著。他的关于“理文双修”、“技术服务于创作”的数码理念普及各地;他提出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运用数码影像技法不同的原则,为倡导纪实摄影真实性作出积极努力。

22.韩丛耀

韩丛耀主编的《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6卷本)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影像史论专著。该书从学理层面所建构的影像场域与影像形态分析理论,及其创新性影像研究模式与方法,不仅为影像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也为今后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范例。

23.丁遵新

丁遵新从影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摄影理论界的领军人物。在学术上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他以严谨的思辨、犀利的文笔批判文革遗毒,架构符合美学规律的摄影评价体系。同时,他对中国民族摄影作了实事求是的研究,大胆剖析20世纪大陆和香港沙龙摄影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24.黄一璜

黄一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专业媒体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逾百篇。他富有批判精神,敢于针砭时弊,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具有理性分析评判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代表作之一《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尖锐地批判了长期存在于我国摄影界的“自恋”倾向,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25.晋永权

晋永权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和摄影家的敏锐,毕数年之功,推出新中国首部具有摄影断代史价值的著作《红旗照相馆 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

对历史事件及意识形态表象的梳理,对中国摄影观念、语言的分阶段研究,周详的历史考证等,奠定了该著作的历史文献价值;以历史案例切入,同时观照现实,使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图片编辑奖

26.张蔚飞

张蔚飞曾以职业摄影记者的敏感,记录下时代的宏大与精彩。中年退居幕后,甘为人梯,为大量年轻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成长提供广阔平台。他勇于接受和探索新型媒介,创办图片网站、应聘图片总监,年过花甲仍以新颖的观念奋战在图片编辑一线,为图片编辑这个新兴的职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27.张小文

张小文开创的《 写真》是中国媒体摄影版面从画刊向报道摄影专版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视觉周刊》更以其整合传播效果,获得业界好评。他以不同寻常的视觉传达手段,呈现平凡生活场景,更关注当下摄影新生态。他既理解传统的纪实语言,又关注新鲜的摄影语言,体现了一个资深编辑的素养和品质。

图书奖

28.王琛

王琛是一位活跃在摄影实践、摄影组织和摄影图书出版的有心人。近10多年来,他策划、编辑、装帧设计的摄影画册近40本,坚持把艺术品位放在首位,注重时代感和民族性,力图将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收藏级画册的尝试方面,不断做出努力。

29.张新泰

张新泰策划、编辑的图书,尤为彰显摄影图像的学术功用,使之具有与文字表达的学术研究互为依存、有机结合的特点。在《天容国色 中国国宝和田玉》中,摄影图像的作用被创新应用,照片与文字阐述平行并进。而《中国新疆壁画艺术》(6卷),每卷有学术专论,每处有详尽拍摄,文献价值不凡。

30.王达军

王达军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他数十年钟情于青藏高原和巴蜀大地。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图书编辑,编辑出版了近20部影像著作。这些著作立足西部,选题丰富、策划独特,或从宏观或从微观角度,对西部的人文、历史、自然遗产进行了梳理,留存了翔实的文字描述与厚重的影像珍藏。

终身成就奖

1.裴植

裴植是中国战地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始人之一。解放战争期间,他随野战部队参加了多个重大战役的摄影报导,留下了许多珍贵军事影像,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革命博物馆陈列珍藏。1948年,裴植参与创办《中原画刊》, 1950年创办《西南画报》,任社长。历任人民体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主编过《第一届》等20余本摄影画册。著有《体育摄影》。

2.张祖道

1940年代考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社会学的训练和背景奠定了张祖道一生摄影的基调。他在革命时期随军转战南北,和平时期进入媒体继续从事报道工作。他带着学者的思考,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纪录下丰富的人文世界。1940年代清华园的校园生活和北平天桥街头的艺人,随潘光旦、费孝通学术调查拍摄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影像,都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珍品。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行者。

3.顾棣

顾棣一直在竭已之力完成中国战争摄影史的梳理,,出版两卷《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用完整坚实的大批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严谨、翔实的有关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也使他由一名摄影史料的保护者成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完整保存了战争年代革命摄影的数万张底片,及相关文献资料。他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纪录人”。

4.钱嗣杰

他曾先后参加辽沈、平津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非洲大陆的摄影记者和首任驻摄影记者,先后到40多个国家采访拍摄,成为中外友谊的“巡回大使”。他曾长期工作在毛泽东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身边,拍摄下许多经典历史瞬间。为历史写真的责任感始终伴随着他奋斗至今。

5.孟昭瑞

孟昭瑞先后拍摄了平津战役、新政协会议和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是开国大典现场最年轻的摄影记者,亲临并见证了此后数十年间几乎所有重要历史时刻。晚年时光,他致力于传播和弘扬属于新中国的光荣,更为保护摄影家的合法权益大声鼓与呼,以鲜明的个性赢得摄影界的敬重。

6.时盘棋

1948年投身革命,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49年重庆解放时,他作为第一个进驻重庆的解放军摄影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国民党特务在中美合作所的大屠杀、21兵工厂大爆破等事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1955年转业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他用照相机反映现实、记录历史,拍摄的10多万张照片,有近万张被国内外报刊采用,上百幅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影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