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研究报告】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研究报告】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时间:2022-01-06 18:57:17

相关推荐

【研究报告】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提出了强烈需求。受我国国情影响,家庭养老照料功能日益减弱,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需求问题非常突出。

传统养老机构急需通过医养结合补齐普遍缺“医”的短板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年度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

民政部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93%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总床位的47%。但毋庸讳言,这些服务仍停留在粗浅的层次上,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须提高。

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的实践探索:以泰康为例

总体布局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在保险业率先获批进行养老社区试点。此后,泰康将“重资产投资”与“轻资产服务”相结合,大力推动医养结合的泰康养老社区模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高品质连锁养老机构。

泰康旗下专注养老康复实体建设运营的专业品牌是“泰康之家”。

保险、医疗、养老高度关联,产业发展具有协同性。据此,泰康将“保险+医养”作为核心战略,以“养老+保险+医疗”的商业模式推进产业扩张。

在推动养老与保险融合方面,4月25日,泰康人寿针对养老社区的运营特征,推出国内第一款保险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幸福有约”综合养老计划,为客户提供涵盖养老财务规划和养老生活安排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到底保单销售累计达到近2万件。,泰康人寿对接养老社区的主打产品是“泰康鑫福年金保险产品计划”。该产品拥有生存金给付和现金分红(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两笔现金流,并可为客户进行长期财富规划。与其配套的“健康尊享系列医疗保险保障计划”,则具有突破社保、承诺续保至99岁、可报特殊门诊等特色。

在推动养老和医疗融合方面,在养老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泰康建立了以康复和老年医疗为核心的社区医疗体系,能够提供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长期护理于一体的闭环式、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并不断加快在医疗领域的布局。

为了使保险和医养有机结合,泰康还将满足客户的保险、医疗、养老需求形成了一个闭环,即投保泰康人寿健康险、养老险的客户在生病时可以到泰康投资运营的医院去看病,达到一定年龄和条件后可以到泰康投资运营的养老社区去养老,一切都围绕客户的健康和财富管理来展开,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保险机构的人文关怀,有效延伸产业价值链。

医养结合的实践探索

(1)建设高品质医养社区

目前,泰康之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杭州、三亚、南昌、厦门、沈阳、长沙、南宁13个重点城市,投资建设医养社区,全部建成后将提供约2万户养老单位,在养老领域的投资金额占到整个保险行业的一半以上。

泰康之家医养社区遵循“康养结合”理念,把现代医学和中医传统医学运用到活力生活和长期照护的各个阶段,提供医疗急救保障和有效转诊,针对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系统健康管理。

(2)收购、自建医院和医学中心

建设医养结合的养老社区,医疗资源必不可少。泰康采用了收购和自建医院和医学中心的方式。,泰康战略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泰康与武汉同济医院合作共建的泰康同济医院项目在武汉正式开工。至,在养老社区内部设立的泰康燕园康复医院、申园康复医院、粤园医院成功运营。

与此同时,泰康还聚焦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布局核心城市,通过与顶级医院合作,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泰康已经在全国拥有3个大型医疗中心、牙科和妇儿两大专科医疗体系。此外,泰康还积极投资参股各类医疗机构,投资淮海医疗集团,入股和美医疗、百汇医疗等,不断推进战略重点区域医疗网络构建。

由于医疗的管理比通常的企业管理更复杂,泰康对医疗体系的打造所采取的步骤是循序渐进的,走的是一条“从外向里”逐步发展的道路,先把养老、康复、长期护理等做扎实,然后再推向专业医疗服务。

(3)设立从事健康产业的全资子公司

6月28日,泰康旗下专业从事健康产业投资和管理的全资子公司——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京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泰康健投作为泰康医养业务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将发起设立医养基金,并持续聚焦医疗、养老、纪念园和健康不动产等产业的运营管理,形成投资、运营专业化发展的体系。

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存在的短板及问题

部分保险养老社区的医疗设施仍不足

医养结合难题的核心和实质来自于我国医疗门诊机构的羸弱。这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无论是入住养老机构还是居家,抑或依托社区照护,均难以获得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部分保险养老社区在医疗机构或设施上的投入明显不足,抑或重硬件、缺软件,人员队伍缺乏专业的培训,缺乏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从而限制了医养结合推行的广度和深度。

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目前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却严重不足,质量也不高,且工作量大、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期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且年龄多在40岁以上,真正有专业背景、专业素质且经过一定训练的人还不到10%,严重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急需加快建立

对于失能照护来说,资金保障和医护服务是两大支撑体系。其中,资金保障旨在解决医院、老年人与养老服务机构三者间服务费用的支出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不仅医护服务体系有待充实完善,稳定的资金来源也需要进一步夯实。

,我国开展长期护理险试点。截至6月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已达5700万人,参保职工与城乡居民的比例约为7∶3。从一年多试点的情况看,试点工作总体顺利,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可及性大大增强。

但从全国来看,稳定的筹资渠道远未建成,多元筹资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夯实。目前部分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大部分依靠医保基金结余,缴费责任与保险的权责对应原则不相匹配。此外,由于缺乏统筹的制度安排,政策、资金在多个领域部门分散开来,没有形成合力。

保险医养社区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尽管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类型企业投资建设养老社区,但这些政策支持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未细化,不管是在土地、金融方面,还是税收方面,政府都尚未有明确支持,这对以盈利为导向的医养社区来说是一个考验。其中,土地的制约最为突出。

土地是养老社区开发最前端的基础资源。从现实情况来看,“拿地难”“拿地贵”导致的高土地成本是当前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社区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

“拿地难、拿地贵”直接导致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成本普遍居高不下。根据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末,全国共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8家机构投资29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南等东部沿海的18个省区,占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金额678.2亿元,床位数超过4万个,其中部分养老社区项目已投入运营。据此数据计算,这些保险养老社区的平均成本为5652元/平方米,每个床位的平均资金投入达169万元,这给养老社区建成后的运营造成较大成本压力。

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前瞻

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及有关方面的大量投入,也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展望未来,保险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将出现以下趋势。

保险养老社区将普遍设置医疗机构

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医院,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这就给保险养老社区普遍设置医疗机构开了“绿灯”。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无论是已经投入运营的保险养老社区,还是新开设的保险养老社区,都将把设置医疗机构放在核心位置,促进医养服务的高度融合。

与此同时,保险养老社区将进一步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医疗资源,加强与附近医疗机构的战略协作和服务对接。有条件的养老社区还可以与周边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在社区内或附近共同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将会加大

面对医养专业人才的匮乏,开办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已纷纷采取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泰康拟从三个层次来支撑人才培养:一是整合企业医疗资源,自建护理学院,定制化培养高级人才;二是与大中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创办教学基地,定向培养;三是积极拓展成人职业教育,为有转职需求的成人提供培训。

对于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高度重视。例如,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中职院校数量增加较快。

在加强学校人才培养的同时,具有专业培训能力的大型养老机构也将建立专业培训和实习基地,加快对现有医养服务人员在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增强其专业技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践探索有望提速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

在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过程中,中央或地方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必要时,应考虑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方案的设计和经办服务,并推动开展商业性的护理保险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功能补充和水平提升作用。

“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成为重要趋势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已经在医养领域兴起并产生重要影响,为养老和医疗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促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融合与创新。近年来国家发布多个政策将“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推到了前台,使得“智慧养老”“智慧医疗”已经成为医养产业的重要趋势。

借助“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的技术手段,目前养老服务领域已经出现“智慧养老社区”。

在这种大趋势下,保险养老社区必将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养老社区还可通过远程医疗等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与社会优质医疗资源的无缝对接,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应急呼救、医疗会诊、康复理疗等项目的远程在线服务,方便老年人对养老方式和医疗资源的选择。

国家对保险养老社区的政策支持将更加灵活

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提出“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完善财政支持和投融资政策”。据此,可以预计,在涉及保险养老社区的政策方面,国家将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此给保险养老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以土地支持政策为例,有关专家建议,可以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宅基地改革的有关精神,探索用宅基地开发保险养老社区的可能性,为解决养老社区土地难题提供新思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如果利用宅基地建设保险养老社区,则有望化解养老用地“拿地难”“拿地贵”的问题。

END

来源:本文摘自《保险理论与实践》第11期。

这是“老龄金融”微信公众平台的第920文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