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文明花盛放 小康路宽广——看攸县如何开展“党旗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花盛放 小康路宽广——看攸县如何开展“党旗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时间:2018-10-25 13:29:27

相关推荐

文明花盛放 小康路宽广——看攸县如何开展“党旗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资料图片) 王 珊 方华容 吴辉兵 郭畅达 封 山 一个仅有42户人家的村组,竟有33名党员,而且家家户户有家规家训;一个村民自办的农家书屋,竟在周边5个村下了6个“蛋”,依托书屋办的少儿假期学校一期有两三百个孩子报名;一个留守老人占23%的村,组建了8支志愿服务队,老人当“先锋”调解纠纷、倡导新风,全村“矛盾不出村”……初秋时节,走在攸县大地,太多的一个又一个“想不到”,让人真切感受到这里的文明触角伸张基层之深、文明风尚蔚起城乡之美。 ,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攸县成为我省13个省级试点县之一,接着在升级为全国试点县,随之独树一帜,拉开“党旗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幕。 “秉承党建引领兴文明、党员带头送文明、党群联动种文明的理念,于群众家门口筑牢文明实践阵地,不断深化文明实践内涵,接续巩固文明实践成果,推动文明实践大见践行实效,繁育了城乡文明新风,乘势巧借文明新风加快城乡融合,通过激发文明动力,加速了全面小康,促进了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县委书记康月林“党”字当先言道,道出开展党旗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攸县路径”。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 党建引领,创建“四级矩阵”,让文明实践阵地强起来 除了新建了一片环境宜人的小广场,还利用闲置的老屋装修成了文化气息浓郁的乡贤馆和国学馆,以及3间小书屋……这个令人惊艳的文明实践点,位处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村民小组大屋场,名叫“高桥文化活动中心”。 “别看‘点’小,可它在全国也有名气!”高桥村民小组组长夏建国翘起大拇指自豪地介绍,“‘中心’的创建者夏昭炎年已85岁,是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他退休后便和老伴杨莲金牵头在高桥屋场建书屋、开课堂,之后发动党员带头、乡贤引领、村民自治,争取各方支持,逐渐发展为今天集书屋、老年课堂、少儿学校、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其中的高桥书屋获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夏老也在评上了‘全国道德模范’,还上了《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我们现在都称他是回乡‘种文明’的赤脚教授!” “这里是最受村民欢迎的娱乐休闲、学习进步的打卡地!”沐浴绚丽的朝阳,慕名加入高桥文明实践行列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少,一位自我介绍是来自外村的年轻人说,每天开着摩托,赶几里路,除了送小孩上少儿假期学校,自己也加加油补补课,趁机到国学馆补习中华传统文化。 如此看来,高桥文化活动中心成了广大村民心中的正能量“加油站”,说它是连接民心的文明实践“高桥”也不为过。 仅高桥书屋藏书超两万册,因为读书、捐书的人多,还在杏塘村农资店、陈家场集市等地下了6个“蛋”,均由夏昭炎教授指导,当地党员管理,带动周边几个村形成读书氛围。 夏昭炎老伴杨莲金,原在卫生系统工作,发挥特长,办起老年学校,给大家讲保健知识。中心还组建了文艺队、体育队、舞蹈队等,每天教村民做保健操、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 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少儿假期学校令人羡慕,每年暑假吸引附近8个镇20多个村的孩子来“加油充电”,报名人数最多的时候已达386人。 “孩子们来学知识,老人们跟着去学养生。”一位村民感慨地说,如今,村里打牌的少了,看书锻炼的多了,文明新风扑面来。 以此为示范,攸县坚持党建引领,倾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四级阵地”,即在中央要求的县设中心、镇街建所、村和社区建站三级构架基础上,利用全县早已铺开的“门前三小”工程延伸一级,将小书屋、小讲堂、小广场创建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尽情尽心尽力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步路”,整体构建文明实践“四级矩阵”。 “四级矩阵”各司其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县文明实践的“大脑”和“心脏”;17个实践所、297个实践站分别对应镇街、村社一级,作为“分支”;实践点则是“毛细血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 攸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十分注重实践出实效,致力做好党建引领、文化特色和窗口效应三个突出文章。 ——突出党建引领,尊重群众意愿。县委、县政府安排了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门前三小”建设,由当地党组织带头,实行群众自行建设、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目前,全县通过群众自发报建、出工捐钱、让地腾房等方式,不搞大拆大建,已新建实践点300多个。 ——突出文化特色,彰显乡土人文。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打造“乡贤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研学旅行”4大文化片区。莲塘坳镇高楼社区实践点结合当地湘赣攸县苏区红色文化基地特色,连接成一条“红色路线”,筑牢“红色基底”,弘扬红色文化,推动文明实践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同身受。 ——突出窗口效应,提升服务水平。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面向城市小区、新华书店和行政审批中心等窗口单位拓展。在联星街道万古桥社区景秀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老年服务、居民服务、党员服务、自治服务等应有尽有。实践点收集居民需求,实行“群众点单、实践点派单、志愿者接单”,开展了义诊、义剪、书画培训、皮影戏等活动,受到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建设一批文明实践点,织密一张文明实践网。 攸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处处呈现文明实践扎根的营盘,处处传来文明拔节生长的声音。 桃水镇盘塘村高塘组以党建为引领,村民自主建设了“党风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5岁的乡贤刘谷其,带领村民在微信群里写诗歌、晒家风、评家风。现在,组里42户人家有33名党员,家家有家规家训。 网岭镇里旺村得到民政部门结对帮扶,村民自筹自建热情高涨,打造出“一老一小”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提供保健、心理咨询、日间照料等服务。村里还组建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8支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推动基层治理,近年来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的文明村和卫生村等多项荣誉。 湘天华在油茶基地也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富民实践点,公司通过流转林地、务工就业等方式,解决了59名贫困户的生计问题,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志愿者不仅免费开展农技培训,还把诗词、汉仪等送进田间地头,百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依托“四级矩阵”,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扎根基层,党旗映照民心引航,文明触点鲜花怒放。 “老百姓‘下单点菜’,志愿者‘送餐上门’,健脑、强身又富民”—— 全员行动,打造志愿品牌,让文明实践内蕴厚起来 “搭帮‘送餐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联星街道上云桥村贫困户彭其仔老人的儿子媳妇对村里的“送餐服务”赞不绝口。 彭其仔老人今年76岁,长年瘫痪在床,儿子媳妇又在外打工。疫情期间,由于没有人上门照料,老人中午吃饭成了问题。幸好去年年底村里建成了“长者之家”,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康复、助餐和村民生活服务,特别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志愿者送餐上门,解决了10多户人家的燃眉之急。 “志愿服务就是要做到群众心坎里。”在酒埠江镇,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92岁老人王李钟,遗憾没有留下一张好照片,志愿服务队专门组织拍照活动,为村里28位老人拍照留念。 围绕村民“微心愿单”,酒埠江镇志愿服务队打造了“周周见,周周新,周周亲”志愿服务品牌,理发、维修水电、磨刀补锅……村民需要什么,志愿服务队就做什么,博得大家一致点赞。 “新时代文明实践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人。”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者深谙其道,他们紧紧围绕党建抓实践、抓好实践兴文明,抓出了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文明实践管理与志愿服务两支工作队伍。 为了建好文明实践管理队伍,攸县明确中心、所、站负责人均由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担任,实践点则由党员干部、社会贤达等负责管理。同时,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构建了“1+32+N”队伍体系,“1”是县级志愿服务总队,“32”是15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17支镇街志愿服务队,“N”是村社及“门前三小”点志愿服务小分队,现已有效吸纳各类社会团体志愿服务队共计500余支。 队伍建起来,能力提上去。 攸县开展多层级、多频次志愿服务培训,全方位提高全县志愿服务水平,并制订新时代文明实践月度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 服务重统筹,内涵日日新。 攸县各机关单位及镇街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区域特色,开展志愿服务,打造出多种多样、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品牌,文明实践内蕴日益丰厚。 攸县团县委,以镇街、机关、学校及“两新”组织团员青年为主,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以“青春护航行动”“攸悠山水·青春守护”“青春颂家乡”三大项目为主,自主创新项目为辅,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今年已开展活动86场次,参与志愿者多达2600余人次,铸就团县委“攸小青”品牌,成为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张闪亮的青春名片。 县妇联组建了一支5000人的志愿服务队,打造了“3+1”姐妹帮帮团志愿服务品牌。“3+1”即3个执委志愿者结对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或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三留人员”,开展政策宣讲、日常照料、就业帮扶、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3+1”姐妹帮帮团已成功结对1500多对,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互助脱贫奔小康”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县市场监管局志愿服务队也奋勇争先,他们以“食者无忧·安行天下”为品牌,发起“公筷·光盘”行动,让用公筷、促光盘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县关工委传统国学志愿服务队,开展线上亲子共读、线下国学讲座、家庭教育公益广播讲座等志愿活动,“传承攸女文化、促进齐家教育”;石羊塘镇志愿服务队,针对村民们白天外出务工、下地干活的情况,开展“进屋场、进庭院”“晚上见、周末见”的“两进两见”活动,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两年来,全县各单位、各镇街各出奇招,蓬勃兴起以“党课开讲啦”“温情暖山水、艺体乐边乡”“周周义诊、天天健康”“助三农、兴乡村”等为主题的县直单位志愿服务品牌,以及以“两进两见”“时间银行”“春晓·春晖”等为标志的镇街道及村社志愿服务品牌,装点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可谓“亮点频闪、群星璀璨”。 “乡贤文化”最是瞩目,在攸县历久弥新,散发无穷魅力! 近年来,攸县充分发挥乡贤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创树百名身边乡贤、评选攸县十佳乡贤”及“我们的节日·重阳·孝老爱亲·攸美乡贤”两项主题活动,不仅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中评选命名了600余名新乡贤,还将石羊塘镇打造成了名震三湘的“乡贤文化特色小镇”。 石羊塘镇以全国道德模范夏昭炎为典型示范引领,经群众推荐、镇村两级考核公示,评选出新乡贤74名。而这些“身边好人”,已成为当地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引路人,引领大家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随着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引向深入,攸县文明实践内涵积淀为“健脑、强身、富民”3个关键词,全县各志愿服务队锁定这个目标,弘扬文明新风,提升文明素养。目前,他们已在乡村屋场开展理论宣讲1885场,组织各类文体活动1212场,借助志愿服务送技术、送知识、送支持,培育了一批“土秀才”“土专家”。 文明实践火起来,文明新风兴起来,文明脚步迈开来……书写美好生活的城乡共繁荣新画卷徐徐展开! “让人人能参与、让文明有标杆、让工作有动力、让价值有体现”—— 以民为本,创新平台机制,让文明实践成果活起来 贺华会是攸县统计局干部,家住县城云升山庄小区。 5月15日,贺华会下班回家,看到楼道里有不少垃圾,便拿起扫帚义务清扫了3个单元的楼道。干完活,他打开手机,在“攸悠我行”APP上上传这次“文明实践”的资料照片,进行线上申报。隔天,审核通过,贺华会在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管理平台积分榜中累积累进了3分。 随时随地开展志愿服务,人人参与推进文明实践,贺华会的“举手之劳”,是攸县不少干部群众的“新常态”。 为了让文明实践成果活起来,攸县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坚持以民为本,创新平台机制,自主开发了集志愿活动发布、参与、礼遇褒奖于一体“攸悠我行”文明实践APP,干部群众可用手机下载注册或扫二维码成为志愿者,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完成志愿服务后,扫码积分,整个流程简单便捷。 志愿服务又分为“项目制”和“个人实践”两项积分,积分设置为总积分、年度积分、可兑换积分,方便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和积分兑换。线上线下获得的积分,可到帮领购、新华书店的礼遇褒奖点兑换书籍、日用品。年度积分达到一定额度的志愿者,还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等待遇。 打开“攸悠我行”,屏显个人实践通道,里面有公益服务、扶贫济困、无偿献血、个人荣誉等几个项目均可积分,涵盖5大类9个小类。 “现在做志愿活动,不一定要‘抱团出击’了,自己也能随时随地‘单干’。”贺华会认为,这样的方式很好:“兑不兑奖不重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大家都很开心。” “攸悠我行”APP上线以来,全县通过平台注册的志愿者已达15804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00余项,有11661人获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关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大局,关系乡村全面振兴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关系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目标的实现。”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易常表示,要建立一整套机制,促进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一级带一级、人人来参与、实践出实效。 “日常考核纳入党建、意识形态和农村人居环境考核重要内容;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评选的重要依据。”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天琛说,县委、县政府对工作效果显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品牌项目以及个人要进行表彰,依据就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文明实践积分作为评优评先的前置条件,对年度积分低于30分的个人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攸悠我行”智慧管理平台只是一方面,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获得更多“驱动力”,攸县积极倡导和全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多元化结对结构模式,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进行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有力促使文明实践取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的效果。 省民政厅等部门单位及市直全国文明单位、省文明标兵单位、省文明单位与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进行“一对一”基层结对;全县的市、县文明单位与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结对……从上至下,不遗余力支持阵地建设,指导实践活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助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攸县生根发芽。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联系攸县试点,亲自担任该厅联点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非常重视助力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多次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民政优势,聚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倾力打造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育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等,摸索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党旗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攸县经验”。 省民政厅攸县联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有关处室具体牵头落实,开展了“四个一”支部基层文明实践活动。“四个一”即“1个厅机关支部+1个省级社会组织支部,结对攸县1个镇街和1个村社党组织”,大举全厅之力,立足群众需求,体现民政工作,以点带面促进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目前,省民政厅促成省电力、水利、保险、人防、砂石、房产、物管、健康、环境、小额贷款、上市公司等行业协会,以及异地商会联合会及浙江、山东、深圳等商会与众善公益基金会、匠璞国学书院等17个省级社会组织,在攸县相应完成17个文明实践所站点布局,借助“攸悠我行”文明实践APP 平台,以“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为重点,创新制播“湘约我的村”公益节目,创树“社工+志工”志愿服务品牌。 “凝聚正能量,传递真善美”,价值取向有正确路径,文明实践有坚强后盾,文明践行有比照标杆,志愿服务有内生动力……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越来越强大、活动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深入。 攸县文明实践从“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工作变成了遍地开花的门前三小、惠民活动,变成了一场全民行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来的改变,展现在乡村、在社区、在企业,在全县各地持续发生—— 党的向心力上来了,干部群众一起抓发展、干事业的劲头更足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上来了,志愿服务真正为老百姓办了实事、解了难题;社风民风上来了,文明实践以“看得见的载体”实现了“看不见的教化”,城乡风气不断转优! 今年,攸县三级干部暨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对度工作效果显著的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10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200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个人及志愿者进行了隆重的表彰。 “下一步,攸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及株洲市要求,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力实现‘凝心聚力,民心向党’的文明实践目标!”攸县县委书记康月林的话铿锵有力。 奋进在文明磁场的同频共振中,多彩文明实践成果正在攸州大地酝酿发酵! 陶醉在文明之花的馥郁芬芳里,八十万攸县人民正昂首阔步迈向幸福小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