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国际金融危机对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对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1-09-03 13:31:49

相关推荐

国际金融危机对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分析

刘重,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不仅造成全球整体经济运行显著的下滑,而且已经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以来,尤其是进入第三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高位回落的走势。在外部需求减少和企业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京津冀实体经济出现困难,企业利润增长持续放缓,出口下滑。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面临着近年来最复杂、最困难的局面。积极应对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金融危机京津冀实体经济

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国际国内环境加速恶化,尤其是进入第三季度,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近年来最复杂、最困难的局面。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影响,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增长已经出现较大的回落,而且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显著增大。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当前京津冀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京津冀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异常复杂和困难

1.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近期,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和美国国际集团、五大投行发生巨变,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倒闭,美联银行出现危机等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化为金融危机。危机迅速向欧洲甚至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据日本《每日新闻》估计,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已经蒸发掉了27万亿美元的资产,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5个大国GDP的总量,也几近于全世界各国60万亿GDP总量的一半。9月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股市一再下挫,指数一般跌了35%以上。对于危机的严重性,格林斯潘称其为百年不遇的危机。对于危机持续时间有三种看法:其一,“V”形,其二,“U”形,其三,“L”形。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此次金融危机走势可能会呈“L”形,对其深度和宽度目前还很难预测,我们认为,无论是“U”形,还是“L”形走势,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2.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且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整体经济运行造成显著下滑的同时,已经开始伤及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伴随经济衰退和消费信贷的枯竭,美国汽车销售10月普遍下降,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下降45%,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公司下降30%。日本丰田汽车下降23%。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10月的销售数字是汽车行业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惨淡的,第三季度亏损42亿美元,现金储备减少69亿美元。通用很可能成为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欧洲市场10月的新车销量也大幅下降,西班牙下跌40%,意大利下跌19%。在制造业中,景气低迷的也不仅是汽车制造业,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10月大幅收缩,降到26年来最低点。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指数10月也跌至创纪录的低点。

3.全球经济收缩引发初级产品价格暴跌

近期,初级产品价格正在直线下跌。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油价的暴涨暴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猛涨。2000年之前石油价格在18美元/桶左右,2000~2002年为23美元,以后开始不断上涨,但是涨幅最快的是,冲上了60美元/桶,随后不断飙升,特别是以来美国为了刺激国内消费不断降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放任美元贬值,导致大量游资(为了避险和保值、增值)涌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导致原油价格一涨再涨。7月11日,WTI油价创历史新高达147.25美元/桶。煤炭也由2001年的23美元一吨涨到目前67美元一吨;铁矿石30美元一吨涨到80美元;铜由1330美元一吨最高涨至8000多美元,现在约为6000美元一吨;铝由平均1440美元一吨涨到3000多美元一吨。随着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工业制成品、工资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近期,初级产品价格正在直线下跌。12月2日,油价跌至47美元/桶,5个月暴跌100美元,幅度高达68%,创下3年半来新低。

4.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进入衰退,世界经济进入非常关键时期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对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由7月份的4.1%和3.9%下调为3.9%和3.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6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报告,再次大幅度下调各项预测目标,指出发达国家将遭遇自194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收缩,全球经济增长超不过2.2%。而在一个月前,IFM还曾预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会有0.5%,全球经济增长是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经济增长保持在1.3%,但对的预测从0.8%调低为0.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出的“世界经济前景”报告指出,“世界经济进入了非常关键时期,发达的金融市场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金融冲击”。

5.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总体运行良好,但间接影响不可忽视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冲击是有限的,国内金融机构有能力消化相关海外投资损失,不至于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而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总体运行良好,但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可忽视。第一,实体经济出现放缓,企业效益大幅回落,盈利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亏损企业的亏损面在扩大。部分行业特别是纺织、印染、服装、冶金等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考验,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况。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目前外部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企业生存困难的局面仍将持续。第二,出口下滑严重。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明年我国出口继续构成很大压力。目前,我国除对美国出口大量减少外,欧盟、日本经济放慢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开始显现,我国对欧洲的出口增速已经从初的30%~40%回落至8月份的22%,对日本的出口增长也在明显放慢。随着危机不断加深,这一下滑趋势还将会继续下去。外需减少对明年就业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要小于。第三,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自身因素的影响,股市和房市大幅调整波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始自四季度的房价涨幅回落之势,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紧张,销售市场明显萎缩,市场观望情绪占据主导。中国股市在经历了火热的牛市行情之后,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一年来,沪深股市经历了大幅调整波动,上证指数从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影响的分析

1. 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京津冀区域经济呈现了高位回落的走势

底,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采取了“双防”的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双防”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屡次上调贷款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严控贷款规模。上半年,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宏观政策适时调整为“一保一控”,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而且把抑制通胀放在突出位置。进入第三季度,国家上述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又发生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呈现高位回落的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动资金趋紧,融资困难。特别是工业、房地产业流动资金指数两年来首次处于97.1和95.9的不景气区间,建筑业景气度在八大行业中最低只有48,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

2.京津冀地区景气指数的变化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世界经济减速呈现密切相关性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下,北京经济呈现了高位回落的发展态势。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企业经营环境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家对经济发展信心减弱。三季度,反映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回落,是“非典”后北京市企业景气的又一个低谷。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北京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8.7和117.4,比上季回落16点和21.3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9.8点和24.9点。天津市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经济平稳运行难度进一步加大,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134.1,虽然延续了自四季度以来130以上高位运行的态势,但呈下滑趋势。企业家信心指数120.1,继二季度信心指数下滑之后,第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再度下行8.89点,企业家对经济运行的判断更加谨慎。据对河北全省1170家企业的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分别为118.96和121.11,比二季度分别下降11.12和10.01点,成为两年来的最低点。

3.受外部需求减少和企业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困难,企业利润增长持续放缓,出口下滑

由于前期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钢铁和煤炭业受运输价格高涨、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企业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目前宏观调控偏紧的情况下,企业成本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必然导致企业利润增长持续放缓。国内人民币连续升值加大了外向型企业经营成本,全球经济低迷使外部需求减弱,企业出口受到一定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景气调查显示,以来,北京批发业的出口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三季度出口景气度降至八年来最低水平,只有63.5,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滑23.3点和68.1点。工业企业的国外订货指数徘徊在景气临界值,三季度为103.2,比上季和去年同期下滑4点和7.4点。受出口减少内需不旺影响,批发业和工业的库存景气度有所下滑,库存景气指数分别比上季下行13.5点和4.3点,比去年同期分别下行24.2点和5.9点。以来天津产品订货景气指数108.5,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12.1点和15点。

4.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11月全国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4%,累计增长13.7%;北京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8.1%,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3.1%;天津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20.0%,比去年同期累计增长20.8%;河北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2.0%,比去年同期累计增长13.9%,从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看,出现明显的区域特征(见表1)。

北京市11月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出现负增长,前期主要受奥运环保、节能减排影响,对一些高耗能企业、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采取了停产或限产措施,同时一批在建工程也即时停工待建,使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受到一定影响。奥运期间的交通管制限行,在造成企业供应和销售矛盾的同时,也使企业运输成本增加,赢利空间缩小。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天津市工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第三季度,天津市企业景气指数出现起伏,企业景气指数134.1,环比下滑3点,来第二次出现同年度内三季度明显低于二季度。但是天津滨海新区企业景气指数仍然稳步上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43.6点,高于天津市近10点,已连续三个季度领跑天津市,新区企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景气指数测算显示:滨海新区企业对天津市企业景气指数拉动作用明显,新区企业景气指数拉动天津市企业景气指数上升3个点,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河北省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工业品价格大起大落。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中,河北省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河北省是一个以重化工为主体的工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钢铁为核心的“煤—焦—钢”产业链几乎占到河北省全部工业的40%左右,而钢铁工业更是河北省工业的重中之重,仅此一个行业就占到30%以上。以来,河北工业品价格大起大落,上半年高开高走,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以来最高峰值,但之后急剧回落,仅3个月涨幅就回落14.9个百分点,10月份环比价格降幅继续扩大,表明河北工业品价格下行趋势明显。原油、焦炭及成品油出厂价格自10月份开始连续13个月上涨,其中连续10个月价格涨幅高达20%以上,9月份涨幅开始大幅回落,10月份价格仅上涨4.2%,涨幅较上月回落15.8个百分点,较6月份累计回落34.1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自去年11月份涨幅开始扩大,至今年7月份涨幅达到最高,而后涨幅逐渐减小,10月份涨幅减弱幅度加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1.2%,涨幅较上月回落12.3个百分点,较涨幅最高峰值降低17.2个百分点。从具体产品来看(见表2),10月份焦炭平均出厂价格每吨1597.0元,较最高价格下降554.3元。

5.京津冀区域房地产市场呈现低迷走势,成为资本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通道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剧烈下挫,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从2月份的32.9%一路下滑到10月份的24.6%,成为资本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通道。由于前几年价格快速飙升,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很大,但是由于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来遏制房地产炒作与投机,从而使得房地产泡沫有所收敛。在房地产泡沫收敛的过程中,房地产销售下降也属自然。1~11月,从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回落。1~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546亿元,同比增长22.7%,增幅比1~10月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9333亿元,同比增长25.2%,回落2.2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2.8%。商品房销售和空置情况,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8%;商品房销售额19261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6%。

从京津冀地区看,1~11月,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完成1510.8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1%,其中住宅781.6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天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完成553.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9%,其中住宅374.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4%。河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完成938.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2%,其中住宅750.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6%(见表3)。京津冀地区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中,河北省增长最快,投资额增长速度在40%以上,天津增长20%以上,北京出现了负增长。

三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对策建议

1.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有进一步下滑的压力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趋紧,尤其是经济内生性变化带来的周期性调整压力可能会明显大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增大了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下滑的压力。但是,京津冀地区内在条件和强劲的发展驱动力没有改变,特别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和拥有滨海新区的天津,如果宏观经济政策干预力度较大,则不排除明年经济复苏的可能性。

2.中央推出的扩大内需政策,有利于缓解京津冀地区投资增长面临的压力

中央推出十项重要措施,对京津冀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它正好契合了京津冀现在的发展阶段。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区,扩大投资,拉动消费,对促进环渤海地区和北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3.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防止消费增长下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可能放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增长减速。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影响未来居民购买力水平。二是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明年就业将更加困难,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三是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将形成较明显的财富负效应,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有可能明显减速。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防止消费增长下滑。

4.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房地产市场过度下滑的风险

房地产投资增长将会放缓,进而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以来出现的京津冀房价下跌与成交量萎缩并不是一种短期现象,预示着过去曾经高度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转入中期调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房地产市场由投机炒作转变为以居民消费为主导时,房地产开发商仍不调整房价,将会引起房地产市场销售继续下降。预计上半年的房市还会出现低迷,部分改善型需求和投资型需求的购买行为将继续观望。房地产的“热钱”不同程度地退出市场,自住型需求将更为谨慎。在潜在有效需求尚未启动、开发商资金链出现中断情况下,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可能会退出市场。在供需双方的作用下,如果开发商为尽快回笼资金采取进一步降价的措施,短期内房价下调的趋势已成定局。部分房地产项目因资金链中断,出现“烂尾楼”风险以及“断供”可能性也会加大。从长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紧张的状况有可能再次出现。

5.防止企业内生性增长动力减弱,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将成为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取向

受需求减弱及成本因素影响(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资金趋紧融资困难等),对于长期依靠低成本竞争的制造业无疑带来相当大的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近期宏观政策在向偏松的方向调整,但在外需趋弱、经济景气面临周期性收缩以及高成本的三重压力下,企业赢利能力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货款拖欠以及影响就业和消费需求缩减,进而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内生性收缩。因此,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稳定就业,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将成为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取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