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舌尖上的山西面食(下):刀削面与龙须拉面

舌尖上的山西面食(下):刀削面与龙须拉面

时间:2019-12-26 04:30:56

相关推荐

舌尖上的山西面食(下):刀削面与龙须拉面

【节目导视】

“龙须拉面”细如须发 “刀削面”形似柳叶(同期:山西省商务厅,把这个面食制定了标准,成了标准化的制定了。)

用面团吹气球 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同期:这是一种享受的文化、技艺,希望以后的话就是继续传承,传承把山西的面食发扬光大。)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舌尖上的山西面食(下):刀削面与龙须拉面》

【演播室主持人】天下面食数山西,山珍海味难比先,味压神州南北地,舌上泾渭天上天。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历史也是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山西甚至建有一座面食博物馆,现场制作出琳琅满目的面食,新鲜出锅的面食满足着食客们的味蕾。今天《舌尖上的山西面食》系列节目之二,带您欣赏下集——刀削面与龙须拉面。

【解说】山西面食中最具代表性、最出名的莫过于刀削面,刀削面堪称山西面食中的“王中王”。山西人吃刀削面的历史,时至今日少说也有500多年了。

今年50岁的王保卫是山西赫赫有名的烹饪大师,享有高级技师的专业职称,从业30年间他培养了600多个徒弟。如今,他时不时就会到太原的各大饭店走走转转,以烹饪大师的身份对餐饮业做市场调研,顺便看看徒弟们,关心他们的进步。

【同期】中国烹饪名师 高级技师 王保卫

来到山西不吃刀削面,那你白来山西,所以的话还有一个醋调和(调料),这个醋调和(调料)的话就是配山西的面食,它这个面山西人长时间吃,咱山西水质也比较硬,所以说酸碱结合。

【解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面食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食物,它早已被勤劳聪慧的山西人演变成了一门美食艺术。走进山西面食博物馆,总厨王张龙正在表演用面团吹气球的绝活,这个绝活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当时王张龙用一个4公斤重的面团,吹出了一个直径1.8米的面气球。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王张龙还练就了在面气球上书写毛笔字的本事。

【画面】王张龙面气球上书写毛笔繁体字“山西欢迎您”。

【解说】实际上,除了这种奇特养眼、纯艺术的面食表演,王张龙是真有一身过硬的本领。面食博物馆里的面食厨房就设在大厅里,师傅们一边展示技术,一边给已经点餐的客人下面,表演、做面两不误。刀削面是是客人们的挚爱,自然做刀削面也就成博物馆里最常见的表演。

【同期】太原市民 任状飞

刀削面(口感)外面十分滑嫩,里面却十分劲道,软中有硬,柔中有韧。吃刀削面我最喜欢的就是浇两样,两样其中之一是西红柿卤,其二是小炒肉卤,冬天再多加一点葱花和辣椒,然后再加一点山西老陈醋,那更加美妙爽口了。

【解说】刀削面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相传始于元朝,当时的统治者为防止汉人造反,规定10户人家共用一把厨刀,还需要定期归还,一位老人因为偶然的机会,用铁皮代替了厨刀,将面削到锅里煮熟,然后浇上卤汁食用,没想到味道极好,从那时刀削面就诞生了。

王张龙从专业的角度介绍说,制作刀削面要选用上等的高筋面粉,在和面的时候,水和面的比例要力求精确,一斤面配三两水。面团一定要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的功夫不到,削面时容易粘刀、断条。2008年,山西刀削面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山西,各类刀削面馆就有1万多家,但此前,山西刀削面没有标准,各自为战,厚薄不一,长短不一,卤料更是千差万别。因此积极制订刀削面的相关标准显得极为重要,有了标准才能保障山西刀削面特有的质量、风味、口感。高级技师王保卫告诉记者,标准的刀削面宽8毫米,厚3毫米,长刀削面38厘米,短刀削面23厘米。

【同期】中国烹饪名师 高级技师 王保卫

山西省商务厅,把这个面食制定了标准,成了标准化的制定了。(所谓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的话就是咱们的钩刀,大同的钩刀面,就是可以做到38厘米,38厘米。在咱们这个,就是俗话说了就是,太原的面平刀面的话就是,这个三棱形,柳叶条,它有筷子这么长,也就是23(厘米),23(厘米)那么长。

【解说】刀削面出名在于刀工,但决定其味道的却是浇面用的卤料。一碗刀削面的成与败,与卤料使用的配方有很大的关系。

【同期】民间小面馆的削面师傅 张波然

刀削面好不好吃关键要看卤,山西刀削面(的卤),主要有三个流派。大同的卤主要是豆腐干、鸡蛋和烧肉,太原以及晋南地区的卤主要是加西红柿、小炒肉,山西东部的阳泉除了小炒肉还要加酸菜。三个流派的卤料反映出山西各地群众的口味和饮食习惯。

【转场】从普通小面馆转到面食博物馆

【解说】今年35岁的王张龙是面食烹饪名师王保卫的徒弟,16岁便开始拜师学艺,如今已是山西省烹饪大师,曾在2014年4月带着山西面食走进联合国,给时任秘书长潘基文现场表演面食技艺——龙须拉面。王保卫说起这个徒弟赞不绝口。

【同期】中国烹饪名师 高级技师 王保卫

尤其是在咱们这个山西会馆了,能最具代表了就是山西的这个面食文化,尤其我的王张龙,我的徒弟,现在的话走遍了十几二十个国家,代表山西面食走出去,走到世界上,让大家能吃到面食,而且要享受到。

【解说】“龙须拉面”细如须发,不绝如缕,原是宫廷特有的一种美食,入口绵软细腻,深受皇帝喜爱,龙颜一悦便赐名”龙须”。

【解说】王张龙将拉面上下晃动,这是拉制前的准备动作,被称之为“遛面”,学会了遛面也就学会了龙须拉面60%的技法。

裹上面粉,就开始了现场拉制,5斤重的面在王张龙有力的抻拉遛面动作中上下舞动。将面一抻一折被称为一扣,一扣为两根,两扣为四根,三扣为八根,以此类推,十六根、三十二根、六十四根,简单的数学公式就是2的n次方。平常家庭只能做六扣,最多八扣,八扣的长度和粗细正适合锅灶煮制,八扣是256根。

继续拉制,第10扣时已经非常细非常软,已不再适合落锅煮制,而聪明的山西人用烘烤的方式在面中加入白糖,制作成山西名吃“一窝酥”,口感酥脆。今天王张龙将挑战极限扣数,5斤拉面的极限扣数是14扣!16384根!按照每根1.5米计算,拉制出的拉面总长度为24.6公里。

龙须拉面在王张龙胳膊间抖动,远看宛如瀑布,近看细如发丝。助手用打火机靠近拉面,瞬间呈现出遇火既燃的神奇景观。

【同期】中国烹饪名师 高级技师 王保卫

山西的拉面也是家喻户晓,寓意的话也是非常喜庆,你比如说老人过寿啦,我吃拉面,办喜事了要吃拉面,小孩满月啦要吃拉面,这就是个本身山西的话,地理条件也好,就是利用了咱们的这个山西面食的高超的技术。

【同期】中国烹饪名师 高级技师 王保卫

这是一种享受的文化、技艺,希望以后的话就是继续传承,传承把山西的面食发扬光大。

【演播室主持人】山西面食造就了山西人“无面不欢”“无面不饱”的饮食习惯和面食文化。然而,赞誉声中又略带遗憾,山西面食甲天下,杂粮面食更是无人能及,可惜离开山西就不太容易买到。做好品牌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是山西面食推广传承的关键。好的,感谢关注本期节目,再见!(记者:赵阳 摄像:王建 张文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