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凭“一己之力”终结了安倍职业生涯的炎症性肠病 指南共识有话说

凭“一己之力”终结了安倍职业生涯的炎症性肠病 指南共识有话说

时间:2019-11-24 08:00:38

相关推荐

凭“一己之力”终结了安倍职业生涯的炎症性肠病 指南共识有话说

本文为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7年又8个月,为了出成绩我倾尽全力,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尽管还有很多的政策还未实现,但不能让我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治疗耽误政治决策,对于辞任一事,我对国民致以诚挚的歉意。”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准时步入了首相官邸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正式宣布了自己辞任的消息,安倍的任期原定于9月结束。这一新闻迅速成为国内外焦点,引发了广泛讨论。

截图来自《华盛顿邮报》官网

对于消化科医生来说,这一凭“一己之力”终结了安倍职业生涯的疾病并不陌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8月17日,安倍晋三在位于东京都信浓町的庆应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了约7个半小时的身体检查,这7个半小时里,安倍的医生替他做了麻醉下的大肠镜检查,同时取下了一部分肠内组织,进行活检。按日本医院对于活检组织的检验规则,一般需要五至七天内出结果。

另有知情人士披露,安倍首相已确诊“大肠癌”,医生认为他必须全力静养与积极治疗。

带着溃疡性结肠炎生活的艰难五十年

安倍身患溃疡性结肠炎长达50年,此次并非其首次因受到「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而决定辞任——早在第一个任期时,安倍就曾因溃疡性大肠炎「恶化」而辞去首相一职。

作为为数不多选择公开自己疾病的政治家,在 年,安倍甚至与主治医生公开进行过一次针对自己病情的谈话,并发表在日本《消化》杂志上。

《消化》杂志上安倍与主治医生针对自己病情进行的公开谈话一文

《消化》杂志

通过这次访谈及其他公开资料,我们可窥见一个首相外衣之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疾病斗争的故事......

一、发病初始:年龄、症状与诱因

据了解,安倍在初三那年第一次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的症状,成为高中生以后,每年都会有一次相同的症状。安倍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便血都出现在临近学期末考试时,那时候压力很大。”

医脉通点评:

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 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根据我国资料统计,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

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 4~6 周以上。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

压力应激是溃疡性结肠炎加重的明确危险因素。

可见,无论是发病年龄还是临床表现与诱因,都与安倍的情况相当吻合。

然而,安倍服用当时医生开的一些「整肠药」一周后,这些症状均「自行缓解」,医生未对疾病作出「进一步」的诊断。安倍也表示,由于发病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患者人数极少,一般医生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也没有兴趣研究,所以一直不知道自己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医脉通点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在复发与缓解之间不断交替的疾病。其诊断缺乏金标准,主要依靠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进行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较为困难,且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仍然属于「少见病」,经过「对症治疗」或一些简单的「抗炎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后,医生很可能不实施进一步的检查,将其误诊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结肠炎,漏掉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二、病程与治疗

后来由于症状恶化,安倍才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并开始用柳氮磺吡啶和皮质醇治疗,此时,安倍已有病史。

医脉通点评:

柳氮磺吡啶(SASP)和 其 他 各 种 不 同 类 型 的 5-氨 基 水 杨 酸 (5-ASA)制剂是治疗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 年,北京)》中对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式的建议,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者,特别是病变较广泛者,可改用口服全身作用激素(皮质醇)。

到 1998 年任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时,安倍诉一度「只能依靠点滴生活」,体重由原来的 65 公斤减少到 53 公斤,并因此在庆应大学住院 3 个月,安倍甚至做好了将大肠全部切除的准备。

医脉通点评:

➤「只能依靠点滴生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需要营养支持。

炎症性肠病患者受膳食摄人不足、肠道(尤其是回肠)炎症反应以及药物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合并微量营养素缺乏(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期和缓解期均可发生),病史长或者手术后患者尤其明显。

此外,缺铁性贫血在炎症性肠病亦相当普遍。由于结肠溃疡失血等原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贫血会导致疲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静脉补铁能够快速纠正铁缺乏及贫血状态,并避免口服铁剂对肠道的刺激及潜在的加重或诱发疾病活动的不良反应。

对于慢性病贫血,在静脉补铁的同时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Hb 70g/L时可以考虑输注红细胞,并静脉补铁(每日补铁量不宜超过100mg)。

溃疡性结肠炎营养支持治疗首选肠内营养,仅在肠内营养失败或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衰竭时使用肠道休息和全肠外营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全肠外营养治疗大多提示病情严重。

➤「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之一。

➤「将大肠全部切除」

外科治疗是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终极选择,其宗旨是解决内科治疗无效的炎症性肠病肠道并发症,恢复肠道正常结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手术治疗指征分两种:

(1)绝对指征:大出血、穿孔、癌变,以及高度疑为癌变。

(2)相对指征:

①积极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中毒性巨结肠内科治疗无效者宜更早行外科干预。

②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和(或)药物 不良反应已严重影响生命质量者,可考虑外科手术。

年当选后,安倍在国外访问期间感染「病毒性肠炎」,病毒诱发了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加重,经过治疗后,仍然「没有恢复的迹象」。

医脉通点评:

炎症性肠病患者是机会性感染的高风险人群,需要予以关注和重视。

此外,病毒感染还能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9月12日,安倍突然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辞职,理由是“肚子痛”。当时,媒体不明真相,以为出身“官二代”的安倍是“耍公子哥的脾气”。次日下午,安倍晋三入住的庆应大学附属医院回应,安倍因「肠胃功能障碍」,目前身体「非常虚弱」。

第一次辞职后,安倍接受了 Asacol(美沙拉秦口服缓释剂)的治疗,症状终于得到缓解。安倍说“CRP (炎症反应)检查值为零,内窥镜检查的结果为‘什么都没有’。”

医脉通点评:

完全缓解是指完全无症状(排便次数正常且无血便和里急后重)伴内镜复查见黏膜愈合(肠黏膜正常或无活动性炎症),此时的安倍很有可能暂时实现了完全缓解。

但在安倍二度担任首相后,有关他身体状况的负面消息仍然不断地传出。据了解,安倍外出站台为同党议员助选的时候,工作人员的确是要先确定出行路线,特别是要确定途中厕所的位置,“因为首相使用厕所的频率越来越高”。他最高一天需要入厕20次。

日本政府人士透露,安倍再次上台后,有时在美沙拉秦不起作用后会使用抑制炎症效果较强的类固醇制剂控制病情,而庆应医院主治医生率领的医疗队伍则一直负责对其进行治疗。

,安倍首相接受了「粪便移植疗法」,安倍首相移植后,效果非常不错。

医脉通点评:

纵观国际进展,各类种新型治疗方式的不断涌现,为治疗炎症性肠病带来了更多新前景。尽管《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 年,北京)》尚未针对菌群移植作出推荐或规范性描述,但也认可其显示出的疗效。

8 月 27 日发售的日本刊物《周刊文春》报道,安倍就诊的庆应大学医院相关人士表示,安倍接受了一种血液治疗,也就是先抽取血液去除引发炎症的相关要素后,再重新注入身体。医院相关人员称「如果好好治疗的话,首相的健康就会恢复」。

医脉通点评:

这种「血液治疗」可能是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其主要机制是减低活化或升高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我国多中心初步研究显示其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特别是合并机会性感染者可考虑应用。

「癌变」猜测的始末

民间对安倍患肠癌的猜测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突然辞职那次,就有媒体援引自民党内部消息说,他大肠做过手术,得了肠癌。

日本《邮政周刊》也爆料称,12月众议院大选前,本是由庆应大学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生日比纪文领衔安倍晋三医疗小组,而在大选后,“御医”悄悄更换了,改由“一位治疗癌症的专家”,庆应大学医院肿瘤中心的副教授高石官均,出任安倍晋三医疗小组组长。由此,有专家推断,安倍晋三现在可能已经从大肠炎转成大肠癌了。

此外,从医学的角度上讲,对其「癌变」的猜测也得到了理论的支撑。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黏膜的慢性炎性改变,也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疾病之一。结肠炎相关大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cancer,CAC)患者肠道黏膜多表现为慢性炎症一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炎相关大肠癌的演变过程。炎性环境及其导致的分子变化对癌变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约为普通人群的2.4倍,若病变累及全结肠,则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15倍。且随着时间推移,炎症性肠病患者合并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据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近年发布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美国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监测与管理国际专家共识解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 10 年、20 年和 30 年时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分别为2%、8% 和18%,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早在安倍首次辞职,伴随媒体大量对其已患结直肠癌的猜测之时,安倍已患溃疡性结肠炎达三四十年之久。

另,多项研究得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男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癌变风险高于女性,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报道男、女性发病风险比为2.6︰1.9。

并且,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是结直肠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一项研究表明,幼年和青少年(0~19岁)与青壮年期(20~39岁)发病的患者癌变风险比分别为43.8和2.65,而安倍于青少年时期已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但,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安倍的溃疡性结肠炎已然「癌变」,据知情者称,安倍现在是一期大肠癌,并不属于晚期,而早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安倍「因病」辞任一事也表示,“近年来,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并取得新的发展,两国领导人就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我们对安倍首相为此所做的重要努力表示积极评价,同时祝愿他早日康复。”

参考资料:

周刊

2.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北京)[J].中华消化杂志,, 38(5):292-311.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04(03):180-199.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4.海外网.日媒:安倍正接受血液疗法治疗宿疾 适合中到重度病人/world//08/26/762441.html,-8-26.

5.陆诗媛,房静远.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及其预防[J].中华内科杂志.,57(4) : 302-305.

6.吴东,李景南,钱家鸣.炎症性肠病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美国炎症性肠病不典型增生监测与管理国际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DOI:10.7504/nk020302.

7.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第二版).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002(003):154-172.

8.医脉通综合整理.

扫描文末医脉通「临床指南」二维码,将更多医学临床指南收入囊中!

指南速递

点击以下共识直接跳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