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会说话 善表达不一样!看《海蒂和爷爷》 让孩子学会社交原则

会说话 善表达不一样!看《海蒂和爷爷》 让孩子学会社交原则

时间:2024-07-12 10:58:58

相关推荐

会说话 善表达不一样!看《海蒂和爷爷》 让孩子学会社交原则

最近《海蒂和爷爷》热播,周六时候专门带孩子去观影,希望孩子看完电影有自己的一份不一样的收获。观影完毕,在回家路上,我随口问他,电影怎么样,他说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我很疑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海蒂说话就很好,不管跟谁,都很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我理解孩子的意思,孩子是说海蒂不管是在山里还是到了克拉拉家,她都是很自信的表达自己,哪怕自己不认识字,也不隐瞒,都是一种真诚的对待,包括与任何人交往都是一种很认真的表达自我,这种天生的社交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个孩子学习和拥有。

卡耐基说,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海蒂虽然不识字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大道理的说教,但是她拥有的那种真诚与自然确实可以打动每个人,并让别人另眼相看。

很多家长认为社交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很社会的事情,并且距离着现在的孩子很遥远,如果真的仔细想想,社交距离孩子并不像家长认为的那样远,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交往、交流,小到跟爸爸妈妈要吃要喝,大到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这些都是交往的必须项目。

每个人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需要与别人进行着互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这都是社交。孩子的社交需求可能没有成年人的复杂和繁重,他们的社交简单但如果仔细去观察也能发现很多隐藏的小细节,家长抓住这些小小的细节,不难会发现孩子拥有的重大潜在能力。

孩子天生拥有社交的权利和义务,也同样具有社交的需求和要求,但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外界环境影响或者其他的天生自我展示问题,对于如何正确社交变得迟钝,这对于孩子未来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关系影响巨大。

社交不是简简单单的你对我我对你的交流,是需要推心置腹,是需要真诚善意,当然也需要爸爸妈妈在日常中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告知孩子社交原则,让孩子像海蒂一样,享受社交的快乐,并且可以在社交过程中及时的化解问题,得到更多收获

尊重对方,学会礼让

孩子在社交初期比较敏感,对于其他孩子的一些话语会很容易激动,会出现一些情绪暴涨或动作暴力行为,父母对于这种情况一定及时的疏导,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敏是比较内向的一个女生,前几天,老师为了锻炼她敢于说话,就让她给大家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结果因为紧张,分享的磕磕巴巴,同班同学笑的前仰后合,其中小光直接冲着小敏说,平时你不爱说话,原来你是个结巴啊。

小敏的脸涨的红红的,忍受不了小光的嘲讽,直接哭着跑出了教室。老师对小光说,小敏是因为紧张才会结巴,你们是她的同学,要帮助她鼓励她克服这种毛病,如果大家都跟你一样嘲笑小敏,小敏以后肯定会更紧张还会更加不愿意说话,甚至小敏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做的有点太过分了?

后来,小光很真诚的跟小敏道歉,并且还与小敏成了好朋友,时时的鼓励小敏大胆的说,勇敢的说,还带动全班同学一起给小敏加油,最后小敏慢慢的在大家的关注下,变得开朗、大方,不再内向沉默。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但 一定是首先尊重别人,相反,如果不能够尊重他人,也别指望别人对自己尊重。

我们现实中很多孩子因为没有满足愿望就会立马变脸大吼大叫,其实就是一种不会社交的表现,如果尊重对方的选择,安静下来,也许反而会有更多的惊喜。

《海蒂和爷爷》中海蒂想要留在爷爷家,但是因为爷爷把她赶出门,她并没有大喊大叫发脾气,反而是自己乖乖的跑到羊圈里面睡觉,并没有因为爷爷的这种“不近人情”产生怨恨,反而是用尊重的方式,赢得爷爷的好感,即使爷爷再不适应和不习惯,也并没有说一些狠话。

孩子如果想要更好的与人交往,首先要尊重别人,懂得谦虚。尊重他人是对别人能力与价值的认可,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每个孩子优缺点不一样,不能拿着自己的长处比较别人的短处,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与人无善,因为对别人尊重,同样也会更好的得到他人的尊重。

微笑是社交最好的语言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语言,哪怕不说话,通过这样的一种外在表现,也会让对方心旷神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像祖国的花朵一样绽放,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冷漠、无视,把自己紧紧地关在心门里面,别人也走不进他们的心里。

小珍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打工在外,与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自从三年级父母外出打工,小珍脸上充满了幽怨,并且变得沉默,学习成绩一直往下跌落,其他小朋友想跟她一起玩,因为她总是板着一张不开心的脸,渐渐地小朋友的都不跟她一起玩了。

老师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就专门了解了情况,与小珍父母沟通,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孩子目前的这种情况,进行一下亲子陪伴,毕竟孩子已经很大了,长期下去,孩子的内心会产生更多的负能量。小珍父母经过思考,感觉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并且打工这么多年,可以回来陪伴孩子做点别的工作。小珍自从父母回来陪伴以后,脸上的幽怨慢慢的减少,笑容越来越多,交际关系也变得主动,成绩自然而然也上来了。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负面情绪中,自然变得小气、拘谨,但如果一直乐观、开朗,他的运气一般不会太差。父母要教会孩子微笑的重要,不仅仅是让自己心情美好,更多的是让微笑伴随孩子一生。

《海蒂和爷爷》中海蒂无论对谁都是充满善意的微笑,这让她与他人的社交变得顺畅,不管是一早上对着山羊微笑着说“早上好”,还是与彼得、克拉拉成为好朋友,都展现自己最真诚的微笑。

很多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毫无做作很纯真的微笑打动很多人,他们可能不是很会说话,但是用这种无声地微笑,却可以让对方感觉到温暖和善意,不自觉地就会想要与孩子进行互动,孩子需要保持住这种微笑的习惯,拥有最好的运气。

共情同理心让彼此靠近

卡耐基提过,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人的速简方法,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怎能期望他人感动。我们人类的社交活动就是如此,彼此之间用最真诚的方式才能够收获到善意与美好。

云云有一天跟兰兰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很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兰兰说,好可怜,你一定感觉很难过。云云忍不住哭泣,说不想爸爸妈妈分开,这样子就不能同时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了。兰兰拥抱着云云说,我能理解你,可怜的你……

云云愿意跟兰兰诉说自己的伤心事,是因为兰兰能够理解自己,并且还能够给予一些同样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同理心。共情就是能够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对方安慰或者理解。

海蒂刚到爷爷那里的时候,爷爷对海蒂不亲近,彼得得知于力是海蒂的爷爷,就告诉海蒂,他的爷爷杀过人,海蒂晚上回家问爷爷是否是真的,爷爷告诉她要用心观察,海蒂就没有躲避而是继续跟爷爷住在一起;海蒂到克拉拉家的时候,克拉拉以为海蒂会嫌弃她,但海蒂告诉克拉拉,自己很喜欢她,克拉拉不能走路之后没有出过门,海蒂就偷偷的推着她去外面。

海蒂这种共情同理心让她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也同样得到了珍贵的友谊,后面海蒂离开,克拉拉生气,海蒂依然给克拉拉写信,希望好朋友能够原谅自己并且来山上一起玩,克拉拉也明白了海蒂还是自己的朋友,最后也终于来到了山上看望朋友。

安慰别人理解别人并不是不痛不痒的局外人话语,而是将自己深入到对方的状态,换做自己是对方,会怎么样。父母引导孩子共情同理心,可以从换位思考,理解对方、设立情景让孩子懂得他人感受,这样得到与小朋友更多的话题,交流变得顺畅。

共情同理心,更像心理学的琴瑟和鸣,父母教会孩子与对方处于同一频道,愿意去与对方贴近内心,而不因为对方的一些不能理解的困难或困境就逃避或者不愿意与对方进行沟通、联结。

落落大方不害羞

孩子都是自由活泼,他们拥有着常人无法拥有的敏感力与观察力,他们善于寻找兴趣点,他们会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忽略掉外界的环境,同样也会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选择,让他们自己陷入困境中。

幼儿园进行家访,因为几个小朋友家距离比较近,老师就跟家长商量了一下,都在小方家集合,一起来讨论一下孩子的情况。几个小朋友跟随着家长到了小方家中,小伙伴一见就特别亲近,一起玩耍,但不到五分钟,就听到小方大喊,我不喜欢你们来我家,我不要跟你们玩了。

原来是小方家有很多玩具,小朋友都想玩这些玩具,但是小方害怕小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弄坏,就护着玩具不让小朋友玩,小朋友跟他保证不会弄坏,小方也不同意别人玩玩具,其他小朋友一看小方不让玩,他们几个就一起聊天不理小方,小方感觉没有意思,就忍不住像前面那样大喊起来。

做客以及邀请做客在家庭环境中比较常见,一般家长会以孩子太小,把孩子扔在一边,或者让孩子去别的地方去玩耍,怕孩子打扰谈话,甚至吃饭的时候,孩子都是远远的,如同被抛弃一样,家长认为客人与孩子毫无关系和牵连。

事实上,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家庭活动不应该少了孩子的参与。如果别人来家中做客,家长提前告知孩子客人到来,并一起与家长做好招待客人的准备,这个时候,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既要懂得介绍,也要注意尊重,落落大方。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就要懂得个体表现的分寸,比如在客人家中不过于调皮、捣蛋,要遵守别人家的一些家庭规则,做到彬彬有礼。

海蒂邀请克拉拉来山上做客,海蒂用孩子应该有的天性,解放克拉拉在家庭中的束缚,比如很自然的将好朋友介绍给彼得,比如很自然的教给克拉拉喝羊奶的大口吞咽,比如让克拉拉与自己睡在干草上,甚至一起在山上看风景等等,海蒂做到了一个好的小主人,带着客人满足客人。

我们的孩子也有跟海蒂一样的性格和大方,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释放孩子具有的天性,也同样不要让孩子的这种自然大方被约束,告知孩子任何事情需要适度即可,并且当客人离开以后,家长可以用表扬的方式得到鼓励,可以为下一次的招待做的更加完美、完善,甚至愿意参与这种的客人、主人活动中。

童言无忌并非口无遮拦,要学会赞美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庭的重要人物,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因为一家人的围绕,再加上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所有的一切行为很多时候就只顾自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或考虑对方的感受,说话行事就会很自大。

小晨今年4岁了,刚上幼儿园中班,周日在爷爷奶奶家过“家庭日”,吃午饭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妈妈给他挑出的鱼次被扎了一下,小晨张口就来,哪个笨蛋放的,都扎到我了,真缺德。当时妈妈一听就脸红了,一个是因为这话妈妈自己常说,一个是这孩子的口无遮拦。

孩子说话我们常说是“童言无忌”,很可爱很有趣,但是孩子口中的脏话大话很多情况来自于外界环境,特别是家庭,如果爸爸妈妈喜欢骂人,孩子很自然就学会并且运用起来,如果爸爸妈妈比较文明,孩子自然就不会说这种话。

孩子可以童言无忌,但绝对不是口无遮拦,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弱小,也展现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如果换一句话去说,用一种别人喜欢的方式委婉的说,对方可以接受,自己也会更好的表达,互相之间也不会产生任何冲突。

这里很有必要的提到一个“赞美”,因为恶语伤人六月寒,口无遮拦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甚至对别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赞美却是提升社交的催化剂,能够很快的拉进与别人之间的距离,也同样可以让社交气氛变得轻松和自然。

当然,赞美也是存在技巧的,赞美一定是因为真诚,一定是因为真心,并不是敷衍的为了赞美而赞美。孩子学会赞美也很简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多做一些赞美,不吝啬各种赞美,孩子从这些潜移默化中,很自然的就学会了如何赞美。

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句话个人理解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样孩子也带着父母重回自然的本真。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强人所难,而是以真正的站立在孩子角度进行理解和教导。

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需要进行社交,而生活处处都存在着培养机会,父母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抓住这种社交机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孩子学会这些社交原则,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成为社交小达人,还可以在未来的交际中游刃有余。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