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论开罪小人的正确姿势 北宋资深“吃货宰相”张齐贤的人生哲理课

论开罪小人的正确姿势 北宋资深“吃货宰相”张齐贤的人生哲理课

时间:2023-07-08 23:30:20

相关推荐

论开罪小人的正确姿势 北宋资深“吃货宰相”张齐贤的人生哲理课

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酝酿了很久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对待小人!

古语有云: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这句话对不对呢?

也不对,也对。

为何说不对呢?试想如果大家一个个都秉持着容让的态度对待小人,小人只会越来越嚣张,净化社会风气,弘扬正能量从何谈起。比如当前国际形势,总有些国家忘恩负义,一边接受着我们的捐赠,一边挑肥拣瘦,甚至于冷嘲热讽。这就是典型的小人行径。我们国家自然不能忍气吞声,坚定地怼回去是很有必要的,此风不能长!具体操作流程请看我外交天团的表现!

那么对又是为什么?其实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深入理会这句话的隐藏含义。中国自古以来以儒治天下,儒家讲究与人为善,讲究中庸之道,不做出头鸟,对小人自然是要惹不起咱就躲。但是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国人的处世之道从来都不是什么儒学,而是儒表法里,尤其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放在桌面上讲道理时是“仁义礼智信”,真正处理事情时候经常是不太讲究手段,只看重结果的。

在这些真正的智者能人眼里,不得罪小人的意思是不要无谓的得罪,小人往往都是能人,只要没有妨碍到自己,完全可以为我所用,让他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一定要开罪,那么就请不要留情面,雷霆手段处理复杂问题,彻底的铲除后患,不要给小人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才是这句古话真正的含义。

北宋“饭桶”宰相

北宋有个很神奇的宰相,叫张齐贤。宰相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我们听说过好名的、好利的、甚至还有好色,夜御数女的宰相(纪大烟袋),但是好吃,而且能吃的,张齐贤可算独一份。

史书说他:体质丰大,饮食过人。至于原因么,那更简单了,可不是各位想象的甲亢,而是家贫。

小时候穷吃不上饭,长大后报复性饮食,这就是张齐贤的人生经历。据说他在安州(今广西钦州)任知州的时候,厨师中有个好事之人,想搞清楚张大人到底多能吃,一次在张齐贤宴客时,他提来一个大桶。张齐贤吃什么他就往桶里放什么,喝一杯酒,也原样倒一杯水进桶里。演习结束后,所有人惊呆了,乖乖,酒浆浸渍,涨溢满桶!

我十分怀疑,饭桶这个词就是张齐贤这里来的。

不过您可千万别认为张齐贤是个酒囊饭袋。北宋有奸相,但却没有庸相,能官至宰相的,个顶个的人精。

雍熙三年,宋太宗发动了震惊天下的雍熙北伐,这次北伐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成功,宋朝的历史可能就会改写。大将曹彬、潘美率军北上,结果却是大败而归,甚至连名将杨业都战死在了朔州。宋朝开国以来的一点积蓄赔了个底朝天。张齐贤主动请缨,要求接管代州的军务。

一介书生却要上前线领兵,众人皆不信。然而没料到的是,张齐贤胃大,胆子更大。他一到前线,就率少量兵马对着数倍于己的辽军展开了冲锋,由于作风勇猛,计智百出,连战连捷,甚至还把辽军北大王的儿子抓了来。这在整个宋朝的战争史上都是很少见的胜利局面。

为人处世极为高明

下面话题回到今天的正题,如何面对小人。还是由我们的张大宰相先来回答。

话说由于功勋卓著,张齐贤终于登上相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中的一些下人也都各有封赏,唯有一个叫做王富生的仆人,什么都没得到。他很是不开心,一日找得机会,跪在张齐贤面前哭诉:老爷为何厚此薄彼,一起的那么多仆人都有赏赐提拔,为何独独漏了我。

张齐贤脸色一沉,训斥道:既然想知道,我就给你个明白,当年在江南,一次宴会上你偷了几个银酒杯,这件事我一直记得。我身为宰相,要为民负责,你这等偷窃之人怎么能做官呢?我之所以一直留你在身边,就是怕你出去危害百姓。

张齐贤接着说道:不过今天话说明白了,我想你心里一定会记恨我,再把你留在身边对彼此都不合适,这里是一些银两你拿去作为盘缠,算是这些年对你的酬劳,以后另谋高就吧。

不得不说,这一通操作是真的高明!面对小人,首先是留在身边羁縻不放,让其为自己所用,不管之前有什么过错都不明说,让其没有暗中使坏的想法。当一切都说明白后,当断则断,一步到位将其赶得远远的,彻底不给对方报复的机会和可能性。这不是高明是什么,只有深入洞悉人性的人才能够做的如此行云流水。

可能还有朋友觉得这样说有些牵强,那么我们就请出今天的反面教材,和张齐贤同时代的北宋名相寇准和曹利用。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寇准算得上北宋第一流的宰相,因为他的耿正不阿,不畏强权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名气上也比张齐贤大上不少。然而他的结局并不好,在宋朝这样一个对文臣极为宽容的朝代依然落得个流放而死的下场,之所以会被贬官到偏远之地,就是因为无谓的招惹了小人。

寇准最看不起一味逢迎上意的官员,他为相时,副宰相丁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寇准对丁谓有一些知遇之恩,既是恩师又是上司,因此丁谓对寇准可谓曲意逢迎,恭敬有加。一次寇准吃饭时,胡须不小心沾了些汤水,丁谓急忙上前小心擦拭。寇准见此嘲弄到,参知政事乃朝廷高官,难道就是帮别人擦胡须的么?

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

寇准是骂痛快了,还为后世贡献了一个成语,拍马溜须。但是也把丁谓得罪死了,这样的损人以后面子往哪里放?丁谓从此以后变成了坚定地倒寇派,他勾结朝中反对寇准的势力,诬告寇准密谋拥立太子继位谋反作乱,由于设计精妙,寇准百口莫辩,被一撸到底,贬官到了道州。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寇准,算是最残酷的惩罚。

从这以后,寇准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最终一贬再贬,死在了遥远的雷州。

无独有偶,前车之鉴还在,效仿之人就来了。那就是当年协助丁谓一起扳倒寇准的曹利用。反对寇准是政治斗争,要说这曹利用并非奸佞小人,年轻时他曾孤身入辽营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缔造了宋辽两国的百年和平,对宋朝和天下百姓都是有大功劳的。

后来的曹利用升为宰相,寇准头铁,他比寇准还要铁。曹利用性情刚直,作为一名铁血真男人,曹大人最看不起也看不惯的就是太监,他对太监们从来不假以颜色,当时有个大太监叫罗崇勋,犯了点事落在了曹利用手里,曹大人将其帽子头巾一摘,指着鼻子骂了好久。对太监头子尚且这样,对其他的小太监那更是心情一不爽就非打即骂,丝毫不当人看。

可问题来了,宋朝的太监不同别的朝代,危害甚微,最多也就是不男不女的横你两眼,让你浑身鸡皮疙瘩,实在没必要整天针对。但是曹大人就乐意这样,结果也倒霉在了这件事上。最后被罗崇勋陷害,坐罪被贬,贬官路上又被押送太监所羞辱,愤而自尽,真是可悲可叹。

这样一对比,显出张齐贤的高明之处了吧。同样是做人,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眼光再放远些,曹操为何梦中舞剑杀人,因为他知道小人不可不防;张飞又为何会梦中掉了脑袋,还不是他乱得罪小人却又毫不提防。

往事历历在目,你说为何寇准、曹利用这等人中龙凤还会重蹈覆辙呢?也许是他们根本就没把小人放眼里,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了做事没有下限的小人,这就是他们晚节不保的原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