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孩子有这几种表现 说明父母带孩子少 老人的性格和习惯已影响他

孩子有这几种表现 说明父母带孩子少 老人的性格和习惯已影响他

时间:2020-03-12 06:50:12

相关推荐

孩子有这几种表现 说明父母带孩子少 老人的性格和习惯已影响他

昨天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爷爷带着孙子出来,爷爷搬着一个小马扎,坐在树荫底下,孙子也有样学样,把自己的小水壶放在爷爷的水杯旁边,自己也坐在板凳上玩,旁边一位阿姨就笑他爷俩,说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孙子这么小就开始享受生活了。话虽然是开玩笑的,可是却让我心里一惊,本该活泼好动的孩子,怎么能够如此“沉稳”?他跟周围跑来跑去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记得我听幼儿园老师说过她的一个经验,老人带大的孩子和父母带大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有很明显的特征,开始我还不信,孩子不是天天能够看到父母吗?怎么还会出现不同呢?现在我开始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如果孩子有这几种表现,说明父母陪孩子的时间真的太少了,老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已经影响了他。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老人

如果孩子和父母的亲子关系非常好,父母就是孩子心里最安全的港湾,他有什么委屈或者高兴的事,都喜欢跟父母分享,获得父母的肯定和赞扬会让他内心得到满足,获得父母的安慰,会让他内心得到平和 。可是如果孩子遇到事情都不会第一时间跟父母分享,反而去求助爷爷奶奶,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孩子在两岁之前,会无条件地信任和亲近父母,可是两岁后,他会跟经常照顾他的人亲近,遇到这种问题,父母也不要埋怨别人,只能怪自己带孩子的时间太少了,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

经常把妈妈叫成奶奶

说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有一段时间出差,可能也就一周左右,回家后,本想孩子能够第一时间扑进我的怀里,谁知孩子见到我却无动于衷,这让我非常伤心,就试图靠近孩子,他开始很不好意思,后来也开始对我热情,拉着我看这个,看那个,一口一个奶奶,发现不对了就赶紧改口,我并没有指责他,但是内心却非常不舒服,孩子用了还几天的时间才改掉这个口头语。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是离开孩子一周的妈妈,就能明显感受到孩子带给自己的陌生,更何况经常没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呢?孩子偶尔或者经常的叫错父母的称呼,就很说明问题了。

模仿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说话方式

像文章开头的小孙子,就在不知不觉地模仿爷爷的生活习惯,这可能是他自己想要模仿,但这也可能是被管教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老人年纪大了就不愿意动地方,孩子本身活泼好动,老人跟不上,就会强制要求孩子在自己身边玩,不允许跑远了。还有的老人不愿意下楼,就给孩子打开电视机,让孩子在家玩,很多孩子的性格内向,跟老人的带娃方式也有关系,还有的孩子说话方式都开始跟老人同步,让很多父母根本听不懂,比如妞妞跟奶奶说东北话,还时不时冒出东北话方言,让山东的妈妈根本听不懂,这种变化同样很影响孩子的成长。

听不进父母的话

还有的孩子,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导致父母对管教孩子有心无力,动不动就说找爷爷奶奶,或者给你大哭大闹,父母说的话再有道理,管教方式再正确,无奈没有一个配合的孩子啊。这也不能单单怪孩子,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在孩子内心就没有权威,孩子当然不愿意听了。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从心里认可父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育,总把孩子推给老人,短时间内是很轻松,可是教育孩子是十几年的漫长路,三岁看老,这话可不是白说的,父母更应该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第一照顾者,老人只起到辅助作用。

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父母才是掌舵人,不要认为孩子不哭不闹就是好事,很多习惯和性格的养成都是潜移默化的,不要等发现问题才补救和后悔,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落后现象,希望父母真的引起重视,抽空多带带孩子,少玩手机,您说对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