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东野圭吾的《恶意》

东野圭吾的《恶意》

时间:2024-06-29 12:14:35

相关推荐

东野圭吾的《恶意》

鸣哥在家养胡子,三个月了。

疫情还没结束,学校还没开学,去年预购的考研辅导书还没到货,到了的一本也没看完…

学腻了,偷懒买了本小说看看哦。

公众号后台有不少人搜“洞穴奇案”,不知道是不是受B站罗老师的影响。

当年闲着没事看了本书又闲着没事写的东西现在回头再看才发现好多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地方。

以后有空了,重读一遍,再改吧

这是鸣哥在Mingo布克上写的第二十九篇辣鸡。推荐一本鸣哥在家准备考研的时候看的一本小说,东野圭吾的《恶意》

小说不长,那天晚上懒得干活了,就把它看完了。

首先从结构上来说,它不是普通小说那种以第三人称叙事的结构,也不是像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那样的上帝视角,更不是像《挪威的森林》那样的第一人称结构。而是以手记和谈话记录的方式,从警察和凶手的角度呈现出整个故事。

这种结构没有第三人称那种全面和主动,也没有上帝视角的中立。它带着我们从不同人的角度看发生的事情,追溯过往。警察的手记,凶手的手记,凶手的自白,相关人员的调查记录等。

纯文字资料的堆砌没有生出如文献资料般的无聊,反而给我带来一种好奇。各人有个人的目的,有的与主线有关,有的与主线无关,每个简单的目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深不见底的过去。我在一座座冰山之间跳跃,力求不掉进冰冷的海水里,谁知道冰山之间早已在海平面下相连成一体,海水成了洒在冰块上的小水潭。

复杂,联系,动机,对于现实和过往。这也正是东野圭吾的风格

我不是上帝,我不是警察,我也不是凶手。

我可以是任何人。你的代入点决定你的身份和视角。

只是不要被说谎的家伙骗了。

就是说,你有可能被自己骗了。

故事上来说(以下涉及部分剧透)

书的封套上写着,“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

什么样的恶意会如此

三体世界对地球的“虫子”恶意,那是靴子对虫子的态度,踩死你与你何干。

杀人犯对被害人的恶意,大部分跑不出利和色。

纳粹对犹太人的恶意,或许来自本国的洗脑教育,也有群体效应的因素。

有没有一种恶意,来源不明,但是却深入人心。

不以你的死为结束,但是以我的死来满足。

想起了英剧“神探夏洛克”里,莫利亚提的死,是为了阻止夏洛克,搞死他,搞臭他。因为好玩。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恶意,足以以自己的死为代价。

校园暴力或许没有一开始的原因,但是有发展扩大的推动因素。随大流不挨揍。

书里的恶意同样,来源不明,随着时间一步步消失,复燃时却烧出了一片炭黑。

我不仅要搞死你,我还要搞臭你。我不仅要搞臭你,我还要占上你的地位。我还要以我的死,给我设的局画上句号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镜子”里说,不像是真的的历史,或许就是历史该有的样子。

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无法解释的黑暗,或许起源于一个小念头,一个眼神,一个梦。毕竟,谁都不是理性人。问题是,你愿意为了那个念头,那个眼神,那个梦,萌生出一个深渊,任其发展,年复一年,最后变成黑洞,吞噬这个世界,即使献祭自己吗?

凶手的动机,有导火索,但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即使追溯到了幼时的校园暴力,也无法完美的解释。毕竟时间早已冲淡了好多。

嫉妒,贪婪,注定死亡前的不在乎。一条人命,加上一个真相,就只值这些吗。

刨去这些,剩下的是什么,就只剩下藏在心里的恶意吗。

这不是大家一起死,而是我活不成了,所以你去死,顺便让我活在大家心中。

是谁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

的确,当你无法画满一个句号的时候,也就没人在乎你是否勾勒出了绝对完美的弧形。

问题是,你会不会为了让自己的一轮残月可以传颂于游吟诗人之间,就把别处的满月推入深渊。

大部分人或许不会,因为那残月的尖,也会扎死自己。

可如果你本就必死无疑呢?你还会吗?

故事,就像封套上写的那样,“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以上这些纯粹是感慨,仅供参考。书里还描写了很多故事边缘的人,通过询问记录的方式呈现。当年面对校园暴力袖手旁观的女班长,如今也不愿再面对那时的自己;曾经的帮凶,得知故事后仍然毫无悔意;凶手的舅舅,只想趁机会捞笔横财。

故事中心,刑警加贺恭一郎,一系列小说里都出现了的刑警,也说出了当初放弃教师这个行业的原因。

故事的开始,大家都是孩子。那时候,种下什么,会结出什么,谁也不知道。

而校园暴力,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消失,谁也不知道。

我们知道的,只是他杀了他。

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为什么杀了他。

最后,《恶意》这本书还是挺推荐的。

现在身边没有电脑,只能草草得编辑一下就发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