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世界各地关于喝酒“干杯”来历的说法 太涨知识了

世界各地关于喝酒“干杯”来历的说法 太涨知识了

时间:2023-07-05 13:26:52

相关推荐

世界各地关于喝酒“干杯”来历的说法 太涨知识了

饮酒时两人或多人将各自的酒杯举起,相互碰击一下,还喊声“干”或“干杯“,饮毕,还各自将酒杯杯底朝上请对方看。此俗古今中外都有之,很多场合下已形成一种饮酒的礼仪,过去往往是“酒杯一碰,必须喝净”,而今多是“碰而不干 ,心照不宣”,尤其是女士们,往往是沾洁唇,意思一下而已。

好友共饮,亲朋相聚,佳节会餐,祝寿贺喜,人们举杯相向,喜笑颜开,情意绵绵;若一饮而尽,翻杯亮底,更显得心心相印,往往把酒席上的喜庆气氛推上高潮。人们在杯相敬之时,还有不少倾心吐肺的话,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好,三杯少”,等等都极富人情味。只是也往往因此而酩酊大醉,甚至粗俗起来,伤身不雅,那就不好了。

那么,酒席宴上碰杯、干杯、亮杯之俗始于何时,又有什么讲究呢?古今中外说法不少,虽多不见经传,但也颇似有理。

照中国民间的说法,碰杯之俗源于古代的明争暗斗,一是当时的部落酉长之间时常有结盟之举,以表互相信赖,不再为仇,或共同对付别人,结盟之时,必共饮血酒以示诚心。但有的酋长狡诈多端,往往在酒中事先下毒药,制服对方。二是古时有多绿林好汉,行侠仗义,闯荡江湖,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但其中也不乏冒牌的,就是借此为名,图谋私利,人们称为“贼人”或“邪道”。这些贼人和邪道上的人,也往往以盟、宣誓为名,用下流手段在酒中下毒,杀害对方。这些事情发生的多了,人们在量酒之时,就双方举杯相撞,将各自杯中酒溅入对方杯中。开始时只是一种防止下毒之举,后来就形成了一种表示诚意的动作,据说,“茶要浅,酒要满”的习俗,也与此有关一酒斟得满当当,碰杯时才可以更多地溅入对方的杯中。碰杯时要右手端伸臂高举,据说最初也是向对方表明:本人没有身藏暗器。据说,日本也有类似说法。

海外也有源于竞技之说。据说,古罗马人崇尚武功,武艺高超的人时常比武竞技切磋武功之前要各饮一杯酒,以示友好和诚意,但有的低能狡诈之徒自知技不如人时往往事先在对方酒中下毒,轻则使对方武功大减,重则要了对方性命。因此,主持竞技的人为防不测,就命双方将各自杯中之酒倾入对方杯中一半,以防暗害人的事情发生。久而久之,形成了碰杯之俗。

碰杯、干杯之举,还有源于西方教会之说。据说,古代西方的教徒们是相信教堂钟声,有驱魔除恶的功能。当时的酒杯很似教堂的钟,相撞发出的声音也似钟声,子是,教徒们乃相信两个酒杯相撞之音可以使妖魔鬼怪远离。于是,在饮酒时就双方杯,以求吉利。时间一久,形成了一种酒宴上的礼俗。

在希腊人中,还有这样的传说:使耳朵也能享受到酒的美妙。据说,古希腊人据酒为一种至高的享受,他们见饮酒时鼻子可以嗅到酒香,眼睛可以看到酒的美色,哪可以尝到酒的滋味,唯有耳朵被排除在享受美酒的行列之外。于是,有位聪明人发了碰杯之举一两杯相撞,其声清脆,耳朵也就“乐”在其中了。

据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中的传说,饮酒碰杯、干杯之俗,是源于逞能、摆阔。这种风气到十世纪仍在贵族中流行。据说,当时这两个国家的贵族非常讲究以酒器高贵自豪;他们还非常讲究豪饮,以酒量大于人为荣。所以,端起酒杯的一下,以示自己能饮,内含挑战之意。碰杯后一饮而尽,是表示自己的海量,对方也要一口喝光,有应战和不甘示弱之意,他们在碰杯干杯之后,还讲究将昂贵的酒杯丢进壁炉,付之一炬,以示阔绰。贵族们这种赛饮摆阔之风自然会流传到民间,平民百姓当然不肯将酒杯丢入火炉,但碰碰杯,干干杯,也觉颇具绅士风度,此俗在民间也就广为流传。并且形成了一种礼俗。

关于“干杯”一词,还有来源于爱尔兰之说。在爱尔兰语中,“干杯”原意为“烤面包”。干杯和烤面包为什么连在了一起呢?据说,在十六世纪时,爱尔兰酿的酒不怎么好,多有杂味和杂质。人们在饮用这种不大好的威士忌或啤酒时杯中投入一片烤面包,吸去酒中的杂味和杂质。因此,一说“干杯”,就意味着”请喝好酒“。

以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于究竞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民族都通用和碰杯”的风俗,还没见到更权威的说法。也许是各有各的道理吧。有位好酒的朋友说:“我看很简单:两杯一碰,显得亲密无间;喊声干杯,显得豪放敬客,人同此心。理同此理,因而成了世界性的语言和习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