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再读《平凡的世界》:平凡如你我 请攥好改写人生命运的密钥

再读《平凡的世界》:平凡如你我 请攥好改写人生命运的密钥

时间:2020-11-08 11:29:29

相关推荐

再读《平凡的世界》:平凡如你我 请攥好改写人生命运的密钥

山的那边,可能并非海,而依旧是重峦叠嶂。

早在100多年前,歌德曾在《浮士德》中有写,魔鬼靡菲斯特与浮士德下了个赌注:如果浮士德的生命有知足、停滞的一天,他死后将坠入地狱;如果他永不知足,魔鬼将一直服从于他。魔鬼靡菲斯特意图引诱浮士德走向堕落,但浮士德在经过重重斗争与内心拷问之后,最终避免了坠入地狱的厄运。就如歌德(德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作家)所说:“希望无穷,信仰坚实”。这是一场肉体体与灵魂的对话,是一次人生的救赎。

浮士德精神,在于不停追寻、探索。理想没有既定的终点,魔鬼“靡菲斯特”或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主观消极因素。

理想,没有既定的彼岸和终点,人生就像一环扣着一环的钥匙链,我们只是每到达一个目的地解开一把锁,继而接着奔赴下一站。这种循环,才是生命的本真,才是生活的真相。

《平凡的世界》——这部史诗级的文学巨著,路遥先生再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北大地黄土高原上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从人类历史长河的维度上看,它就像茫茫宇宙中的一片孤帆,将一个时代的意志和面貌如同图钉一样钉在了社会前进的坐标轴上。而作品中的人物则是时代下流淌着的鲜活血液。或许因为同样生活在黄土高原,除了自己的一份感同身受,还有深深的敬畏。

一部作品,在再现和还原一个时代之外,它的意义应当还在于透过历史足迹指引和修正现代人的世界观,给予每一个社会个体精神指导,从中获得力量。

平凡世界里,奋斗没有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修行。只要活着,就要与自我对话,与现实斗争。当代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尤其重要,小到个人命运,大至国家未来。下面且以孙少平、孙少安、王满银这三个青年形象为主,探讨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及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

这三个孙家男人,他们的人生是有区别的,属于三种维度、三个世界、三种人生状态的深刻展开。他们身上无一例外的共同点是都以接受和承认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圆满,无论是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的孙少安,还是拥抱缺憾的孙少平,抑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王满银···这种接受,并非是对生活、对人生的妥协,而是换了一种姿态“以退为进”。

接受是最大的反击。拥抱缺憾,才能在残缺中铸就生命的完美。

孙少平,教育背景加持,他的格局、思路、远见都是其他人所不能与之媲美的。从一个教书匠到小队会计,再发展到后来的煤矿工人。他的人生一路推进,一路换着跑道。既务实,却也心存世界。一路走来,他日复一日坚持的是学习,是好奇,是对未来的憧憬,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所以,他才会在黑黢黢的煤窑下给自己的工友们讲化学元素周期表,才会挑灯夜读经典名著《红与黑》,在草垛上读书到天明。这种坚持和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他会直接作用于一个人。正是乐此不疲地学习和与书中圣贤的隔空对话,才打开了他人生的另一扇大门,让他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深刻思想。他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先驱,他的人生除了与现实拮据生活的斗争,还有与自己的对话。这种内心的煎熬是关于灵魂和人生意义的拷问。就像靡菲斯特之于浮士德一样,在他的内心里,总有一种声音在劝他放弃。自然,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但人生与生活不就是与自我的一场对抗吗?

思想的力量,让他俯瞰自我,放眼未来,从而过滤掉了当下的种种困难。就是在这种前提下,他开始了自我的探索。改变往往是艰难的,但是没有浇注于身心的痛苦,又怎会看见盛开在生命中的芬芳艳丽呢?有时候,我们需要这种精神上的契约,与自己对话,接受当下。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中:他讲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他的人生中,其实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作品中,他在一棵杜梨树下满眼疲惫,一再叩问自己的内心到底何去何从?想要用1到100个数字的时间来决定未来的人生:是要回到家里帮着家人过好光景?还是继续踏上走向外面广阔世界的道路。我在想,彼时他内心的挣扎声音,一定像莎士比亚所言:生存或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他依然是战胜了内心的那个小我。因为他所读过的书不允许他退缩,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一直推着他往前走······这便是精神的力量。双水村固然能承载他的余生,可蛰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不允许自己有这种想法,他不能说服自己就此一生。

孙少平的世界,具有一定的知识分子的前瞻性,他的世界维度是多面的,是广阔的。即使他在现实面前屡次碰壁,却依旧没有放弃。即使现实像一记记冰冷的耳光在他脸上左右开弓,他都竭力在破败的生活里尽可能地汲取营养,这种积淀决定了他人生道路的坎坷和崇高。

“城乡结合处”的缓冲地带王满银:城市病,农村命。既有进步意义,也存在着腐朽的滞后性。剔除那些“痞”和“虚”,人生处处是转机

“搅局者”王满银并非一无是处,他的思想意识并不与双水村的经济发展步调相一致。他存在于一个尴尬的处境里,不肯务实做一个地道的农民,同时又向往着城市。带点小资、小浪漫,却也有一些无奈的投机倒把。囿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规则,他只能一边幻想一边又被血淋淋的现实吊打。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鲜少有人可以理解这个形象。在安然静谧的双水村,他的出现就像一泓湖面投注下去的一块石子,他被看作是那个打破常规的人。但在百废待兴、时代变迁的风口上,越往后就会越发现,他才可能是时代的弄潮儿。

毕竟,他头脑灵活、有想法、有情调、见过世面,最后的洗心革面或将迎来人生的转机。时代在变,国策在变,而他又能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下海经商人也是无可厚非的。当然,他的形象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有超前的进步意义,也不乏腐朽、滞后成分。路遥创作背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或将迎来改革开放的大变天。或许,王满银的出现是先知先觉的,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来临。

王满银也是特定时代下一个即将诞生的群体的代言,处在不同于孙家两兄弟的维度上。他的波折与回归,是架空的理想碎过一地之后的清醒。

小富小贵靠勤劳。永葆积极向上的姿态,时代的浪潮会推着每一个平凡勤恳的人实现自我

孙少安,他像一颗无论落到哪里都可以生根发芽的种子一样,竭尽所能地让孙家上下过好光景。他的性格中,有隐忍、坚毅和不甘落后,当然,还有牺牲。

就其爱情来看,她与田润叶的无疾而终是因为贫穷,因为阶层,门不当、户不对,身份职业都是左右他们情感归宿不得善终的因素。路遥先生关于两人命运归宿的处理手法是俱实以呈。那个时代下,依旧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沿袭了千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偏僻而落后的黄土塬,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常态。少安最终的选择无疑诠释了在传统面前的无能为力。

没有太多文化底蕴的少安,担起了一个大家长的职责,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先进的农民。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仍然保持着与生俱来的传统思维,也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常态。不同于少平由内向外的改变,他更多是一种顺应趋势,与社会大势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从头到尾,他的想法很简单:过好家里光景,经营好自己的砖窑,让双水村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先进农民的典范,传统农民形象的代表。在社会生产力有待变革的时候,百废待兴,他顺势响应,争取机会,人生目标得以清晰起来。

人生的反击,往往是从承认、接受某些无能为力的事情开始的。与润叶的无奈收场,是他在现实面前没有选择的选择。即使两厢情愿,即使情投意合,也依然逃不出命运的安排。显然,这种所谓的命运是传统、是观念,是阶层。在认清这一现实后,他放弃了对她的感情。而此时的秀莲像他人生的彩蛋一样,介入自己的生活。

人生,需要历经一番彻骨寒,在跌宕沉浮中获取世界的有力支点。就像孙少平的苦痛源泉,很大程度上,很多时候他的煎熬与痛苦都是源自于他那一颗不甘平凡的心,以及他在每次迎难而上之后依然无功而返的挫败感。但凡只要有一点细若游丝的微光他都会紧紧攥住这个机会,以此展开一场博弈。也正是由于这种生生不息,他才攥住了改写人生命运的钥匙。

山的那边依旧重峦叠嶂。不管是代表知识先驱者的孙少平,还是勤恳务实的卓越农民孙少安,又或是赶上时机可能踏入商海的王满银······皆是如此。当你攀到峰顶,才会获得新高度,才会淡看曾经那些灯火阑珊处的困苦与挫败,失误和遗憾,也才会向下一个更高处跋涉。因为奋斗没有终点,就像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赌约,就像路遥先生呕心沥血完成的生命之作。即使每一个平凡如你我的社会个体,都应该找准定位,认同自我,接受现实,拥抱缺憾,然后在平凡有限的人生里耕耘出一片灿烂天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