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甄嬛传》最全细节解析!这5个隐藏剧情 揭露人性最阴暗一面

《甄嬛传》最全细节解析!这5个隐藏剧情 揭露人性最阴暗一面

时间:2022-02-08 04:51:48

相关推荐

《甄嬛传》最全细节解析!这5个隐藏剧情 揭露人性最阴暗一面

阿金姑娘说,点击上方“关注”,给你一手娱乐资讯,带你了解娱圈百态。

后宫争斗剧千千万,只有《甄嬛传》一枝独秀立于高峰。

《甄嬛传》这部“宝藏剧”自开播至今,就凭借精致的服化道、全员演技线、高能的宫斗剧情令人欲罢不能,成为宫斗剧的标杆。

如今9年过去,重看《甄嬛传》,才发现这5处暗线,也埋得太深了!

隐藏的剧情令人细思极恐,即便你看过多遍,也不定能发现。

接下来就一起揭秘《甄嬛传》里埋得极深的5处细节,绝对让你不寒而栗。

细节一:端妃和华妃的恩怨,其实是皇帝的一石二鸟之计

《甄嬛传》里,端妃和华妃是死敌,彼此都想致对方于死地,两人交恶的原因看似是后宫女子争宠,其实却都中了皇帝的计。

她们鹬蚌相争,皇帝才是最终的受益人。

当年她们都还在王府,华妃有孕,那时的她谁也不相信,唯独对端妃,还存着一份信任,因为她一向与世无争,不争宠也不生事端。

某天,皇上让端妃给华妃送去了一碗保胎药,华妃没有防备,喝了下去,结果流产了。

华妃大感被骗,把一切都算在了端妃的头上,恨得咬牙切齿,于是某天夜里闯进了端妃屋中,给她灌了一碗红花,从此喜欢孩子的端妃再无生育能力,且从此疾病缠身,成为了病秧子。

而之后更是备受华妃打压虐待,克扣月例,生病没人管,过得十分凄凉。

她们两人的交恶源于那碗“保胎药”,但那其实是一碗皇帝下令、皇后亲自调制的堕胎药。

而原因也很简单:皇帝绝不会允许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事情发生。

华妃哥哥年羹尧,掌握国家兵权,如果华妃生了孩子,年羹尧必定会扶持华妃孩子登上帝位,所以华妃的孩子对他而言是个祸患,绝对不能生下来;

而之所以选中端妃,除了看中华妃对她的那点信任之外,更重要的在于,端妃其实也是将门之女。她的隐患仅次于华妃,所以皇上和太后设计的这一出“一石二鸟”之计,直接让华妃端妃反目,互相敌对,两人都不可能在生育,直接除掉了两大隐患。

华妃端妃可以说是后宫之中,唯二的真正深爱着皇帝的人,奈何帝王最无情,对华妃,皇帝或许有爱,但更多的是利用和制约,所以华妃到死才知那象征着荣宠的欢宜香,其实是不孕的毒药。

而对端妃,皇帝只有利用与愧疚,所以即便端妃在后宫被华妃折磨多年,他也不闻不问。

细节二:皇帝最后是被甄嬛气死的?其实他真的动了杀心

在大结局中,甄嬛来探望卧病在床,奄奄一息的皇帝,皇帝直接问道:

弘曕到底是不是朕的儿子。甄嬛回答:当然,天下万民都是皇上您的子民。

其实这句话已经相当明显了,可以看出皇帝满心愤怒、不甘,但他那时已性命垂危,无能为力了,只能灰败的喃喃道:嬛嬛,你已经很久没有叫过朕四郎了,再叫朕一次四郎,好吗?

甄嬛起身拒绝了,但皇帝仍不甘心,这一下子激怒了甄嬛,直接把所有事情都抖了出来:

暗示静和公主也不是他女儿;称自己待在他身边的每一刻都感到恶心,宁嫔也是如此;指责其无情杀害兄弟,细数了皇帝一堆丑事。

气得皇帝怒目圆睁,嘴里喊着毒妇,手里攥着床边的黄带子,拼命想起身,最后被生生气死了。

这一段看似平常,但其实隐藏着一个很险恶的细节,皇帝拼命扯黄带子的动作暴露了他对甄嬛动了杀心,想拉着甄嬛陪葬。

按照清朝的律法:“黄带子断,君死有疑,凡在场之人,全部处死”

如果皇帝床边的黄带子断了,就表示皇帝死得蹊跷,无论在场是谁都得陪葬。

在甄嬛口中得知自己被戴了那么多绿帽,这对皇帝来说是奇耻大辱,所以临死也要用尽最后的力气,拉甄嬛陪葬。

可惜她低估了甄嬛,这事甄嬛肯定也知道,她既然敢如此直言不讳,就一定是做好了完全准备。

在原著小说中,就有甄嬛命人加固黄带子的描写,所以剧中皇帝在拉黄带子的时候,她只是无动于衷的看着,想必事前已经动过手脚了。

细节三:滴血验亲,不是“揭发局”而是皇后党的“诬陷局”

全剧的经典片段——滴血验亲,可以说是非常的紧张惊险,既有在明处的勾心斗角,也有深藏在暗处的阴谋诡计,细细推敲,让人不寒而栗。

甄嬛的回宫可以说是给皇后极大的压力,重获荣宠,被封妃位,皇后的权力渐渐被架空,这样下去,结局可想而知,皇后内心是十分焦虑的。

所以有祺贵人出头之后,她很快就设计了一出“滴血验亲”。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谨慎城府的皇后为什么敢在没有实证的情况下,就敢主张滴血验亲?

但其实,甄嬛究竟有没有私通,六阿哥生父到底是谁,皇后根本就不在意:

这场滴血验亲,本来就不是一场“揭发局”,而是一场“诬陷局”,是她对甄嬛的一次致命的陷害,绝地反击。

皇后从来不打没准备之仗,尤其这一次事关重大,若被甄嬛反击便是巨大的打击,所以她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明矾和清油。

皇后是精通医理之人,既然是她提出的“滴血验亲”,肯定也知道:白矾置于水中,虽非亲生父子也可相融;清油置于水中,虽是亲生父子也不可相融。

所以那碗加了白矾的水,就是皇后致甄嬛于死地的“秘密武器”。

事实上,她差一点就成功了,只是没料到甄嬛竟然会再测一次,进而发现那碗水的秘密;

但凡皇后再老练一点,测完之后,立即以“脏物”之物泼了那碗水,再叫人拿下甄嬛,或许活到最后的就是她了。

这一场必死局,甄嬛在本就心虚的条件下,竟然还能逃出生天,甚至反将皇后一军,其内心的沉稳和强大难以想象。

细节四:滴血验亲中,第二碗水里苏培盛到底有没有加清油?

很多人因为剧中,甄嬛在“滴血验亲”前染指甲这一片段,怀疑水中的白矾其实是甄嬛加的,意在诬陷皇后(染完指甲后有白矾残留在上面)。

但其实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因为事发突然,甄嬛不会未卜先知,也不懂医理,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她没时间也没条件去设计这一出。

这一场戏里,其实更值得讨论的,是苏培盛端来的第二碗水中,有没有加清油?

首先,苏培盛有这个动机,因为他与槿汐对食,也相当于半个甄嬛的人了。

槿汐是甄嬛的贴身宫女,如果甄嬛真的出事,那她的下场也会很惨;

之前祺贵人主张严刑拷打槿汐,一直默不作声的他却突然为槿汐说话,便可以看出苏培盛是爱着槿汐的,所以断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其次,苏培盛有这个条件。他从温实初口中知道了清油加入水中,即便亲生,也不能相融。

而且经过第一碗水的风波,所有人都会主观的认为没有人再敢有动作,皇后已经自顾不暇了,更不会再质疑。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苏培盛是皇帝身边的人,没有人会去质疑他,所以他有机会做手脚。

最后苏培盛端来了第二碗水,并强调:这碗水绝对没有问题。

但他究竟有没有动手脚,就不得而知了。

细节五:甄嬛与果郡王的结局早已注定,这处暗示太隐晦

皇帝最初与甄嬛在御花园相遇,骗她说自己是果郡王,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甄嬛从一开始爱上的,就是“果郡王”。

而在甘露寺中,果郡王来探望甄嬛,两人谈到了梁祝,此时果郡王说道:他们一个哭嫁,一个吐血早亡,我们比他们幸运多了。

然而这一句话却早已暗示了他们两人结局。

后来,甄嬛以为果郡王死了,满心悲怆的回了宫成了妃子,再次相见两人只能泪眼凝噎(哭嫁);

而最后,皇帝发现了两人的情意,赐了毒酒,果郡王喝下了毒酒英年早逝。(吐血而亡)

一语成谶,两人最后的结局与梁祝如出一辙,悲剧的结局早已注定。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皇帝与甄嬛谈话,让他去毒死果郡王的时候,甄嬛突然说要回去更衣,但皇帝可能是怕节外生枝,所以直接拒绝了她。

这里甄嬛想回去更衣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拿当时温实初曾给她的假死药,救果郡王一命,但最终这条生路还是被皇帝切断了。

《甄嬛传》里,导演不会浪费一个镜头、一句话,每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件背后,可能都暗藏杀心,这5处隐藏的剧情,藏得极深,却暴露了人性最阴暗的一面:

紫禁城没有爱情,帝王最为狠心,为了稳固帝位,他可以利用牺牲那些爱慕自己的女子;

而那些备受宠爱的,以为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却最终只是已故纯元皇后的替身;

后宫女子勾心斗角、争斗半生,有的香消玉,而活到最后的,即便满身荣华,也早已失去了至亲至爱,心里千疮百孔。

制作精良、埋藏在剧情中的各种细节,表面的风平浪静下可能藏着致命的死局。所有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推波助澜成一个大阴谋,令人不寒而栗。

作为宫斗剧巅峰,播出9年的《甄嬛传》仍然热度不减,令人百看不厌,这归功于每一位演员的精湛演绎,每一位工作人员每一细节的用心细致们,共同打造了这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

END:

《甄嬛传》中,你们还发现了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一起来留言讨论吧。

娱乐有深度,影视新鲜评。@阿金姑娘说 关注我,给你带来更多精彩娱乐资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