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父母对我一点都不好 我凭什么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父母对我一点都不好 我凭什么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时间:2022-05-21 03:31:51

相关推荐

父母对我一点都不好 我凭什么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我是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也是莲子心里长大的孩子,直系血亲对我的不冷不热与旁系血亲对我的疼爱并未在我的记忆里共存。

或许我是个记打不记吃的人,那些疼爱我基本已尽数忘掉,对此我的母亲评价我是不折不扣的白眼狼,对此我不可置否,我也的的确确是忘记了的,不可辩解。

但我却对那些不冷不热极尽嘲讽的往事记忆尤深,时至今日也依旧如数家珍,还可以清楚地道出起因经过结果,或许还有人物背景环境,我记得一次次父亲因为芝麻小事,也许是东西没准确递到他手里,也许是忘了充电给他手机,也许是一些根本道不清理由。

记得13岁的时候,因为他让我把指甲刀扔给他,却没准确扔进他的手里,而被父亲奚落“太笨”。我不知道明明是他让我帮忙,即便我没帮上,他不道谢也就罢了干嘛要嘲笑我。

即便后来他也知道过分了,但我始终没听到一声对不起,而他的“奚落”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从我记事开始,便连生病也都是一种错,被他踢了一脚。

对此我的母亲称他是在开玩笑,但即便我没长成爱因斯坦的脑子,却也分得清喜怒笑骂。生性敏感的我,常常为此崩溃。时至今日,我还因为弟弟的一句玩笑话,而暗自神伤了2天,这两天,我没给他一个好脸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触碰的伤痛,与此同时,父亲对我的要求如同下属对皇上一样不可忤逆,大概在他眼里心里我应该是一个言听计从的乖宝宝吧。

家里的长辈常教训我说不管怎样都应该尊重他,话里话外都是我爸是对我好。我不知应该怎样反驳,只隐隐约约认为不对,他对我非打即骂,却要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连缺点也只能委婉建议,这怎么会对呢?

我曾经认为父亲是从未在意我, 因为我的父亲曾对邻居说,“我才不管她”。这里的“我”是指父亲,这里的“她”是指我。

而早几年父亲是偶尔在意我,所以在某段时间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对父亲的失望与怨恨会更高些。

我也曾经无比憧憬着长大离开,但我也仍然认为我应该让他们的晚年幸福,其实有些时候人真的会找与自己相似的人作为朋友。

无独有偶,我的好朋友也是如此,在某些情况下她的母亲更为过分,和老师一起亲手拗断了他女儿的梦想。

朋友想复读,不想就此当个前景可以一览无余的幼师,她母亲放话,如果她复读就不再为她花一分钱,她同意了。可她打不通老师已经关了机的手机,她亲自去找校长,老师也依就愣是没记录她的名字,她找老师哭着求老师让她复读,她说,“她有梦想,她想实现梦想”。老师说,“要尊重现实”。她的梦想之路还没来得及踏上就碎了。

被她的母亲和老师砸碎了。我也曾看过她的学校,荒凉一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个学校。我在听她说完后只觉得原来父母和老师竟有权利这样左右一个人的一生,让她只能这样平庸地活着,这样尊重现实的活着。也许这就是现实。

一半我与我父亲的故事,另一半她与她母亲的故事。我一直为此不忿,却没有理由反驳。在前几天突然刷到一篇文章,说了胡适先生曾与汪长禄先生谈论过的父母无恩论。

胡适先生曾说,孩子只因父母想要一个孩子便要出生,怎能说父母与孩子有恩呢?我觉得有理,但又觉得若以父母无恩论来说,有些不愿赡养老人的人便更有理了,不愿再想了。

只是始终放不下,就又着重去搜集了-些关于此理论的文章,此时才知胡适先生是初为人父时提出的理论。想起先前提及的我的父亲与我的故事,只是感到羡慕,再细细-深想,人生之事十之八九都不痛快,孩子应父母着想更要尝尽不痛快之苦,又要历尽生离死别,只觉得这便是恩情,那事世间恩怨是要颠倒过来了。

只拿本人来说,我曾经有过轻生的念头,我在那个时候就想过为什么我要出生,我一点都不想生活,我却要因为你们被迫生活,而我因为良心也要求自己一直做我厌恶的事,去做一个乖孩子,高度要求自己优秀。而你们还有权利对我打骂,甚至要求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凭什么呢?(再次说句题外话,我性格使然自己会不够肆意生活,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但大家一定要看开,既然已经来的,与其悲伤一生不如快乐一生,没有必要逼着自己,另外我也在逐渐调整自己心态,努力活着。

在今年年初,我也与我的父亲和解)。此外要说及亲情了,若是父慈子孝,那也算人生一大幸事,总是有快乐温暖的,若如我一般,便更是要思寻父母之恩了。胡适先生曾说:“既然你来了,我不能不弄都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个人私以为同理,子女赡养老人并非是偿还父母恩情而对人道的义务,所以子女便不得以父母无恩论来逃避赡养义务,所以今日我也依旧为赡养父母,而让父母晚年安好而努力。

但是由此知我父亲想让我不反驳,不叛逆的理由没有了.此处关于我家长辈总是让我顺从,总在我提及父亲缺点时说,“那是你爸”的时候我便觉得一味顺从。不,变成了愚孝。此处贯穿了我们学习生涯的鲁迅先生就登场了.在知晓《二十四孝图》之前,只觉得郭巨虽然孝顺,却也认为再没人可以这样孝顺了。

读《二十四孝》读得津津有味。后来知晓了愚孝,现如今便认为父母不可对子女胁恩以报,子女也不可以无恩论逃避赡养恶待父母,而愚孝便更不可取。私自以为愚孝等同溺爱,而教导劝诫也不仅是父母的权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时光溯洄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