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从《中国文化的张力》 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碰撞与火花

从《中国文化的张力》 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碰撞与火花

时间:2022-12-15 20:34:26

相关推荐

从《中国文化的张力》 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碰撞与火花

何谓文化的张力?对于这一概念的解读,其实是千人千面的,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知道,所谓文化,便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以文化人,用历史和文明的沉积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来树立起其对于人格的影响及培养。

那么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中国,走过了坎坷的历程,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然后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融入我们的生活,也丰富着我们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精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近年来,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学持续大热,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等文化节目,在让传统文化穿越历史长河与我们相遇的同时,也让“文化自信”成为一种共识。

但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不断冲击和融入进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要面临着“转型”,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将传统文化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来,不仅可以避免让传统文化逐渐没落,更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重建提供方向,让文化的张力变成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

然而,“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可谓发人深省,传统文化也必然有需要去反思的地方,也当随着时代的洪流“更新”其系统,且不说与时俱进,但仍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文化自信,同时也一样需要文化自省。

“生生”情形下的“易”之太极,亦是文化现象的哲学的一种概括

《中国文化的张力》是刘梦溪先生五十余年研究精华之集结,作为一位文史大家,刘梦溪凝结50余年深研和传播中华文化之精髓,在这本书中对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深思,高度提炼传统的本质,他认为,传统并不是一种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是充满活力和张力的文化综合体”,传统文化的这种张力,同时也为传统和现代生活的对接提供了可能性。

刘梦溪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张力》的引语中,便引用了《易·系辞》中所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句,以此来比拟文化之间的哲学关系,文化松散结构内里中的无形张力,就像自然之中互相牵引拉扯的种种因素一样,也在不断地与多元的文化文明中的元素相融合、影响,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带来的互动细品之下其实是极为有趣的。

其实,在阅读刘梦溪的这部《中国文化的张力》之前,我鲜少会特意去思考关于文化张力的问题,更不曾着眼于此,对于很多现象和观点可说都是一知半解的我来说,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的张力》带来的启示是极具冲击力的。至此,我所理解的文化的张力,是一种文化自身的渗透与扩张,以及其在各个时期对于时代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力,这种力量在潜移默化中也是非常强大的,它不仅在我们可以关注到的大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可以渗透到方方面面,正如这本书中所讲的这些传统文化,时至今日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依然可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来。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所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味地去固守,而是该去思考如何将其正确而有益地“发展”。

这种发展,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延展,即便时至今日,生活与文化飞速发展、科学和文明日益发达,传统文化依然可以以它特有的方式,得以运用到其中,从思想、信仰、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维系起传统与现代的一座桥梁。我们的文化经过千百年间的千锤百炼,才得以留存的这些精华,是传统文化中最本质的体现,自然是不可丢的,但并不是不该变的。

弃与变的意义,相去甚远。

正如刘梦溪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张力》一书中所阐释的这样:

“绝不是说传统都是好的,礼教和习俗同样是传统的组成部分,很有一些礼俗已与今天的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中国社会的迁流和嬗变蕴蓄有各种可能。文化是流淌着的河流,变易以及相生相荡相激,乃至改变河道,是文化的常态。但传统是看不见的,也是割不断的,只能通过历时历代积存的历史故实和文化现象来辨识和感知。”

说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刘梦溪先生有着颇为深入的研究和读到的见解,他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等种种身份,同时更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者,他对于思想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专业且严谨,非常具有学习和指导的意义。

通过儒释道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的融合所产生的启示

在《中国文化的张力》中,刘梦溪先生提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并不是一个概念,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中又有着文化大传统与文化小传统之分。

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儒释道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们化合而成的思想新质,成为传统社会精神网络恒久不懈的支撑力量。

儒释道三教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中的张力的地方,三种截然不同的教派可以在中国相互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也是经历了一段从对立到逐渐相容的漫长过程,进而共同组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主流思想,它正是代表着上面所提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中的文化大传统,但因为儒家思想中所具有的一种包容性,它在历朝历代中也不断地吸收、接纳、演变,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然后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情形。

《礼记·中庸》关于治理国家的“九经”中的其中一经就是“柔远人”,字面意思来看,是要安抚远方的人,这也正是治国的一种大智慧,唐朝时期经济发达,社会开放繁荣,对于外来文化并不会一位地排除摒弃,而是兼容并蓄,安抚怀柔,以达“四方归之”,王国维在《咏史》中就曾遥忆唐代时的“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康熙年间的官员曾在奏折中用到“以柔远人"四个字,提出对容美土司要采取怀柔的政策,然而到了道光、咸丰之后,历史开始“反向而行”,闭关锁国阻断了异质文化的流入,也让与外部世界互动戛然而止,文化的张力被阻,不再充满活力,其影响可想而知。

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涉及的典籍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浩瀚如星河的文本书籍中,蕴藏着难以估量的价值与智慧。同时,通过刘梦溪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张力》,不难看出他对于陈寅恪和马一浮两位先生的研究和观点都是比较认同和推崇的,书中多次提及两位先生的作品及观点,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如何渗透贯通的同时,更是留下可以去思考和反思的空间,着实受益匪浅。

传统文化其实永远不会过时,他并不是一种只供瞻仰的古老论调,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各种演变和发展,与时俱进,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转化为使其蓬勃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得到更好传承的同时,也可以与现代生活很好的对接起来,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张力》带给我们的值得深思的问题与启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