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什么人会让你一秒爱上垃圾?

什么人会让你一秒爱上垃圾?

时间:2023-02-18 22:43:20

相关推荐

什么人会让你一秒爱上垃圾?

█ 在人们抽象地思考垃圾循环再生的严肃问题时,北京却有一个人,觉得垃圾本身就跟朋友一样可爱。

这个人当然是一个艺术家 — 90 后的童昆鸟善于从一千多种废料中找出上百种元素,制作出一件件大型装置雕塑艺术品,人称 “垃圾小王子”。

作为一个称职的艺术家,这个人当然也从艺术院校辍了学:童昆鸟本科读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他认为传统艺术教育体系让他接触到了艺术媒介在思考及创作上的可能性,但读到了研一时,他毅然决定辍学,搬到了北京郊区一个 700 平方米的大型工作室,开始与垃圾为友,进行创作。

其实垃圾也是很多艺术家所关注但害怕作为创作核心的一个主题,首先因为它太具象了,其次是因为这个选题也很难有所突破。

童昆鸟

但垃圾对于童昆鸟来说,是真正触动了他的一个主题。之所以对垃圾产生兴趣,是因为童昆鸟在读书期间看到的许多 “艺术垃圾”。“很多同学做完雕塑模型就全部仍在了学校的垃圾堆,大部分都摔碎了,你会看到光滑雕塑里面的结构、是金属、玻璃丝、树脂、木结构等等,让我觉得它的 ‘内脏’ 其实比光滑的皮肤更有触感,是真正有温度有能量的东西,” 童昆鸟说道。

他开始挖掘内部构造外露所能带来的创意思路。一直热爱研究机械装置的童昆鸟,开始用艺术废料、旧货市场淘来的各种材料有机地组合成机械雕塑,这成为 “艺术垃圾” 的开始。

童昆鸟的作品色彩鲜艳、风格怪诞、以脆弱的废物及垃圾为主要的原材料及创作灵感,并通过电动装置及雕塑的形式,让人们对这堆垃圾另眼相看。在深圳木星美术馆举办的童昆鸟个展被媒体称为试图突破垃圾与艺术的边界,但他认为自己只是试图多站在身边垃圾的角度,去感受周边的世界。木星美术馆的展览中,出现了一个 “世界上最大的金色垃圾桶”,他也把自己北京的工作室 “搬” 到了这里,让观众能够一窥他这种有些幽默、不乏戏谑的创作甚至生活方式。

但在用垃圾创作的同时,童昆鸟更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不把垃圾当垃圾,而是在用 “很多人觉得没有什么价值的材料” 去创作。“可能我更好奇的是隐藏在材料身后的属性问题,” 他说道。“我没有对材料的垃圾和不垃圾之分,一个东西让我有共情的心理活动,我都觉得像自己的朋友一样可爱,有可能是一条被打断的桌子腿躺在小区楼下的花坛里,然而构思在我的创作中好像不分先后,都是在过程中重蹈覆辙出来的,就算完成的作品也时常会解构变成小小的思考点。”

正是这种平等看待垃圾与非垃圾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如何资源再循环的好奇心,让童昆鸟能更深入地去挖掘材料中的闪光点。他的 “垃圾” 素材中,有的可能前身是一个奢侈品包装、家具的耗材,最重要的是去重新理解垃圾本身。“在变成垃圾前,它有它的社会属性,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是可以利用它的属性去创造新的寓意,你通过创作能让垃圾的状态变成一种可延展性的情绪,并让它与其他垃圾形成一些新的关系,甚至矛盾的状态,这是比较好玩的,”童昆鸟解释道道。

从把废物的内里展示给观众的思路出发,童昆鸟进一步探究废料本身之间的平衡关系,甚至去构建全新的角色关系。换句话说,他要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眼前的垃圾。其实眼前的大部分垃圾构造,并不破烂,只是有些年代感。这集中体现在了 “平衡鸟” 作品中。这也是童昆鸟第一件没有通电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让他的作品变得更环保了。

“我们所谓的三角平衡关系是最稳定的状态,但把这个三角关系悬在半空中,它就变成一个流动的永恒的状态,” 童昆鸟解释道。“其实作品是在不断创作过程中发生的,我是不断地去尝试创作制作,结合手跟脑的去思考出来的东西。手的思考也非常重要。” 他说道。

这只平衡鸟通过一个 3 毫米左右的鸟嘴支点立起来,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保持着物理平衡状态,靠自然力量让这只鸟 “飞” 了起来。为了真正地摸清楚三角关系在空中如何平衡,他还把自己作为一个变量,把自己也放在平衡鸟之上,连续摔下来两次。当然,值得学习的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做作品的尝试,而是在真正地 “体验” 后而产生对作品的理解。

童昆鸟作品

平衡鸟也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我们该怎么平衡生活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这在当代生活中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童昆鸟看来,环保问题其实是关于资源的问题,人们需要想办法创造出更合理的利用资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霸占资源,创造出更多的消费产品。“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的问题,其实都是贯穿整个时代的问题,每个时代都面临着这个思考,并不是时尚或者艺术的单一行业在思考的问题。以我艺术家的身份,我更多是希望作品能够唤醒人们对资源的重视和警醒。”

而思考到底更环保的艺术品是什么,也能让我们更加理解环保。“第一是要结合整个美术史及当下的时代去思考,去寻找作品的可能性,这也是做作品跟做艺术最令人兴奋的部分;另一个就是要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总是能带来特别多的新想法、新空间。” 他说道。

现在童昆鸟随时准备飞去柏林,他在柏林举办的首次个展 “哪凉快. 哪待着去” 刚开幕,他用废弃物品,搭出了生锈头骨的蛇、辣椒子弹鸟等新的意象。“这个展览并不停留在废料上,更多讲述了材料本身在我建立的作品状态跟结构里呈现出的情绪,” 童昆鸟说道。

如果顺利去了柏林,童昆鸟会结合当地找到的的废物材料,并将行为艺术融入他的展览中。虽然也在国外办展,但童昆鸟依然会选择留在北京,这座城市所带来的挤压感以及不太安逸的创作环境,反而能激发他的创作欲。“我觉得我在北京能更切实收获到我与我所处的社会的一手感受,” 他说道。

也试过时尚类的跨界合作的童昆鸟,认为其实对这两个行业里的从业者没有必要进行那么强烈的区分,毕竟艺术的范畴很大,一个设计师、造型师、发型师也都是艺术家。“时尚和艺术应该是一对 ‘好基友’,同时它俩又在不断外遇不断出轨寻求新鲜感和刺激,” 童昆鸟说道。

但他也看到了这两个行业最大的区别是:时尚要立竿见影,但艺术行业是个有着较长生长周期、植物学的状态。“一个作品好不好当下是决定不了的,艺术哲学里面我记得是五十年才能往下筛选一批人,但当下的全人类的发展速度,其实这个时间会缩短,比如十年后,再来看看什么作品是有意义跟价值的。”

正因为有着跳出艺术行业的思考与观察,让他在关注当下的同时,也能思考未来,最后做出不被流行绑定、突破垃圾与艺术的边界的作品。而通过艺术的媒介,他也为人们提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环保思考,并带来一些感动及启发。

但在被打上环保艺术家的标签之前,他更愿意认为自己只是通过垃圾本身去感受世界。“比如一个垃圾桶它是如何看待自己肚子里的这些 ‘可怜虫’ 的?其实艺术的产生本身,就像在垃圾堆里淘金一样,” 童昆鸟说道。他的作品除了能够感动我们,让我们对垃圾重视起来,也能像这位艺术家一样,真正地建立环保意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