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35年前建立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 发言人竟是由一突发事件催生的?

35年前建立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 发言人竟是由一突发事件催生的?

时间:2022-05-27 17:00:04

相关推荐

35年前建立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 发言人竟是由一突发事件催生的?

1983年,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国家对外宣传的需要,外交部决定正式建立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1983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举行首次例行记者会,时任新闻司司长齐怀远以外交部发言人名义主持记者会并向中外记者宣布: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

1982年3月26日,钱其琛首次以发言人身份召开发布会

1982年 钱其琛举行发布会

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干部、20世纪90年代初曾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李建英回顾了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过程。

外交部建部后,多次以外交部发言人名义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声明或谈话,但没有实体发言人,只是空头衔,没有形成制度。

随着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作用的增强,逐渐产生了建立发言人制度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初,外交部新闻司有了建立发言人制度的想法。

1982年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在继续攻击中国外交政策的同时,承认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支持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表示愿意改善苏中关系。在中苏关系政治上对立、军事上对峙了20多年之后,勃列日涅夫表示了改善中苏关系的意愿。邓小平注意到讲话所传递的信息,认为这为中国调整对苏政策提供了机会,指示外交部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出反应。

3月26日,时任新闻司司长钱其琛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在位于东四的外交部办公楼主楼门厅举行了发布会,对中外记者表示:“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虽然只有三句话,但向苏联传达了中国也愿意改善中苏关系的信息,向世界传出中苏关系可能发生转变的信息。

钱其琛在《外交十记》里回忆称:“那时,外交部还没有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我仍在新闻司司长的任上,正在考虑设立新闻发言人,此事便成了立刻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契机。”

1983年2月,中央要求外交部和国务院涉外各部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一个月后,即1983年3月1日,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在国际俱乐部举行发布会,宣布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

1983年 现场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发言人制度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开始几个月,每周举行一次定期发布会,但是只发布,不接受记者提问。1983年9月,发展为发言人在每月第一周的发布会上现场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1986年7月,发展为每月在两次发布会上现场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1987年6月,发展为在每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1997年,取消了对记者提问次数和记者会时间的限制。9月,开始在每个工作日都举行记者会。

除了例行记者会外,新闻司从建立发言人制度一开始就建立了电话答问制度,记者可以通过电话向发言人提出问题,新闻司通过电话或发布会对问题做出回答。2000年,新闻司又设立了发言人值班移动电话,新闻司处级领导在包括周末和节假日在内的每天值班,移动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记者可以随时与发言人办公室联系。近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外交部又建立了网站,开通了微博、微信,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的发布内容和答问,方便了中外记者的报道。

此外,外交部发言人进行发布和答问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譬如,发言人从坐着发布和答问,改为站着发布和答问;从现场交替传译,改为1996年取消翻译;1997年又改为同声传译,这成倍增加了提问和答问时间。

关于发言人的称谓,一些媒体、一些部门称“发言人”为“新闻发言人”。思来想去,不知为何在“发言人”前加“新闻”二字。发言人通过发布信息和回答问题阐述的是政府在国际问题上的政策、立场、看法和主张,不是“新闻”,记者报道出去才叫“新闻”。在“发言人”前加上“新闻”二字是不确切、不妥当的,正确叫法应该是“发言人”。国际上的普遍叫法也是“发言人”。

(摘自《大潮》丛书之《口述:“第一”的故事》 李建英/文)

来源: 北京文摘

编辑:tf00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