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黄河上飘来了羊皮筏子

黄河上飘来了羊皮筏子

时间:2022-10-11 19:43:51

相关推荐

黄河上飘来了羊皮筏子

沙坡头是我西北游的第一站。由于朋友的邀请盛情难却,一同前往。内心来讲刚刚去过响沙湾,从以往对沙坡头的印象来说,不过是荒漠中的一个游乐场而已,因此并不是很向往。

中卫市是个小城,完全颠覆了我对大西北的印象。中卫靠近黄河,城南水域成片,虽然看不到水鸟,对于中卫来说也是起到了肺的效果,为中卫提供了湿润的空气,这在大西北是至关重要和难得的。

城内的夜晚灯火辉煌、人流如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市中心有一组仿古建筑群。在大力发展旅游的今天,一个城市建一组仿古建筑群并不新鲜,但是中卫的仿古建筑群的精致和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精彩在于并不山寨,而是可以在百年以后成为文物的建筑。它的公园里有一组真正的文物建筑,十分值得一看,可惜正在维修不能进入,留下了遗憾。

沙坡头就在中卫市的旁边。进入景区的区域后首先它的厕所就给我一个崭新的印象:轻松驿站,这种带有关爱的幽默让人心中一暖。它的游客接待中心更是让人震撼:巨大的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墙、巨大的连廊,甚至大门前的景观石也是巨大的,这一切都透着西北人的大气和豪爽。很多人从这里就开始了游览。

如果您认为进了门就进了景区,那就错了!还要乘坐交通车行驶几公里才能到达真正的景区大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就是最具特色的羊皮筏子,这也是沙坡头最吸引我的地方。羊皮筏子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已经是非常讲究而成熟的东西了。它由十四张吹涨的羊皮捆绑在木制的骨架上,平行为三排,必须是两头五张中间四张。这里的缘由我不明白,但是所有的羊皮筏子都是这样一种制式。

羊皮筏子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当时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浑做“全”解,脱即剥皮。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

中国的皮筏历史悠久。《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旧唐书.东女国传》:“以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说的就是羊皮筏子。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后来沙坡头附近的民众为了解决黄河两岸的通行和物资交流,长时期的使用用羊皮筏子来作为交通工具。而现在已经成为了沙坡头的一种娱乐方式和古代交通的体验方式。

划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称为“筏子客”,他们都是有多年经验、深谙水性的老“把式”。“筏子客”扛着筏子走到河边小码头,将羊皮胎朝下放进水中,在木架子上铺几块垫子,等乘客盘腿坐好了,他也坐下来开始划桨,筏子便离开码头,顺水漂流。过去做“筏子客”非常危险,是在刀口浪尖上讨营生,因此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说“破”、“沉”、“碰”、“没”、“断”等不吉利的字,首次出行还要挂红、放炮、焚香、祭奠河神。现在会划羊皮筏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筏子客”是一群十分爽朗的人,边划边唱: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直唱的两岸游客万众瞩目,直唱得一船游客笑逐颜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