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广州有座“古民居”:明明是客家围屋 为什么用 “镬耳”山墙?

广州有座“古民居”:明明是客家围屋 为什么用 “镬耳”山墙?

时间:2018-09-25 14:51:41

相关推荐

广州有座“古民居”:明明是客家围屋 为什么用 “镬耳”山墙?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广州有许多旅游的景点,珊珊三丫头一直喜欢选择到一些“深藏闺中”古村落游玩,这是因为浓浓的乡村气息和有文化传统的地方是珊珊三丫头所喜欢的,置身在这些古村,除了看到乡村的美丽风景,有机会遇见乡间仍然存在的古老建筑,有机会聆听乡村的历史故事,有机会感受乡村的风土人情。在这些古村落中,会对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这个周末,珊珊三丫头又一次走进广州周边的乡村,这一站的目的地:广州从化三村。

三村,是广州最北的村子之一,从三村再往东几公里是惠州的龙门县地界,往北几公里是新丰县地界。珊珊三丫头之所以要选择这个交通不太方便的“偏远乡村”游玩,是因为在不久前到广州吕田新联村时,偶遇了一幢融合了客家与广府文化的“肇基围”建筑, “肇基围”是客家建筑瑰宝,只可惜新联村的“肇基围”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只能从残垣断壁中,隐约看出这座建筑昔日奢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之前的文章《广州“罕见”的“肇基围”,经历过“烽火”,客家与广府文化融合》。在珊珊三丫头心疼新联村已是残破不堪的“肇基围”建筑时,遇见并与当地一村民交谈,村民当时提到想看一座完整的“肇基围”建筑,可以到附近的三村看看。

于是,珊珊三丫头就有了这次的从化三村行。三村,位于广州吕田镇,从广州市区出发,若是自驾,走大广高速进入县道262后到吕田镇后继续往北的方向走,见到龙门地派镇的路牌后折东入S353,然后再开大约2公里就可以到达三村。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坐车达吕田客运站后,再转乡村巴士:从化吕田三村线,到达“三村”站下车。

三村,在清朝时期由陈、李、胡三姓从吕田、桂峰、陈洞等地迁来,其中李姓分布在楼子、龙环和老围三个自然村。三姓的李姓开村始祖是清朝的李积珍,从吕田水铺村迁至此地,最初李积珍定居老围。后来随着老围李姓人口越来越多,李姓的族人李榕芳、李桂芳两兄弟在老围的东、北面分别再建村,其中哥哥榕芳建了“龙环村”,弟弟桂芳建筑了“楼子村”,珊珊三丫头今天专门来参观的古民居“肇基围”建筑就在楼子村内。

珊珊三丫头下车之后,沿着乡间小路往前走,先是经过一大片金色麦浪的田野,然后就进入了三村的民居,民居前一大片空地,村民正忙着把收割好的稻谷进行晒干。然后,穿过晒谷场 ,先是看到“龙环村”牌坊和重修的“榕芳李公祠”,再往前走,一座气势恢宏的古民居建筑“肇基围”就出现在眼前。

珊珊三丫头走近古建筑,只见建筑正门有这个古民居建筑的名字:“儒林第”,旁边有一个牌子写着:从化文物保护单位,儒林第。儒林第的缔造者没有按常规在这里用自己或自己父亲或祖父的名字来命名,而是起了“儒林第”这样的名字,不是是否寄予的李氏族人希望,希望当年在这个“穷乡僻壤”能有人登科入仕。

走进儒林第参观,为了防止老建筑墙体危险,现场看到使用了一些铁柱支撑和加固。整个儒林第占地大约1500平方米,整个形制和构造是典型的“肇基围”建筑,与之前在新联村看到的“肇基围”十分相像,只是这里的规模较小,但胜在这里保存完好,能完整地欣赏“肇基围”建筑特色:外形是长方形,四周有角楼,围内住宅为排屋形式,围屋的中央有碉楼,围内中轴线上有祖堂设置。整个儒林第最高的是位于中央的六层楼高的碉楼,这种高度,让这个建筑的气势突显,这是珊珊三丫头走过这许多的古村落也是极少见到的。

“肇基围”本质是客家围屋,同时加入了“广府”建筑元素,所以有人会把 “肇基围”称为“广府围屋”。如果是初次看三村的“儒林第”的人,多数会分不清是广府还是客家的民居建筑,因为来到这里首先抢夺眼球就是整个建筑使用了镬耳山墙。这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

想来是李氏先人们在建筑“儒林第”的时候,在原来客家围屋的基础上,融入岭南建筑的优点。因为镬耳山墙的作用是非常多:能够挡信太阳直射,让房屋内不会感到闷热;高高的镬耳还起到挡风入巷道,让风通过门、窗进入室内,让居住环境变得清凉;另外,镬耳山墙上的窗户窄窄地高开,能防盗;最后广府的镬耳在墙头上,嵌上雕刻,会为沉闷的墙壁添上艺术气息。

参观完整座建筑,珊珊三丫头是打心眼佩服李氏先人。这座“肇基围”建筑面积不算大,围内住宅排屋的数量并不多,能容下的人口也十分有限,从而能感觉到当年楼子村李姓一族的人丁并不算兴旺,在当时交通和运输并不方便的条件下,能穷山僻壤中建起如此气派的府邸,真的是相当不容易。而经历岁月,这幢体现了客家与广府文化结合的建筑,依然完好保存,让我们能穿越时光,感受古代山区人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最好的历史见证。

那么,你有到过从化吕田三村吗吗?你有见过这里的“肇基围”建筑吗?你知道“肇基围”明明是客家围屋,为什么用 “镬耳”山墙?你喜欢这种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