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国综《巧手神探》:三个关键词 一窥“综艺修罗场”底层成功逻辑

国综《巧手神探》:三个关键词 一窥“综艺修罗场”底层成功逻辑

时间:2024-03-20 14:02:05

相关推荐

国综《巧手神探》:三个关键词 一窥“综艺修罗场”底层成功逻辑

引言:

放眼当下国内综艺市场现状,流行打着“观察类综艺”的旗号贩卖艺人私生活;游戏竞技本着“虐死人不偿命”的心态折磨明星;“慢生活综艺”如果嘉宾没梗,就看得人昏昏欲睡。直接购买国外节目版权还算讲究的,不像某节目第六季直接抄袭韩综《新西游记》,依然堂而皇之播出赚钱。

借用《谁说我结不了婚》女主角程璐(编剧)那句吐槽:“国产剧再烂,起码是原创,不像某些综艺,直接抄。”

我们就没有高质量的独特原创国产综艺了吗?不是的!其实像《国家宝藏》、《声临其境》这样的高质量小众综艺节目都曾凭借过硬质量收获赞誉无数。其中《声临其境》就是由徐晴工作室出品的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节目。

而4月18日首播的芒果新综《巧手神探》,作为国内首档“原创手作解密互动体验秀”,同样由徐晴工作室倾力打造。

除了《巧手神探》和《声临其境》,徐晴本人还曾主导开发、制作高端原创三部曲节目《变形计》、《我是冠军》、《成人礼》,抓住核心受众、展示主流价值、引导话语权,顺利成为湖南卫视的“娱乐金字招牌”。

用徐晴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原创不易,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开创真实戏剧的全新真人秀模式;没有能够参考的宝典,我们就用良心的手工活,打造让别人学习的行业典范。走别人没走过的路那才是先锋,做别人做不了的节目,那才是旗帜。我们不是天才,也会犯错,我们不相信天才,我们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巧手神探》作为原创的“手作探案文化类综艺”,另辟蹊径,从小切口入手对节目模式进行颠覆式创新和大格局展示。巧妙融合了娱乐、文化、悬疑、竞技四种截然不同的特质,再有芒果一贯的品质加持,不仅新鲜有趣,质量也稳了!

节目立意“匠心精神”,展现浮躁社会的一股清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让耀眼的明星光芒在素人身上的强大使命感面前都逊色几分。

他们一双巧手能创造万千奇迹,刺绣、面塑、分子料理......无论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艺术, 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工艺,都为我们展现了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打破庸常的决心。

节目设定有“巧手”与“神探”两大阵营,一攻一守,展开博弈。节目中呈现出的巧夺天工的手作艺术品,让观众领略到手工艺的魅力。能工巧匠们用登峰造极的手作刷新了我们对手工技艺的认知,神探团们用洞察秋毫的慧眼,为我们奉献一场精彩的甄别战。

节目刚刚收官,目前评分7.5,也算是国产综艺里的优等生。关于这档原创国综的成功之道,深入剖析之后,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悬念感、娱乐性、高价值。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我们或许能一窥“综艺修罗场”的底层成功逻辑。

一、悬念感:制造“悬念”,才是冲击收视率的“敲门砖”

英国的一位当代小说批评家戴维·洛奇说过这样一句话:“悬念总是通过提出问题、延缓提供答案来吸引住受众的兴趣。”

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观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巧手神探》作为集文化和娱乐于一体的综艺节目,在叙事结构中加入“悬念”设定,也算基本操作。

要是拍成索然无味、平铺直叙的“科教纪录片”,“严肃画风”保准劝退一大批年轻观众。节目没人看,价值再高也只能“孤芳自赏”。

《巧手神探》就在节目中设置了诸多悬念。首先,最大的悬念就是每位“巧手匠人”即将被甄别的“手作”。明星神探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根据特定的规则,调动自身敏锐的洞察力,明辨真伪,准确Pick四样作品。这也是第一重悬念。

而为了增强节目可看性,同时又加入了第二重悬念——猜卧底。5位明星神探中有一位是“卧底”,和“巧手匠人”统一战线,负责迷惑误导明星神探,让他们甄别失败。这样的悬疑看点,会让神探团在和“巧手”博弈之际,面对“内忧外患”,难度提高的同时,还有“笑点”出现。

比如第一期第3 part,国内“分子料理之父”郭红晓的现代生活馆,呆萌的周震南竟然利用“卧底”机制,试图迷惑郭老师套话。每次一边甄别手作,一边互相猜忌的神探团,在“全知视角”的观众看来,所有的细微表现都有独特的喜感。

杜海涛明明全程“平民”,却热衷于和肖央组“卧底兄弟”,频频擦汗,也就给真正的卧底制造了成功机会。“匠人”成功,明星失利,观众同样喜闻乐见。最后,真相隐藏得越深,“卧底”身份揭晓后的反差戏剧性也越大。这波操作,可以的!

另外,《巧手神探》播出越多,节目悬念感和场景融合越好,到了第7期,“神探团梦回唐朝”,明星嘉宾全员换上唐朝的衣服,并且各自拥有“皇亲国戚”的身份。在“寻找公主”的特殊故事设定里,穿越三个连续的场景,完成密室逃脱、甄别美食和鉴别服饰三项挑战。

最秀的就是第一关“诡宅奇谭”,配上剪辑和音效,完美体现悬疑、喜剧、推理和恐怖色彩,上一秒还是严肃的“八卦阵”,下一秒就变成“夜店打碟”,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谭卓神探在解密环节的机智表现让我印象深刻,呆萌的周震南“要螺丝刀”的暴力表现,“虎”得可爱又出乎意料。

《巧手神探》的观看过程,能让观众体会跌宕起伏。制造“悬念”,才是冲击收视率的“敲门砖”。

二、娱乐性:在高立意的基础上,做富有综艺感和娱乐化的优质节目

综艺感和娱乐化是节目服务于观众的手段,也是收视保障的技术基础。《巧手神探》在以原创承担收视风险的同时,以多年电视综艺经验与对市场观众心理的精确把握,使小众内容结合明星与流量打造收视保障。

《巧手神探》作为一档原创手作解密互动体验秀,以圈内能工巧匠们组成的“巧手队”为守方,思维敏捷的“明星神探队”为攻方。神探们需要选择心仪的巧手并辅助巧手们通过甄别战的任务。

原创综艺模式让观众耳目一新,用这样的形式为观众推荐精巧手作,充分证明了小众文化类节目也可以做得富有娱乐性。

“明星和流量”与好的综艺节目之间“是友非敌”,没必要唱衰“杨颖们毁了节目”,我确实不喜欢AB,但不代表人家的粉丝不会因为她的出现来看节目啊!我个人就会因为喜爱沈腾去看《王牌》,因为“本命”王嘉尔去看《拜冰》,同样“逗逼”肖央的出现也让我对《巧手神探》好感倍增。

毕竟传统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产物,其历史特征注定和当代年轻群体有一定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使文化类综艺节目受众市场难以被开发。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本质在于通过多样的方式传播文化,尽可能消解传统文化符号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摆脱传统文化高高在上这一刻板印象,也必须结合时代要求进行传承,深入了解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和当代特有的潮流文化元素(比如明星和流量)相结合,摆脱文化类综艺节目产生的受众距离感这一困境。

节目组邀请了有一定知名度,受众群体各异且对手作感兴趣的5位明星嘉宾:杨颖、谭卓、肖央、周震南、杜海涛,他们在节目中起到了很好的综艺感呈现,制造笑料,互动有梗。

后来出现的“东北老铁”王彦霖和“过儿”陈学冬,都为节目增色不少。起码第7期的“王驸马”对着AB一口一个“老丈母娘”还真的蛮搞笑的。这样的设定,对年轻观众才有吸引力嘛!

另外还得夸一夸节目在视觉方面的突出表现, 集合3D、微缩景观、树脂画、精微素描等元素于一体,不仅创造了全新的节目打开方式,还让观众长了见识,学了知识。

看得出节目组在细节方面下了功夫,单看第一期,整个“巧手之城”呈现前卫的硬朗“工业时代”风格。蜡像艺术家周雪蓉的记忆保鲜馆,“分子料理之父”郭红晓的现代生活馆,微缩艺术大师黄跟宝的历史博物馆,这三个房间都经过节目组的精心布置,最终透过荧幕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标准“吃货”,最初打动我的是“分子料理之父”郭红晓。这位“法国美食总统奖“的拥有者,横扫全世界90%的荣誉。是他的一双”巧手“让我意识到原来还有一种现象叫“所食非所见”,他们是“厨房里的发明家,美食界的化学家”。

当朴素的美食遇到物理、化学、医学、高科技,原来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比如那杯通过实验室离心机制造出的绿色西红柿鸡蛋汤,简直Amazing!

当然木雕大师、微缩大师和音乐家黄跟宝那个“长为1.98厘米,面板背板侧板薄厚程度均匀,且可以弹奏出声音的微缩小提琴”也刷新了我的世界观。后来听到他可以在一个大米粒上写100个字,看到那幅要用显微镜观看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感受到极大的震撼。

总之,这档原创综艺不仅娱乐性过关,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意义,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也把各种神奇新工艺带给观众,堪称真·宝藏综艺!借用黄跟宝大师的那句话:“匠心就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或许,在高立意的基础上,做出富有综艺感和娱乐化的优质节目,也是“综艺匠人”们该有的态度吧!

三、高价值:达成了文化与娱乐之间良性生态平衡,承载更为厚重的文化力量

热播的综艺节目大多“轻内涵,重娱乐”,《跑男》《快本》都是此类风向下的产物。

甚至在这个普遍浮躁,“压力山大”的大众文化时代,以过度追求收视率为目标的综艺节目,还会试图对大众心理、欲望进行揣摩,以期提高收视率,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博眼球、低俗化”的倾向,这是一种充斥着“消费主义”的节目生产理念。

但《巧手神探》不一样。首先节目的类型独特,坚持原创,抛弃市面上流行的同质化内容,另辟蹊径,保证了独特性和高审美。

其次节目立意很高,通过一双双能创造万千奇迹的“巧手”来展现民间传统艺术和潮流新兴工艺,继而引导观众探究“匠心精神”,呼吁整个社会提升创造力,促进“价值回归”。最后,用主流媒体的使命感扛起传承中国文化的大旗。

《巧手神探》在“高价值”方面的表现堪称可圈可点。

单从节目的核心“匠心精神”来看。

“匠心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其实质就是现代企业人的信仰及对信仰的坚守。

而节目中出现的“巧手”们,譬如钟翊(木质机关)、龚鑫(尚食局)、胡晓(极乐之宴),正是呈现这种精神的载体。他们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见证着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谱写了人生辉煌的乐章。

节目中出场的几十位国内顶尖级别的手作大师,用自己极具说服力的作品和手上的老茧,潜移默化地传递出作为“匠人”的决心与坚守,不仅让“匠心精神”在荧幕上有了具象化的图征,也让当下的年轻受众群体更加关注烟火气的生活和动手肯干的务实态度,这才是主流媒体应有的格局和视野。

《巧手神探》节目组共挖掘了30多位手作艺人的匠心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面塑,传统中国手工艺代表的刺绣、玉雕、木工,以及翻糖、纸艺、布艺、皮艺等手工艺术,在节目中均有展现。

节目首播后,还有颇为暖心的反馈。来自竹雕、剪纸、泥塑、砖雕、烫蜡等不同领域的十位非遗传人们纷纷为节目点赞。《巧手神探》最大的价值,用这些“非遗传人”的话来说:“用手作唤醒传统手工之魂,手工不分大小,匠人不分高低,让手艺人拥有了舞台,让那些在小圈子里流传,还没有被大部分人知晓的手艺得以正式站在大众面前。”

把曲高和寡的“传统手作”文化和年轻观众喜爱的“娱乐明星”深度融合,让观众在烧脑的推理过程中,一边放松娱乐,一边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背后传统手工艺人的坚守与奉献。简直perfect!

《巧手神探》整个节目都散发着一股自信的气息,这也是我们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徐晴工作室在面对文化与娱乐的选择时,为电视综艺做出了示范性作用,以巧妙的综艺手段,使得小众艺术走向大众视野,以微妙的取舍,达成了文化与娱乐之间良性生态的平衡,最终使得节目可以承载更为厚重的文化力量。

像这样的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叫好又叫座”,除了在表现形式上用“娱乐”迎合大众,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受众的心理需求,更需要挖掘中华文化宝库资源,从中获取灵感、汲取养分。也正是过硬的文化内核,才最终造就了《巧手神探》的“高价值”。

结语:

原创国综《巧手神探》收官评分7.5,可见这届观众的综艺审美独立又高级,不好忽悠。节目优点不少,但细品之下也有部分生涩感。比如前几期嘉宾之间默契不足,很明显彼此不熟,互动时放不开,梗也很少。后续节目上热搜还是因为袁姗姗对文物不够尊重。

“寓教于乐”的初心是好的,但娱乐性和文化底蕴如果融合得不够顺畅,就会有“买椟还珠“之感。明星绝对主角,匠人沦为陪衬,获得感降低。那种“大开眼界,长知识”的感觉就会在无形中被消解了。

尤其节目第一期,对匠人的介绍不够细致专业,悬疑和解密的娱乐感也不像《明侦》,《密逃》那样紧张高能(但后来的节目就“渐入佳境”了)。

个人记忆犹新的是谭卓投票时说了句“不敢评价”。节目组请来的匠人这样的专业人士,都是在自己领域封神的级别,明星随随便便投票决定优劣,真的不够有说服力,还有种微妙的冒犯感。

同样的感觉看《奇葩说》的时候也常有。有时候明明正方说得好,但现场观众票投给反方,弹幕一片疑惑。

作为观众,我看得出徐晴工作室是想做精品综艺。原创节目是每一位电视人的梦想,而能够持续做出原创内容,无疑是对自己和团队的死磕和较真。这条路任重道远,还需继续探索,勇敢创新。

无论如何,像《巧手神探》这样的原创国综,比直接照搬国外成熟模式有勇气,总归值得鼓励。节目收官之际,还是送上我的期许和祝福:有些事情,不做,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断试错,也是进步的开始。我期待看到更好的作品,原创国综,雄起!

(图源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