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意识形态对抗大于国家利益?为何苏德战争前苏联会成为西方公敌?

意识形态对抗大于国家利益?为何苏德战争前苏联会成为西方公敌?

时间:2024-06-18 02:20:07

相关推荐

意识形态对抗大于国家利益?为何苏德战争前苏联会成为西方公敌?

1941年6月22日,轴心国190个师共550万大军在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以及190艘军舰的配合下,向苏联发动了猛烈进攻,苏德战争由此爆发。

由于战前的斯大林对战争的错误预判,加上苏联大清洗运动带来的恶劣后果,开战之初,苏联军队一溃千里。至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会战爆发前,苏联损失军队超过300万,沦陷国土超过150万平方公里,苏联失去了1/4的人口,西部工业区几乎损失殆尽,整个国家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苏联的抗战得到了英国的大力支持,这是苏军能够坚守列宁格勒以及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苏德战争前,英国和德国一样,也是一个坚定的反苏主义者。也就是说,苏德战争前无论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有将苏联痛殴一顿的冲动。

那么为何苏联的“人缘”如此之差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见缝插针的革命输出

苏联之所以“人见狗嫌”,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19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苏联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在资本主义阵营撕开了一道裂口。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坚持“民族自决”原则,即世界各大民族都应该建立自己的苏维埃政权,然后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并入苏联,而后帮助弱小国家和民族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实现红旗插遍世界的伟大目标。

为此从19开始,苏俄和波兰爆发了惨烈的苏波战争,但因为苏军的出兵不利,加上国际社会的干涉,苏俄将革命向欧洲输出的计划泡汤。

但失败的苏联并不甘心。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掌权者。和列宁的理想主义不同,相对务实的斯大林坚信,只有一个异常强大的俄罗斯,才能为共产主义革命的输出保驾护航,因此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工业以及农业集体化建设,在短短时间里便迅速成长为强大的工业国。

1937年,苏联综合国力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实力不断膨胀的情况下,苏联向外输出,尤其是向欧洲输出革命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使得欧洲国家异常紧张。

1933年纳粹德国的崛起以及绥靖政策的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的外在威胁,欧洲需要一个强大的德国充当阻挡红色潮流的屏障。

所以当对纳粹德国的迅速膨胀忧心忡忡的斯大林主动寻求和英法等国合作遏制德国时,英法两国都坚定地选择了拒绝,因为相比于法西斯,革资本主义命的苏联更加可怕。

而遭到英法无情拒绝的斯大林很快和希特勒一拍即合,两国随即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在和平共处的同时,还秘密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正是因为苏德的秘密媾和,苏联才成为德国横扫西欧的大后方,于是法国覆灭,英国残废,英国对苏联的痛恨可想而知。

2、不遗余力的领土扩张

而相比于苏联和英法等国的矛盾,苏联和德国的矛盾则更加直白和明显。

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以及法西斯对共产主义的极端痛恨,作为地狭人稠的国家,德国对苏联土地和资源的欲望是天生的,这使得希特勒在还未登上德国政治舞台时,便已将苏联作为纳粹的最大敌人。

而对于苏联而言,无论德国是否走上法西斯道路,只要德国在中欧崛起,就必然是苏联革命输出的头号敌人,所以在德国时刻想要横扫苏联的同时,苏联也在枕戈待旦地准备毁灭德国。

但是作为中欧国家,德国在消灭苏联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两线作战问题,也就是必须要首先保证西欧大后方的稳定。而苏联在应对德国威胁的同时,日本关东军也在远东地区虎视眈眈,所以苏德双方都有暂时休战,睡一觉再来的内在需求,于是《苏德互不侵犯协定》顺利签订。

而后,苏联成为德国横扫西欧的“奶牛”,而德国也确实在1940年横扫西欧,鏖战英国去了。

但早已意识到苏德战争必然爆发的斯大林,在德国一路向西的宝贵间隙,苏联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意在建立“东方阵线”,增加对德战争的纵深。

1939年9月17日,苏军大举开进波兰东部,占领了寇松线以东的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地区;1939年11月,苏联大举进攻芬兰,在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后,夺取了芬兰的萨拉、贝柴摩、卡累利阿地峡等地区;1940年3月,苏军强行开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随后将其并入苏联;1940年6月,苏联向罗马尼亚强行索要比萨拉比亚地区。

通过斯大林的一系列扩张,苏军国界线向西推进了平均300~400公里,大大增加了战略纵深。但苏联此举不仅失去了进攻德国的突然性,还让希特勒勃然大怒,有了进攻苏联的口实。因为斯大林强行索要比萨拉比亚地区严重损害了德国盟友罗马尼亚的利益,作为德国的石油基地,罗马尼亚就是希特勒的命根子,斯大林无疑是在挑战希特勒的底线。

所以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罗马尼亚才成为最顽强的反苏力量,而在苏芬战争中,战败的芬兰政府也趁机夺回了失去的土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更是群起倒戈,就连乌克兰也对德军夹道欢迎,苏联在苏德战争前期陷入众叛亲离的尴尬境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