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老子学派的定义和内容 以及研究方法简述

老子学派的定义和内容 以及研究方法简述

时间:2019-05-26 02:54:13

相关推荐

老子学派的定义和内容 以及研究方法简述

晚清考据学兴起,学者不在以注疏释义为主,而是以人、事、书的考证为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民国时期,该类问题研究进一步升级,梁启超受业于大儒康有为,以尊孔贬老为基本立场,提出六个疑点,并把《道德经》成书时间由春秋末年定位战国中后期,胡适认为梁启超的证据是不充分的。并重新考据确定老聃为春秋时人早于孔子,《道德经》确为老聃所作。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老聃与李耳并非同一个人,《道德经》成书在孔子、墨子之后,胡适撰文《与冯友兰先生论<老子>问题书》。截止到抗战前夕,关于“老子其人、《道德经》其书”的说法由罗根泽编辑整理到《古史辨》第四册和第六册中,共二十九种意见,但是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

建国后由于历史原因,该类命题一味搁浅。随着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的出土和1992年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面世,关于老子其人、《道德经》成书的话题重新被提起。考古的发现不仅仅是推翻了《古史辨》中的诸多谬误,同时也革新了人们对老子固有的认知,同时也形成了“老子学”、“老学专家”等学术热潮。

老子学派是以“老子其人、其书、其思想”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术流派。笼统的可分为三派,分别代表了以文、史、哲三个方向,“文”以经学为主,学者训诂、考究、校勘、整理经典,主攻老子其书。“史”以考据为主,考证老子其人,老子其事相关。“哲”以老子思想为主,积极展开儒道对话、老耶对话、老佛对话,以老子的思想面对现代化、全球化。三派之间研究方向在“老子其人其书其思想”上各有所倾向,却又相辅相成。

晚清时人姚鼐曾经说过,天下的学问不过义理、考据、辞章三途,并且三者之间各有存在的需要和价值,不可偏废;三者之间互相吸收和补充。古人所谓“辞章、考据、义理”,今人唤作“文、史、哲”。按其在《谢蕴山诗集序》中的论述,辞章之学便是“文”,考据之学便是“史”,义理之学便是“哲”,在古代文史哲是不分科的。

老子学的内容既包括了以老子生平事迹为主的考据,也包括以《道德经》为主的辞章、义理,前者重文学,后者重思想。三者之间同样存在三位一体的关系,考据可以为校勘、整理提供依据,校勘、训诂是通晓义理的基础,由经入史,由史入经,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老子其人在《史记》扑朔迷离,司马迁提出“老聃、太史儋、老莱子”三位候选人物,说老子是隐君子,却又记载了李耳家谱传承。谁是老子?老子有哪些切实的事迹?孔老关系究竟如何?《道德经》何时所著?老子学问传承脉络如何?函谷关是怎么回事?太清宫是怎么回事?诸如此类,非考据何以定真伪?

《老子》其书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脱衍讹误不在少数,真伪版本并存于世,据严灵峰《无求完备老子集成》收录总计三百五十六种。国家宗教局《老子集成》收录各种版本二百六十五种。孰优孰劣?那个是老子本义?那些是后人附会曲解?诸如此类,非辞章何以别是非?

老子著书到底要表达什么?是在什么环境下对何人所说?对当时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后世文化发挥哪些作用?老子思想在今时今日的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非义理何以知道理?

浅谈《老子道德经》的读法:旧书不厌百回读

再谈《老子道德经》的读法:熟读深思子自知

老学概论: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其思想的若干课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