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孩子作业写得慢?这有一份基础和进阶版操作指南 家长:真全面

孩子作业写得慢?这有一份基础和进阶版操作指南 家长:真全面

时间:2024-01-21 16:29:17

相关推荐

孩子作业写得慢?这有一份基础和进阶版操作指南 家长:真全面

写作业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有时候家长没有分析具体的原因,就对着孩子劈头盖脸的训斥一顿,孩子有时候觉得也很无辜啊,内心的委屈写在了脸上,家长观察力再差一点,脾气再上来,那会导致严重后果,针对孩子写作业慢的习惯,家长要先耐心帮孩子找找原因。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家长可以对照分析一下,有则针对性的改进一下,没有的话,那就帮孩子更加高效的完成作业,用多余的时间让孩子多学习一点东西。

等到了初高中,在好习惯的加持下,增加学习的效率,那岂不更好。当别人孩子啊为完成作业苦恼之时,而我们早已在学习其他更高阶的内容了。

01

孩子作业写得慢的六个问题

一、条理性差劲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写作业慢,作业写起来没有条理性,做题没顺序,有时候一门学科没写完就开始写别的学科。其实这样很浪费时间。

当从一件事情很快的转入另一件事情时候,再回到原来处理的事情,这中间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我们家长工作做实的时候有这种感触吧,被别人打断,然后再投入进去,需要重新思考刚才做到了哪里?重新审视材料。,这个过程就就消耗掉了一部分精力。

最重要的是孩子养成这种问题,以后做事情也没条理性,一些习惯都是伴随一些人终身的。

二、追求完美,不断拿橡皮擦试

有时候看到一些孩子写好了一个字,感觉写的不好或者不对称,拿橡皮擦掉,还没写两笔有擦掉,自己家在边上看着很别扭。

有时候是因为没想好就开始动笔写,下了一会儿觉得不对,擦掉再写,一个简单的题目反反复复来回3遍。

三、学习基础差

一些孩子学习基础差,写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痛苦的感受,一想到作业,有些题目不会就头疼。这种心理上的抗拒是因为孩子本身学习基础有一定差距造成。以后形成恶性循环,作业难度加大后要么直接不写,要么到了初中,直接抄袭别人的交作业完成差事。

四、故意磨蹭

回到家,坐在书桌前,都给瞅瞅,西瞧瞧,一会玩起了手头的铅笔和工具,刚开始写了一会,就开始转移注意了,甚至借着口渴,上厕所,吃东西,作业没写多少,其他事情到事干了不少。家长也头疼,总不能让孩子憋着尿或者饿着肚皮吧。

五、注意力不集中

这部分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很容易被身边一点点小的事情影响,对于原因,在我的专栏里面我写了原因,总体来说就是有些孩子小时候经常被父母随意的打断,但大部分原因就是孩子的专注力缺乏。

六、父母教育太严厉

父母有时候太过于严格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孩子写作业过程中出现错题,需要家长更正检查,孩子怕被家长训斥,渐渐地转化为对作业的恐惧,拖着作业不写。

02

作业写作实操指南基础篇

1.前期准备

【生理准备】在作业之前,让孩子先吃点零食,并上完厕所。前期家长需要提醒,并给孩子写一个流程和计划,长期下来孩子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个习惯,回到家或者在补习班第一件事就是先做好自己的准备。

【物理环境准备】孩子写作业的桌子上面,不要放多余的东西,提前把自己的学习用具准备好,看起来这件事情很简单,其实孩子准备学习用具的过程就是大脑跟学习和作业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不然写到一半还要去翻书或者拿工具。

【仪式感】准备好后,让孩子养成一个意识或者深呼吸,其实这种仪式感就是让孩子提醒自己要静下心来了写作业了。不要觉得这个小操作微不足道。仪式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敬畏和提示。

2.回忆并简单记录

这个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学习总结反思的习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单独的时间和习惯来培养孩子的自我回顾能力和反思能力,何不在借助写作业这个长期的习惯,来帮孩子养成这中具有巨大收益的习惯呢。基本上就是简单的10分钟的样子。

回忆的内容是今天老师讲了哪些知识点?把一些自己想起来的重点记在纸上,写作业时更高效,因为今天的作业练习就是针对老师今天的讲课内容。这个回忆过程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内因学习语言机制和费曼学习技巧的一部分,这些在我的专栏里面我做过详细介绍。

3.预估完成作业的时间

预估的能力第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对事件的感知能力,慢慢调整,在调整中对时间感知比较准确,同时,当孩子自己预估时间以后,孩子就会有一种紧迫感,验证了那句,“自己吹过的牛,自己要完成”

4.记录写作业的开始时间

这个可以做一张卡片,最好让孩子记录开始的时间,动手的过程是参与感的完成。有父母进行适当监督和辅助。

5.正式开始写作业

这个过程要注意一些事情,遵循两不原则:不翻书、不打扰。

【不翻书】:很多学生在写作业中,遇到不会的或者模糊的去翻书。

一方面翻书的过程会浪费时间;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不会的就去翻书,不会的就去寻找答案,给孩子的大脑意识造成的就是不会就寻求帮助,孩子很容易寻找捷径。作业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检查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孩子和家长的潜意识很容易形成一种认知偏见,觉得写作业就是写作业,其实写作业,一方面是巩固练习当天学习的新内容,另一方面最主要对孩子来说就是检查自己的知识哪一些没掌握,这恰恰是提高自己的关键点,这样的检测才是重点。【不打扰】:孩子在写作业,家长不要频繁的去打扰孩子,大脑沉浸在一个思考中,是心流最专注的时候,这种专注的状态,就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正如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

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当这种心流状态被打断,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需要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继续进入状态。或许,突然的打扰,让这样的状态一去不返,长时间下来孩子专注力难以养成。

所以,我们家长需要注意,非必要勿打扰孩子。意外打扰,造成了间断,这恰恰是习惯和专注力的杀手。所以,家长保持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不被打扰外,尽量让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不要过多间断。

6.记录结束时间

这个是全部作业完成的时间点,让孩子记录下来,进行对比,这样的记录过程也是便于接下来让孩子统计实际的作业时间。通过数字者的记录,让孩子看到真实的情况和感觉的区别。

7.统计实际作业时间

基本上如果中间段不停,在吃饭前或者饭后开始写的话,最后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就是完成作业的时间了,但是如果中间有吃饭等一些其他的事情,那就需要统计是实际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有了实际时间,孩子就有了大致写作业的时间标准,孩子建立了时间观念,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预估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精准。孩子会逐步提高自己的作业速度。

8.检查作业

很多家长有帮孩子检查作业的习惯,又可以有,但家长不是主角。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一方面知道自己那个题目有问题有疑难,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让孩子自己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作业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纠正,如果父母过于承担了这一部分,这就等于孩子接受他人的评价,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别人告诉他这里错了,这样改,那里错了,那样改。

但是每个孩子都将自己进入社会,独立生活,那时需要孩子具备发现自己错误的能力,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他。

9.预习明天的课程

预习很重要,预习是让孩子对第二天需要学习的内容先自学,看看通过自我主动思考的学习,了解自己难以理解的重点。

预习也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这跟自己在课堂上完全跟随老师的讲课学习完全不一样,在课堂上的听讲,完全是被动性的,自己主动思考很少。

所以,这一点也是很重要被家长忽视的一点,觉得预习无所谓,其实这恰恰是到了初高中拉开巨大差距的隐性问题。

一个是主动动脑思考,一个是被动听讲,不知道自己的疑惑点在哪里,长时间下来差距就拉开了。

03

高质量完成作业进阶篇

1.创造一个“学习小天地”

“学校小天地”就是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有学习的仪式感,就好比学生进了教室就保持安静,意识到进入了学习的准备。家里条件允许,利用应有的条件,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不要来回走动和大声喧哗,不要自己玩手机给孩子过多不必要的分心影响。环境的影响是重要积极的,这些都是隐性的因素。

2.准备作业纠错本

前面提到,孩子写作业时对掌握知识的查漏过程,那些不会的作业恰恰反馈了学习上的难点和不理解的知识点。通过作业纠错本,让孩子完成作业后,集中时间把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记下来,课堂上寻求老师帮助或者认真听讲,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孩子解答起来会更容易和熟练,不仅节省时间,还提高学习的效率和针对性。

3.善用闹钟提醒

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自己主动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定时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比自己规定的时间提前完成,家长可适当鼓励。

如果在一段时间下来,家长评估一下,孩子在截止时间之前有能力完成但还是没写完,那就不要再写了。以后孩子写作业,孩子自然会抓紧完成,这个招数家长视情况而定。

注意的是,如果作业没完成,可以让孩子第二天早起来进行。或者提前跟老师沟通一下,孩子没完成作业是因为自己给孩子制定了一个养成计划,希望老师理解,避免不沟通造成老师过多苛责孩子。

4.把写作业当成考试

把写作业当成一种考试,与孩子一起制定考试的规矩和时间,这样孩子按要求完成作业。并跟孩子一起订正作业的过程跟孩子一起改正错题。前面介绍了自己做完作业检查,有了检查,这样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订正改错。

5.把大作业分解成小目标

有时候临近考试作业特别多,教孩子在写作业前先计划一下,合理安排,先把书面作业放在前面,朗读背诵内容穿插在中间进行。

这样,写与背交替进行,符合大脑的习惯,孩子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这样的计划孩子完成一个项目就少了一项,这样的设计原则符合游戏力原则,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而且孩子不易产生持续的疲劳感。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的夺得世界冠军。在他的自传中他写出了这个秘密。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以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将大目标进行分解的过程心理上就是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一个个的小目标作业上,而不是笼统的作业。这就改变了孩子对自己能力和作业本身的态度,减弱了大量作业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减弱了孩子对大的作业要求的对抗心理,使孩子更容易顺从先完成一部分,进而进入下一个环节。

6.家长改变态度和措施

“快点写,别磨蹭”,“怎么还没写完了”这类消极表达。不如用“写作业时自己的事情,如果今天完不成,那明天的学习计划会增加或者早起来写的啦,你可以寻求我一定的帮助”,这样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过激的言辞家长不要用,一方面过激言词容易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另一方面会形成自我放弃的恶性循环,孩子以为自己真的能力不行,而不是自己努力还不够,造成认知归因偏差。家长适当“示弱”和“装傻”。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很实用,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让孩子觉得懂得比你多,会让孩子觉得学习非常有用。避免消极的表情语言表达。比如叹气、瞪眼等消极的表情语言会给孩子设定负面的情调,往往这样的表情语言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特别是对于叛逆的孩子非常敏感,增加孩子写作业的紧张感。

04

结语

孩子写作业慢,需要家长细心地观察,找出问题,并积极改进。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但借助于一些方法对孩子习惯改变是巨大的。同时需要家长也要做出一定的改变,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家长在一些方面做出一定改变,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产生改变和行动。指望动动嘴,就能让孩子有较大改变,并不太现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