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三国志读后感

三国志读后感

时间:2022-01-22 19:54:49

相关推荐

三国志读后感

三国志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志读后感范文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志读后感范文 1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典范。它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芳香。多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所以我选择了借阅《三国志》这本优秀的作品。

《三国志》讲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悠久历史。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董卓独霸朝纲,祸乱朝廷,涿郡刘、关、张桃园结义,征战四方,三顾茅庐、结孙权、破曹操、借荆州、取巴蜀,成就一番霸业。江东孙权,兵精粮足,又有三江之固、长江天堑,据江东而虎视天下。典军校尉曹操,据陈留、讨董卓、破吕布、征袁术、败袁绍、远征乌桓,一统北方,而后征马超、破韩遂,拿定西凉,欲征荆州以霸天下,但兵败于赤壁。此后三国鼎立,互相争斗,互有胜负,三国归晋。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感慨、震撼和感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魏、蜀、吴三国鼎立是天命,而吴国则时间最长,蜀国则最短的,那是因为它失去了诸葛亮就像房子失去了房梁一样,从此一蹶不振,最后没出息的昏庸无能的君主刘禅直接弃城而降,诺大一个蜀国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吴国之所以寿命长是因为第二代君主孙策选好了接班人--孙权,而且为孙权留下了一片现成的基业,和一批忠心耿耿的能臣武将,所以吴国寿命长要归功于孙策。魏国则是有一个政治家君主--曹操,所以司马家族才不敢那么猖狂,曹操一死,曹丕还勉强挺了过去,俗话说国不过三代,到了第三代曹睿时,已是乌烟瘴气,司马昭独揽大权,这时的魏国已是名存实亡,摇摇欲坠。最终三家全部灭亡,中国又进入另一个朝代。

三国志读后感范文 2

我是个典型的三国迷,才读完《三国演义》,又幻想着读《三国志》。在这个寒假,我终于读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三国志》,我读得津津有味,真是让我大饱口福。下

公元184年,张角兄弟三人举兵数十万,发起著名的“黄巾起义”,汉末战乱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起义军被消灭之后,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英雄豪杰和官员们都已无心为汉王朝办事,互相之间展开斗争,希望在这乱世中统一天下。其中,有三个,他们就是我们熟知的孙权、刘备和曹操。

有些人看过《三国演义》,便说曹操是奸雄。其实不然,在《三国志》中,曹操可是个十足的英雄。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竭尽全力,思贤若渴;为了战胜对手,他博采众议,择善而从;为了巩固实力,他积极号召发展生产,造福一方,即便是在晚年,他也仍然纵横沙场,征战不休。一生孜孜以求,斗志永不削减。我们可以看到的曹操是一个胸怀壮志、鞠躬尽瘁的政治家,是英雄而不是奸雄。

在《三国志》中,我最敬仰的是陆逊,他可能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三国志》中,在刘备失去关羽、张飞以后怒火中烧,率军伐吴时,是他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冷静面对,调兵遣将,用“火烧连营”之计,以少胜多,大败了蜀军,保住了吴国。他是功不可没的,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要想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不仅要一个明智的君主,更要一个好的军师,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尽心竭力辅佐刘备,不求回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家都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着,努力着,不曾放弃过。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不怕困难与挫折,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当这首歌响起时,我的耳边都会响起浪涛拍石的声音,眼前会浮现出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三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