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如何面对焦虑 恐惧 自卑等不良情绪 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如何面对焦虑 恐惧 自卑等不良情绪 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时间:2018-10-16 04:24:10

相关推荐

如何面对焦虑 恐惧 自卑等不良情绪 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当有一本叫《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心理学方面的书放在你面前时,不知你会不会被这个书名吓到,反正我当时是有被吓到的感觉,但又因为我最近一直在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却不由得被这本书吸引,于是在这种又怕又好奇的情况下,我打开了这本书。

对于所谓的病态人格这本书是如何定义呢?作者先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如果你身边有人说他曾经与已亡故的祖父长时间的交谈,你就一定会说这人神道道的,就是个神经病;然而在某些印第安部落里,这种同已故祖先对话的方式却是为当地的文化所认同的。再比如,如果你身边有个男人因为接近一个经期的妇女而恐惧不已,你也一定会认为这个人“不正常”;但是在很多的原始部落里,对女性月经的恐惧却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通过以上几个简单但又特别的例子,作者给出了评判一个人是否存在“病态人格”的基础一定是逃不开这个人所处的文化内涵、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将一种行为定义为病态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对一些行为加入了自己的文化内涵、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因素,即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判别对方是否病态。

当然以上的例子还是比较特殊的,毕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但通过这几个比较特别的例子,充分地证明了作者的这个观点还是很客观的,即因为不同的文化、环境、背景,有些对一部分人来说的一些病态行为,对另一些人来说也许就是正常的。

那么从这本书所要说的我们这个时代病态人格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就是指那些普遍存在于我们这个时代,却又与大多数人的行为有所不同的、不符合大多数人行为准则的行为即为“病态人格”。

那么这本书所说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态人格又是什么样子呢?作者又列举了一些例子,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一些人,比如有些人明明自身条件并不怎么好,但却有着极强的优越感,甚至到了自负的程度;而还有一些人明明自身条件非常好,却总会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有些人总会有强烈的攻击性,而有些人却对外来的侵犯行为总是退让,而从不反抗;有一些人会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的一句无心的话对他们来说可能会引起他们情绪的强烈波动;有些人处处讨好他人,甚至到了自虐的地步;有些人明明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工作,而实际情况却总是要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会拼命做。

看着看着,我不禁直冒冷汗,怎么觉得作者所说的这些所谓的病态行为怎么那么熟悉呢,怎么那么象身边的那些普通人,甚至有些行为简直就是自己的画像一样。难道我们真的都处于一种病态的状况吗?好怕怕。

接着作者定义出以上的各种类型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一种焦虑的体现,而作者认为焦虑是病态人格的动力来源。

焦虑这个词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概念,人人都焦虑,事事都焦虑,大家集体焦虑,也是,在这样一个什么事情都讲速度的时代,如果哪个人不焦虑,简直就有种不好意思称为现代人的感觉。

作者接着解释焦虑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种恐惧的感觉,这种恐惧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对社会迅猛发展的恐惧,对现实无力的恐惧,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那这样说来,我们所有的现代人确实都处于一种病态的状况里。

其实不论是焦虑还是恐惧,这两者都是面对危险的合理反应,只是在恐惧的情境下危险是客观外在和显而易见的;而在焦虑情境下,危险是主观内在和含而不露的;

也就是说,恐惧是一个人对面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时作出的正常的、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作出的某种不相称的反应,甚至是自己盲目想象的、过分夸大危险后的反应。

简单点说就是,焦虑是病态人格的动力来源,但是否病态则要以人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正常的行为模式为标准,而往往被定义为病态的行为是这种行为在质与量上都偏离了正常的文化模式。

同时被定义为病态人格的人其自身内部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倾向,这种冲突在他们身上会更尖锐、更紧张,而他们的解决方式往往也是病态的,是以一种损害其完整的人格作为代价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比如自负或自卑的人往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反而会以一种夸张的补偿性需要来加以掩饰内心的冲突;攻击性的人可能是一种防御性过强的表现,在乎别人的看法或处处处讨好他人,对他人过分依赖,这是自我评价过低,他们会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需要,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做可能是内心抗拒的表现。

看来,是否病态主要是对一件事情反应程度的不同,而反应程度的不同,可能是因为某件事情对当事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或当事人的内心对这件事情有着强烈、私密、不同于别人的特殊感受。

也就是说焦虑强度的大小是与情境对人所具备的意义成正比的,当事人所焦虑的并非是现实中的具体处境,而是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处境,所以只要找到某些处境对病态人格所具有的确切意义,就能找到有些人的病态行为的原因。就像有一句话说的是:如果你了解原来的我,你就能理解现在的我。

看到这里,我一颗悬着的心慢慢地放了下来,想想自己似乎还没有到那个病态的程度,而刚刚我还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了,唉,摸摸毛,没吓着。

现在想想,这本书中归纳的一些病态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与正常人的行为方式似乎很相近,也容易让人无法区分,但“病态”这两个字却一定会引起人们的紧张情绪,所以如果光看这本书的书名话,似乎只能让人更加的焦虑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作者,在当今各个行业分工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细化的背景下,作者只是在他的工作领域里将工作的内容表达出来,并用各种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这既是作者的工作,也是作者在当今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竞争行为。

竞争的机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恰恰是这种竞争的行为,为病态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因为竞争的出现使关系中暗含了对立的敌意,而对立敌意又必然带来个体的孤独、挫败、无力,而用孤独无力来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病态人格会是必然的产物。

只是在正常与病态之间没有具体的区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人是处于一种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分解读而庸人自扰。

生于这个时代,我们会焦虑,但同时我们也在前进,如果说焦虑是病态人格的动力源,那么前进就是焦虑的潜台词。

其实在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任何人都逃不脱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如果说病态人格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共同特征,那也是我们逃避不了的宿命,我们必须接受时代和文化所赋予我们的特征,只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协调各方面的冲突,以达到健康正常的状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