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克服重重困难 上海将再创世界之最!!!

克服重重困难 上海将再创世界之最!!!

时间:2023-11-22 09:59:37

相关推荐

克服重重困难 上海将再创世界之最!!!

↑星标后,第一时间收到最新上海本地资讯!!

上海东南角,临港海堤外,一项重要水务工程于近日开工。两根排海管将从临港污水处理厂伸出,用顶管工艺一路顶进到离岸2.5公里、10米深的海里。

在行业内,超过500米的顶管施工已被称作“长距离”,水下作业难度更甚。建设方上海城投集团方面表示,临港污水厂排海管堪称当前国内外最长顶距的海下顶管之一。可以想见,顶管越长,施工就越难,成本也越高。

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管道深入大海就一定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了吗?为此要克服哪些困难,采取哪些特殊工艺?记者就这些问题询问了项目有关负责人、上海城投兴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总经理陈晓晨。

远,却又不能太远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挂牌以来,企业接连进驻,人口不断增加,工业、生活污水量随之迅速增长。应对需求,污水厂要扩建;同时,排放规模更大、口径更粗的排海管自然要同步配套跟上。按照规划,新建的排海管排放规模达35万立方米/天,单根口径2.2米,远超原有排海管0.8米的口径。排放量激增,原先的设计思路不再适用,但有些经验可以借鉴。

扩建后的污水厂概念图

夕阳西沉,潮水退去。堤外滩涂上,陈晓晨借着日暮余辉看到,有一截略带锈迹的金属管道裸露在外。这是他此前实地考察时所见情形,原有的两根排海管离岸300米左右,不够远。上方泥沙经海潮多年冲刷被卷走不少,使得局部管道在退潮后暴露在空气、海水中,引发生锈、漏水等问题。

此外,排放口的位置要符合区域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等相关规划;《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还对水深作出了规定,只有离岸一定距离方有达标的水深。过往的经验与相关法规告诉他们,新建排海管的排放口一定要远离海岸。

远,却又不能太远。远一寸,成本、难度就增一分。

一般来说,离岸越远,水动力条件越好,污染物稀释情况就越好。在保证水流速度够快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成为摆在建设方面前的一道难题。记者在排放口选址论证报告中看到,报告共列举了7个比选方案,离岸线距离从1.5公里到4公里不等。陈晓晨告诉记者,他们请来了专业单位测试洋流,并给出了不同浓度范围的各项污染物在大潮、小潮、涨潮、落潮等多方面的预计扩散面积、扩散范围;再排除一些限制性因素较多的方案,最终选择了离岸2.5公里这一方案。

报告书中该方案的测算结果如此表述:“尾水排放量增大到35万m³/d时,本工程排放口污染物的稀释作用依然比现状排放口大……排放口在远期35万m³/d排水量下,各污染因子高浓度超标范围也远小于现状近岸排放方案。”

顶得深,难题越来越多

敲定了排放口的位置,就该考虑怎么把管道“伸”到那里了。

管道铺设施工一般分两种工艺:顶管与开挖。前者施工场地小、噪音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且能深入地下作业。虽然施工时间长、工程造价高,考虑到其独有的优势,上海城投仍选择使用顶管工艺,将管道“顶”到2.5公里外的海里。

顶管,顾名思义,打一个垂直水平面的工作井,从那用千斤顶将管道一根接着一根地向着目标顶进。在土中穿行,最大的阻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与受力面积正相关,受力面积又与总长度正相关。顶的管道越多,要克服的摩擦力越大。陈晓晨计算后告诉记者,一次性顶到底,至少要5000吨的顶力;与此同时,工作井还要有足够坚固的墙体,承受这5000吨的反作用力。

新建的排海管概念图

蛮干显然不现实。建设方决定每隔300米左右设一个中继间,几根管道为一组,从一个中继间顶到下一个。如此一来,摩擦力大大减小。顶进速度虽也因此减慢,但运用并联开工等手段,多个中继间同时发力,也能弥补一些施工效率。

润滑剂,则是另一个减小摩擦力的法宝。顶管施工的“润滑剂”,是由高分子材料配成的浆液。从注浆阀门涌出后,最多能降低75%的摩擦力。

超长顶管的另一个难点是容易失稳。见记者不理解,陈晓晨随手拿来两瓶矿泉水,头尾相接,宛如两根管道相连。他用双手挤压两端,这个临时搭建、未做固定的“管道组”并未怎么偏移。“但数量一多,整个结构很长的时候,一头用力前顶,整个结构很容易散架。”他说着,又拿来几瓶矿泉水,如法炮制再次连在一起,稍一用力,水瓶子就东倒西歪。

想象一下用手挤压这个“饮料组”两端的情景

为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城投选用高质量管材;同时准确测量,精确到厘米级,保证管道对接精准;再控制顶力,“不能大,也不能小”。

施工方案越细化,发掘出的难题越多。譬如施工安全问题:既是地下,又是海底,保证管内通风非常重要。除了配备大功率送风、换风设备,上海城投还尽量采用遥控或自动化设备,减少进场人次。陈晓晨说,项目采用的顶管机、红外测量仪都可以在地面上远程操作;注浆阀门则依靠传感器,实现了自动化。

先前提到的工作井,多数情况下都是靠自重下沉,对周边土地扰动较大。排海管的工作井与临港海边大堤距离只有30米左右,使用自沉方式施工,万一影响海堤稳定性,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建设方专门在工作井上方、下方四角各放了一个动力设备,依靠8台设备输出不同推力,精准控制工作井垂直沉降,避免对周边影响。

“新建排海管是为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速度,为新片区的居民、企业带来益处。”陈晓晨说,“正因此,工程的设计、建设一定都是以尽量减小,乃至不影响周边环境为标准。”

来源:上观新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