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注册制下新三板买壳转板A股的最快路径

注册制下新三板买壳转板A股的最快路径

时间:2018-12-25 11:25:36

相关推荐

注册制下新三板买壳转板A股的最快路径

传统登陆A股的方式包括两种,一是独立IPO,二是借壳上市(此处指广义的借壳上市,包括取得壳控制权的同时注入资产和先买壳后注入资产)。

随着新三板转板至科创板和创业板即将落地,将诞生一种全新登陆A股的方式,即买新三板壳然后转板上市。

新三板目前分为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截至5月5日,基础层公司7968家,创新层658家,精选层还在筹备之中尚无公司挂牌。

假设一切前提条件都具备,对一个名下尚无新三板公司的企业家来说,买哪个层级的壳转板是最快的?本文将从规则上进行分析。

由于A股只接受精选层的转板,精选层是转板去A股的必经之路,因此,找到最快的转板路径首先要找到最快的升精选层路径,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回顾进入精选层的条件:

以精选层最低的标准1为例,在符合最低市值2亿和ROE为8%的前提下,升级至精选层可选择:

1、近2年连续达到1500万净利润(以下简称标准A)

2、近1年达到2500净利润(以下简称标准B)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一、假设条件

1、壳公司已经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无重大瑕疵,该公司通常在4月底披露年报。业绩方面,所买壳为亏损或者微利(净利润小于1000万)。

2、若为基础层壳,不存在买壳后第二年即被终止挂牌的情况,在买壳完成后容易实现合格投资者50人。

买该基础层壳后,升级创新层走的是3选1中的最低标准,即近2年每年1000万净利润+平均ROE8%。

3、若为创新层壳,不存在买壳后第二年即被调出创新层的情形。

4、为减少模型的变量,假设考察近2年平均ROE8%时,在加上装入资产的ROE进行平均时,该壳公司不会拖累ROE以至于无法达到8%。

二、时间模拟

在模拟时间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背景知识——利润是期间数而非时点数,装利润并非今天装明天就能体现,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从合并日之后才开始合并所装入资产的利润,不会追溯调整,因此,装一年的利润就需要运行一年的时间。

买壳后装资产后升级精选层可能走标准A或标准B,另外所买的壳又可能为买基础层壳或者创新层壳,因此,需要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

1、走标准A进精选层:近2年每年1500万净利润

(1)买基础层壳

假设11月取得壳控制权,在12月装入资产,则、运行完成后,连续2年有1500万净利润,才符合精选层的条件。

在4月30日即可启动升级创新层,在5月即可启动升级精选层。

(2)买创新层壳

假设11月取得壳控制权,在12月装入资产,由于壳公司净利润不到1000万,买创新层的公司,仍然需要运行、满两年,才能把最近2年的净利润做的1500万。这样需要在披露年报(4月底披露)后,才能于5月启动升级精选层工作。

总结:买基础层壳将多一个升级至创新层的步骤,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会耽误时间,因为即使买创新层壳,由于它的净利润小于1500万,而标准A要考察连续2年的业绩,并不会节省去精选层时间。

即使它的净利润在1500万以上,也没有意义,因为当一个公司净利润≥1500时,无论它是基础层壳还是创新层壳,都可以实现在5月启动精选层,因为在加入业绩后,可以在4月30日顺利转为创新层,两者将处于同一起跑线。(此处不再展开,读者可根据上述条件自行演算)

2、走标准B升级精选层:近1年2500万利润

(1)买基础层壳

假设11月取得壳控制权,在12月装入资产,那么运行完成并披露年报后,即符合近1年2500万净利润的条件,但此时并不符合升级创新层的条件(连续2年1000万),因此,还是需要等到5月才可启动升级精选层。

(2)买创新层壳

假设11月取得壳控制权,在12月装入资产,那么运行完成并披露年报后,即符合近1年2500万净利润的条件,在披露年报后(4月底),5月即可启动升级精选层工作。

总结:在走标准B升级精选层时,买创新层的壳,切切实实能够省下1年的时间。

三、结论

鉴于业绩在2500万以上已经达到直接去精选层的标准,卖壳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作者分析了2500万以下净利润的各种情况,类似的分析过程不再赘述,直接列出结论:

我们发现:

1、走标准A去精选层

只要买的壳净利润小于1500万(对应情形①和②),无论是基础层还是创新层,都是最快在5月才能启动精选层。

2、走标准B去精选层

壳公司净利润小于1000万时,创新层比基础层快1年(情形①);

壳公司净利润在[1000,2500)(情形②和③)区间时,无论是基础层或是创新层,最快都是5月启动创新层。

3、壳公司净利润在[1500,2500)

无论走标准A或者B,无论买哪种壳,时间都一样,这种情况下,基于成本控制,必然买基础层的壳。

综上,创新层的数量不到基础层公司的十分之一,供给有限决定其价格必然大幅高于基础层壳,此外,壳公司的净利润越高,必然意味着买壳成本越大,在确定自己去精选层所选择的标准后,通过上面的结论,可以做出成本最低的选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