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论语》:越是有所作为的人 看起来越是平庸

《论语》:越是有所作为的人 看起来越是平庸

时间:2021-05-09 06:04:58

相关推荐

《论语》:越是有所作为的人 看起来越是平庸

人处世间,皆以聪明行事,没有人愿意自己愚笨一生的,可是如何能够做个聪明人,是非常大的一门人生学问。聪明到底是什么,从字义上来说,无外乎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可是耳聪目明的人也太多了,所以聪明不单单是指外在,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是复杂的表现,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被别人所察觉出来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处处表现出机灵慧黠,自然能够让旁人觉出这个人的聪明,可是这样的聪明对于人生却是没有太多的好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你很聪明的时候,那么跟你打交道时,就会对你有所提防,这样的聪明对于自己为人处世,不但没有良性的好处,反而会陷入一种被隔绝的境地之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一个做人的态度:“大智若愚”。

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推崇的都是大智慧,而不是慧黠的小聪明。所谓的“大智若愚”便是让展现一种愚昧的神态,进而才能够洞察世间的人物情态。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经世做人的学问,其中最具有指导性的莫过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了。孔子作为古代的至圣先师,他生前对待人生的洞察是绝对有大智慧的,因此虽然孔子并没有担任什么显赫的官职,也没有做出世俗的功勋,单单是他对人生的慧眼如炬和指导性,就已经成为“千古圣人”。

可是就连孔夫子这种慧眼如炬的人,也曾经走过眼,失过算,让他碰壁的这个人,就是颜回。在《论语·为政篇》第九章,记录下了孔子这样一句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句话中,孔子对自己的弟子颜回做出了前后不一致的评价。孔子说自己每次和颜回进行交谈时,觉得颜回这个人似乎很是愚笨,不论孔子说什么话,他都没有发表出任何不一样的观点,就像个灌水的鸭子一样。

如果孔子仅仅是观察到这一点,就轻易给颜回下了评断,那么孔子也就不能被称之为至圣先师了,孔子非比寻常的洞察力让他能继续留意颜回私下的表现。之后孔子便是大为惊讶,之前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颜回,却在私底下不但能够准确地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反而能够进一步的阐发自己的见解,孔子这个时候才感慨道:“颜回也不是一个愚笨的人呀。”

孔子对颜回态度的转变是正确的,颜回非但不是一个愚笨的人,并且在孔子七十二个弟子中,他的学问是最为精厚的,也被称之为“七十二贤之首”,这样的一个人,按照俗语来说,我们称之为“聪明绝顶”也不为过,可是为什么他却要被孔子误认为是愚笨的人呢?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经常要回答一些弟子的提问,这大概就是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所以在孔子眼中,能够向自己提出疑问的人,大概就是归属于好学之类的,因此对于颜回的唯唯诺诺,孔子认为这个人不勤于思考,没有所谓的慧根。

可是颜回却用事实证明,他之所以不问,是因为他的智慧已经能够将孔子所传授的学问都触类旁通了,懂得的东西已经不值得任何的炫耀,不懂得的东西也不是孔夫子两三句话可以开导的,因此颜回的做法,才是真正做到了大智若愚。

像颜回这样去处世,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隐藏自己的机锋,收敛口舌上的机巧,做个温润如玉的人,便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颜回不单单是在学问方面上做到大智若愚,纵然是在生活中,他一样是不为世人所理解,作为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不但学问精深,而且跟随孔子周游六国,见识了不少世面,但是在回到鲁国后,颜回面对着唾手可得的官位名禄,却采取了避让的态度,他不愿意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一个人居住在陋巷之中,悠然自得。

颜回这种做法在寻常人的眼中又是一种愚笨,可是他却得到了孔子的极力推崇,孔子称赞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将颜回视同于自己一样的人,这是对颜回极大的一种肯定,也让颜回在后世被称之为“复圣”,同孔子一起享用了数千年的香火,而反观孔子其他的弟子,不乏有为官做将的,可是却都是屈于颜回的名下,这便是人生的大智若愚之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