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初一上册政治说课稿:我能行

初一上册政治说课稿:我能行

时间:2019-05-27 06:06:01

相关推荐

初一上册政治说课稿:我能行

《我能行》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的第一框《我能行》。下面我将就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感悟自尊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本节课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了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帮助学生走出自信的误区,以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正值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以至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不良心理,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很多问题,如偏激、虚荣、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因此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有清醒、客观的认识,树立与增强自信。自信有助于成功,学生只有树立自信,才会获得成功,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2、教学目标:

⑴: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负、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⑵能力目标: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⑶知识目标

A、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B、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自信的含义。对自信的含义的认识是全课的基础,区别自负、自卑与自信;认识自信与成功的关系;掌握自信的方法等重要内容,都建立在对自信的正确理解上,因此,将自信的含义确定为本框的重点。(2)通过不断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因为只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才会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教学难点: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认知水平所限,容易将自负与自信、自卑与虚心混淆。因此走出自信的误区有一定难度。

二、说教法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重在引导。主要方法有: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动画、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小品表演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资料展示、情景探究、表演、讨论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构建,自我教育,自觉践行。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趣

我首先播放动画《自信的懒羊羊》,由懒羊羊的自信到成功联系学生的期中考试想不想成功?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一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知识展开,层层引进,深入理解)

王海波的故事(第一集):高三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模拟考试结束了,王海波考的很差,是班里的最后一名,他很痛

心.

第二集:这次考试失败了,王海波问自己,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自己是不是和大学无缘了呢?是不是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呢?为了激励自己,他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开始写下:

我能行!

1.学好语文,我能行! 2.学好英语,我能行! 3.帮助同学,我能行! 4.专心听讲,我能行! 5. ?王海波发现自己能行.他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他充满自信地参加了2002年全国高考.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是140分,高考总分708分.不仅成为他们班里、他们年级高考成绩第一名,而且成为全省理科状元.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思考:王海波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本目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自信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王海波能成功? 为了使学生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使学生对自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相信自己),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自信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将自信的理解从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夸夸我自己!”

1. 说出你的“我能行”

(小提示: “我能行”可从学习、生活、体育、特长、人际关系等方面。)在活动中,让学生陈述“我能行”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对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学要鼓励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我能行”。

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温馨提示:

1、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

2、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结果是怎样的?

4、你的感受是什么?

深化学生在前一活动中获得的“我能行” 的感受,帮助学生在以往经历中得到对自己进一步的肯定。 师生总结:自信的含义

活动三:自信人物故事

1、展示自信者的风采:播放刘翔参加全运会比赛视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刘翔比赛片段,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刘翔在110米栏跑道上的那份镇定、自信以及他用自己的实力为祖国赢得荣誉的丰采,激发学生对拥有自信的高度渴望。

2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总结: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 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过渡:小游戏,体验自信!(喊出自信者的口号!同时分别发现不同表现的学生自信的、自卑的)引出第二目。 活动四:1、王海波的故事(第三集):王海波进入大学后,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秀的、的,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提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王海波还相信自己吗?

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

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2、王海波的故事(第四集): :王海波的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王海波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提问:王海波还相信自己吗?

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

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为深化学生对自信、自负、自卑之间区别的认识,让学生充满自信,最终告别自卑,超越自负。我设计了 活动五:在成功面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

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满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什么表现)。

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

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

第三个环节 归纳总结

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播放自信—成功的希望视频)

五、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一框 我能行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