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单桂敏艾灸嗳气穴位以及方法和艾灸时间

单桂敏艾灸嗳气穴位以及方法和艾灸时间

时间:2019-12-29 20:13:04

相关推荐

单桂敏艾灸嗳气穴位以及方法和艾灸时间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嗳气用艾灸调理的办法,嗳气(belching)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多伴有嗳气症状。自胃部上升的气体或酸性液体导致嗳气(呃逆)发生,伴有典型的响声。嗳气可因不同病因在持续时间和响度上发生改变。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使人们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罗马III标准中将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症状分为3类:功能性消化不良、嗳气和恶心呕吐。嗳气又分为: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

1、胃食管反流病:本身如果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如果吃的食物太多,导胃的负担加大,胃不能按时排空,其中的食物积存时间过久就容易引起嗳气。

2.脾胃湿热也有可能会引起老是嗳气的问题。清气不能上升引起泛酸,嗳气。一般来说药物比较难治疗,主要是通过饮食的调理或者是运动的方法进行缓解。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够完全根治,一般可以缓解症状的伤害。用传统中药黑矾,核桃仁,砂仁,三棱,寸曲,红花,蜂胶等等药物治疗可以快速治愈,而且还能够达到清除脾胃湿热,快速修复胃粘膜的效果。

3、精神压力:不良精神因素也会影响到肠胃的健康,比如在平时情绪低落,生气,焦虑等等,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受到影响,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就会抑制肠胃的蠕动,从而影响肠胃排空机能,食物在胃内存储的时间过久就会出现发酵气体,从而出现嗳气的症状。

3、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多食物在摄入后经过消化会产生气体,从而导致嗳气的症状,尤其是在平时吃了太多萝卜、土豆、红薯等容易在胃肠道内产气的食物,再加上活动上,长期卧床就更容易导致嗳气发生。

4、如果出现了老是嗳气的症状,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导致肠胃蠕动变慢,引起的胃炎胃溃疡。如果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可能会伴随着打嗝的症状。每天都需要做运动,促进气体的排出,然后保证肠胃系统的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加快食物的消耗,缓解胃部酸、胀、痛等不适症状,坚持到底可避免发展为老胃病。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嗳气的治疗,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的办法,控制食量,按时进餐。

中医嗳气辩证施治: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嗳气。<病源论>曰;“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嗳气。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嗳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嗳气。

发病机理

嗳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所以说艾灸可以取穴中脘、足三里、期门穴、神阙穴。另外加上脾俞和胃俞穴这几个穴位吧

中脘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

神阙穴主治:腹痛肠鸣、水肿膨胀、中风脱症

足三里主治: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便秘、消化吸收不良

期门穴主治:期门穴,在第6肋间隙中,有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作用。它一方面疏解肝气,对于爱生闷气的人有缓解情绪抑郁的作用,它同时还能缓解因为肝气不疏导致的胃气不降,因此还能调理消化不良。方法: 坐位或仰卧,中指指腹按在期门穴上,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宜,顺时针方向揉按2到3分钟。每晚临睡前按摩1次。

嗳气怎么办

嗳气是发生在脾胃而又与机体多脏器有关的一种病证。由于病机之异,病变涉及的脏器不同,故而临床上需根据病情的特点不同,酌情选用宣、通、平、降、健脾诸法。

“宣”能宣发肺气,以利腑气的通降,常用桔梗、杏仁。

“降”能顺和胃气,常用陈皮、半夏以恢复胃气的通降功能。

“通”能通腑导下,常用大黄、川朴等使腑通逆降。

平”则平肝敛降,重用白芍,以制肝气横逆,使中焦升降自主。

“健脾”培中,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使升降协调,则诸证可除。

1.和降胃气慎用开破

嗳气一证,总由胃气上逆而成,故和降胃气为其基本治法。胃为水谷之海,嗳气之发生与饮食关系最为密切,多于进食后加重。胃为阳腑,与脾互为表里,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通为补,通降为其生理特点,降则和,不降则滞,滞则嗳气作。《景岳全书》指出:“嗳气多由滞逆,滞逆多由气不行”。《古今医统·脾胃不和有痰有火》曰:“嗳气多是胃气不和,窒塞不通”。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嗳气的主病机。慢性胃炎患者出现嗳气时,多伴胃脘胀满或疼痛、早饱、纳呆等,舌质淡红或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治疗应以和胃降逆为主。临证之时常用清半夏、瓜蒌、厚朴、枳实、橘皮、蒲公英、砂仁等和胃降逆、通腑化浊而不伤正之品;同时可加鸡内金、茯苓、炒谷麦芽、炒山药等顾护胃气之属。清半夏辛、温,主“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名医别录》),且能“大和胃气……进饮食”(《医学启源》)。蒲公英入肝、胃经,味苦泄降,甘寒解毒,有“解食毒,散滞气”之功(《本草衍义补遗》)。砂仁辛、温,归脾、胃经,“治宿食不消……下气”(《开宝本草》)。此时应慎用三棱、莪术等开破之剂,以防耗伤气血;且对于龙骨、磁石、代赭石等金石重剂,不宜妄用,恐重镇之品损伤胃气。

2.调达肝气忌用辛燥

嗳气虽病位在胃,但与肝亦密切相关,“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主疏泄,助中焦运化,即“土得木而达”(《素问·宝命全形论》);若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则易致胃气上逆而发嗳气;故疏肝理气为其常用治法。临床多见,嗳气、咽堵、胃脘不适、胸胁胀满、每因情绪变化而诱发或加重,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此证与《伤寒论》中四逆散证病机同理,治以疏肝和胃、调达气机为主,即“治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利其腑”(《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木乘土》)。药选白梅花、八月札、香附、柴胡、青皮、荔枝核等。阳明胃腑易从热化,热则伤阴,故常配以败酱草、茵陈、沙参、麦冬、白芍等清热养阴之品。其中白梅花酸、涩,质轻气香而性平,入肝、肺二经,功在“疏肝和胃,止脘痛……进饮食”(《饮片新参》)。八月札微苦,性平,归肝、胃经,有“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下气”之功(《本草拾遗》)。香附辛、平,入肝、脾、三焦经,能“利三焦,解六郁”,“乃气病之总司”(《本草纲目》)。此时若因胃脘发凉或怕冷而臆断为“寒”,径投干姜、附子、肉桂等辛燥之品,则易耗气伤阴。

如果你也喜欢艾灸的话,可以关注公众号“香怡御艾”,我会每天为大家更新艾灸方面的知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