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穿越生命禁区 脑干出血手术回顾

穿越生命禁区 脑干出血手术回顾

时间:2022-02-28 12:40:41

相关推荐

穿越生命禁区 脑干出血手术回顾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近期完成首例脑干出血开颅手术,从死神手中成功挽救一名患者生命。

4月4日,忙碌一天的林老伯突然一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自行休息后未见好转陷入昏迷,呼吸费力,口吐白沫。妻子呼叫“120”送入我院,此时患者已呈深昏迷状,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呼吸节律紊乱,忽快忽慢,血压高,血氧饱和度下降,“针尖样”瞳孔。进入ICU病房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控制血压,稳定生命体征。复查头颅CT检查显示:脑干(桥脑—中脑)出血,量约8.5ml。

术前头颅CT:中脑-桥脑形态不规则大量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并破坏脑实质从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脑干出血发病率约占脑出血发病率的10%,其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其次为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脑干体积小,仅比手拇指略粗,因此少许的出血破坏即可产生严重后果。一般认为,5ml以上即为大量脑干出血,死亡率70%-90%。而10ml及以上出血死亡率接近100%。

脑干是大脑的司令部,是神经纤维的总成,其体积小,位置深,操作空间狭小,操作精度要求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手术的禁区”。而其高死亡率和治疗手段的匮乏也一直困扰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外科近年来在司文主任,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坚持显微镜下开颅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派医生到国内、外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手术技巧,丰富治疗手段。

针对该患者,司文主任组织科内讨论,确定治疗方案:首先CTA检查排除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由于病情危重无法完成核磁共振检查,不能完全排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只能手术中探查。但患者高血压病史明确,高血压性脑干出血为大概率原因。

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有:

1.开颅脑干血肿清除+血肿腔探查。2.立体定向钻孔外引流血肿。患者家属选择了方案1.开颅手术。

绿色通道随即开启,在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密切配合下,由神经外科熊章盛副主任医师主刀,崔红伟主治医师助手,采取颞下入路进入脑干清除血肿,同时探查血肿腔排除海绵状血管瘤。

术后12小时复查:血肿大部分清除

术后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短期内难以清醒,自主排痰困难,给予气管切开。同时鼻饲置管,早期胃肠内营养。

术后2周:出血完全消散

老林自主睁开眼,从icu转回普通病房

术后1月老林第一次自己握住了妻子的手。

术后2月拔除气管套管,老林发出第一声。

老林的妻子说:“今天眼睛会看着我动了”,“右腿可以自己收回来了”,“昨天儿子女儿来探望时老林还留眼泪了”。虽然患者康复的路还很长,但妻子从一天天的变化中看到了希望。

康复科蒋医生给老林做康复

脑干出血常见2类:

一类是海绵状血管瘤,另一类是高血压脑出血。

前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少量出血,主要表现为对脑干的“慢性损伤“,而后者则是突然的急性出血导致脑干的”急性损伤“。前者极少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血压的改变,仅仅是相应的颅神经损伤或偏瘫,而后者则可突然的出现昏迷,甚至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病人生命。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也在日趋年轻化。有统计表示,40岁以上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主要人群,50岁以上则步入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病年龄。

林老伯既往就有高血压病,平时没有症状,没发现自然谈不上重视。而突发的脑干出血虽然手术成功保住了性命,但至今尚未完全清醒,康复的路还很长。

人们常常存在“偶尔测出来血压高不是高血压病,血压高自己能感觉出来”的误区。此时定期体检和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4招防治脑卒中:

1、保持健康的、积极上进的心态;

2、适当锻炼合理膳食;

3、自行监测血压,定期医院体检,最好能囊括脑血管的检查;

4、发现问题听从医生的建议,切勿讳疾忌医。

-END-

供稿:神经外科熊章盛

编辑:林菱

审核:王醒亮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