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5)人称及顺序的运用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5)人称及顺序的运用

时间:2023-09-05 10:28:22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5)人称及顺序的运用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记叙。确定是笔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和力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可能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运用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和力,便于感情的交流。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顺叙(按事情成长顺序)

作用:叙事善始善终,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牵挂、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活泼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

作用:①使读者更好的了解故事情节。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烘托主要事件,突出或拓展丰富主要内容和主题。

④辅助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丰富人物形象。

⑤特别提醒:准确把握倒叙的起止点,有助于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概括情节、内容。●答题技巧:

理解人称特别是第一第二人称的作用;

明确文章记叙的顺序,特别是倒叙和插叙的作用。

(福建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火车上的见闻

许 锋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全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妤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干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晩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

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通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 车站进站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C. 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仨,上来俩……"。

D. 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答案】 B

【解析】B错误,与原文"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不符。

2. "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①吃苦耐劳;②好学能干;③服务态度好;④关心亲人,重视亲情;⑤爱乡恋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吃苦耐劳;"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勤快能干;"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服务态度好;"他说了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爱乡恋乡。

3. 第一人称"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①"我"起线索作用串联起一件件事;②以第一人称叙事,能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

【解析】分析小说中"我"在文章中的作用。可以参照《孔乙己》中"我"的作用来理解。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此文中的"我"是文章的线索,用第一人称更亲切,有利于叙述,更有真实感,便于让读者接受。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二)瘸叔出行

曾立力

①瘸叔这儿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出行的习俗。沿着村边转个圈,惊喜中捡回件颇具象征意义的物件,也有预先藏好的,讨个好彩头,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②本来瘸叔是不打算新年出行的,孤零零一个人,屋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讲究!年前,石头来送年货,鼓励他说:"瘸叔,新年只要你第一个出行,包你捡到宝贝。若打空转身,我封个大红包赔你!"石头说这话时紧盯着瘸叔,一双眼睛闪闪发亮。灶台上那封满地红的万字鞭,正在烘着去潮气,就是那天他带过来的。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新年出行,鞭炮一定要炸响,万万不可炸哑。

③打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瘸叔打了个寒颤。他炸响鞭炮,不曾想到鞭炮炸了一小段就停住了,瘸叔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也没有心思再点燃鞭炮。但是已经开了门,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

④瘸叔走出屋场坪,见前方影影绰绰中有两具黑影立在路中间。这么早谁会站在寒风中等他?走近一端详:两捆半大小子高的棍子柴,死沉。估摸着是石头弄的,"柴""财"谐音,愿他今年发财,过上好日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⑤瘸叔一直走背字。小时得过小儿麻痹,一只脚长,一只脚短;近年养猪猪瘟,养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因此他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经常叹气说:"命里只有八角米,无论如何不满升。咸鱼翻身?想都别想!反正现在政策好,干脆等着吃低保。"

⑥石头是个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他却从城里回到了村里。看到瘸叔没起色,他总想帮一把。他三番五次来劝瘸叔: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可石头说破天,瘸叔也不为所动。

⑦这两捆哑巴柴棍,就是石头说的宝贝?也太平常了吧,鬼才稀罕!诓他来吹北风,就这宝贝?黑暗中瘸叔鼻子眼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⑧新年出行,要的是一路顺风走到底,切忌打转走回头路。风架着瘸叔继续前行。再往前走是山塘,更是个大风口。走在山塘的堤坝上,果然风更大,呜呜地叫。路旁,风中干硬的树枝,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抽得他跌跌撞撞,一路歪斜,样子十分狼狈。

⑨突然,眼前一道白光,刺亮。定睛一看,树枝下,一条大鱼,摇头摆尾,活蹦乱跳。顿时瘸叔只觉得血往上涌,心咚咚咚地跳到嗓子眼上,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手忙脚乱中抱住这条大鱼就往家跑。瘸叔一路狂奔,大声喊道:"我抓到大鱼了!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来@源#]

⑩瘸叔高一脚低一脚地刚跑到屋场坪里,还没进屋,朦胧中就见石头匆匆追来。老远就冲他道喜:"恭喜瘸叔!贺喜瘸叔!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好兆头!"话音没落,就拉着瘸叔与鱼来了个新年自拍,还贴着瘸叔耳根意味深长地说:"这鱼哟,市面上稀罕得很!"

⑪彤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绽开道缝,泻下一线亮光。瘸叔这才看清楚是条金丝鲤,翕动的腮帮上还系有一截被扯断的细线……

⑫这时天已放亮,静谧的山村里,出行的鞭炮声渐次响起。瘸叔又点燃了剩下的鞭炮,眼泪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来源

1. 通读全文,概括石头这一人物形象。

石头是一个具有志存高远、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秀品质的________(指明人物身份)。

【答案】 (1). 乐于助人 (2). 聪明机智(心地善良) (3). 大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石头是个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他却从城里回到了村里。看到瘸叔没起色,他总想帮一把。他三番五次来劝瘸叔: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可石头说破天,瘸叔也不为所动。"等这些句子,可以看出石头是位乐于助人的大学生;从石头将自己钓上来的鱼作为礼物送给瘸叔作为礼物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石头心地善良。

2. 从全文看,第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 插叙,交代了瘸叔瘸腿的原因和近年来瘸叔的不幸遭遇,解释了瘸叔悲观消极态度的原因,与前文石头鼓励瘸叔相呼应;塑造出了一个屡受生活打击而失去生活信心的人物形象,引起读者同情,为后文瘸叔出行有所收获的剧情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记叙顺序,记叙顺序主要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第五段运用了插叙,从"小时得过小儿麻痹,一只脚长,一只脚短;近年养猪猪瘟,养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这句话中可知,瘸叔瘸腿的原因,以及瘸叔近年来的悲惨遭遇,也正是这些状况让瘸叔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变得一蹶不振;从"经常叹气说:"命里只有八角米,无论如何不满升。咸鱼翻身?想都别想!反正现在政策好,干脆等着吃低保。"这句话中可知,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瘸叔因为屡次受到打击,不但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而且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改变不了现状,好死不如赖活着。同时,这段话也为下文瘸叔在路上捡到大鱼做铺垫。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树枝随风摆动的动作拟成人物抽打的动作,使得此刻的情景更为具体形象;"毫无情面""抽打"等词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侧面体现出瘸叔心境的凄凉。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需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用词角度、描写方法等方面去作答。从"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枝抽打瘸叔时的情景,从"抽得他跌跌撞撞,一路歪斜,样子十分狼狈"这句话,可知瘸叔被树枝抽打的狼狈,体现出瘸叔孤身一人的凄凉。

4. 谈谈你对小说中"出行"词含义的理解。

【答案】"出行"在文中有两层含义,表面是指"新年外出找个好彩头"的行为,是文章的主要叙事情节:深层含义则是指瘸叔在外出过程中,因为他人的关怀和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彩头,又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之火的这一过程: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从内容到内涵上都机括了全文的精神主旨。[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回答。从表层义看,"出行"是指瘸叔在新年第一天,出门寻找石头口中所说的彩头;从深层义看,"出行"是指瘸叔在外出过程中,找到了彩头——一条大鱼,在得知这条鱼是石头准备的时候,瘸叔被他感动了——"瘸叔又点燃了剩下的鞭炮,眼泪再也忍不住滑落了下来",石头的这种行为让瘸叔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从先前对生活的失望中走了出来。[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湖南岳阳)现代文阅读)

(三)一汤陈

①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②"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莱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③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④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⑤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⑥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加点。""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c^o%m]

⑦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⑧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⑨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⑩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⑪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已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⑫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⑬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⑭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⑮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⑯"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⑰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⑱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1. 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她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能说会道的人,做事麻利的人,知恩图报的人。源:%^*中教网]

【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体现了瓜脸女子是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体现了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表现了她是一个做事麻利的人;"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表现了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2. 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来说,第⑥段画线句子"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属于什么描写?反映了陈八碗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案】属于动作描写。反映了当时陈八碗当时不仅感谢女人给他老板的自信,还特意在他店里消费的图报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抓""扔"是运用了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心理要结合上下文,"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可见陈八碗多抓肉是对瓜脸女子的感激和回报。答题规范是:运用了……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

3. 这篇小说是以隐身的第三人称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的叙事视角有什么效果?

【答案】这样叙事便于铺开情节,无论人物或故事情节都有充足

展开空间,便于作者自由把控。另外,人物情感和作者立意就直接交由读者自己感悟和体会,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及阅读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陈八碗的故事,瓜脸女子的故事,瓜脸女子和陈八碗之间的故事,瓜脸女子和陈八碗的儿子之间的故事,因为用第三人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写作时作者能自由把控;另外,运用第三人称,作者不能直接表达人物情感和文章立意,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自由想象及阅读空间。

(预测)现代文阅读

(四)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①母亲来信了。

②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讽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③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④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⑤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⑥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写封回信。

⑦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⑧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⑨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⑩恰在一个钟头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⑪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⑫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 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⑬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⑭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热切盼望的心情。

B.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写出文卡对母亲来信的随意甚至轻蔑的态度。

C. "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写文卡没有将10卢布寄给母亲主要是考虑到数目太小。

D. "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表现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漠然和漫不经心。

【答案】C

【解析】C项"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位于第⑬段,结合上下文分析可知,文卡之所以没有邮寄这10卢布,是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想过要给母亲寄钱,没有想要关心爱护母亲,因为老乡的责备,他才稍微动了一下念头,但数目太小,怕村里人笑话又成了他逃避给母亲寄钱的理由。故选C项。

2. 选文全篇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3分)( )

A. 比喻 B. 对比

C. 虚实结合 D. 借景抒情

【答案】B

【解析】本文将文卡刚到城市时焦急地等母亲的来信和半年后收到母亲来信时的态度进行对比;将母亲生活困难拮据还给文卡寄钱和文卡有余钱却不给母亲寄钱的两种做法进行对比,更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故选B项。

3. 文中在写到文卡计划工资用途时,引入了他路遇家乡熟人的内容,从叙述的顺序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一安排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答案】插叙。①交代了文卡母亲拮据的生活状况;②引出下文"文卡对工资预算的计划"这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③为下文母亲寄来的三卢布埋下伏笔,烘托了母亲对文卡无私的爱。

【解析】考查记叙文的后插叙及作用。掌握插叙手法的运用特点多在文中,用来插叙与文章有关的内容,起补充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