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养殖鲈鱼小技巧?养殖牛人带你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养殖鲈鱼小技巧?养殖牛人带你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时间:2021-02-23 09:49:33

相关推荐

养殖鲈鱼小技巧?养殖牛人带你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鲈鱼养殖场所的选择应选择排水灌溉、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的养殖场所。底部是壤土或粘土。养殖水质要求:pH值7~8,透明度30cm以上,无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养殖池必须配备完整的潮汐灌溉或机动升水设施,并有单独的灌溉和排水,使养殖池的最大日水量可达到30%以上。养殖池塘面积10~20亩。

通过中间培养,不仅可以淘汰体弱和带病的个体,而且经过中间培养,个体培养成活率高,且数量易于池塘养殖控制,有利于培养管理。在鱼苗池前,将鱼苗池进行疏浚和消毒,然后放入适量海水,用0.002%漂白剂消毒至少24小时。处理后的池中注入新鲜的天然海水,再用0.0003%~0.0005%的复合肥水培养浮游生物。油脂水的高低可参照水色,茶色黄或黄绿色可视为正常颜色。施肥过多的池塘水体颜色较暗,水体中氨氮含量较高,不利于鱼苗的生长和存活。

鲈鱼养殖

长度在2厘米以下的育苗放养密度为500~800平方米。长度2~3cm,200~300平方米;3~4厘米长,100~200平方米;配备充气设施和大圈水置换水泥池,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池塘水经过增肥后,自身部分饵料生物化,但不能满足高密度鱼苗的生长需要,应人工投喂部分饵料,如冷冻麸皮虾和杂鱼糜等。每天饲喂3~5次,每日饲喂量按体重的20%~50%作为参考依据。鲈鱼体长达到5厘米后,可在养殖池的网箱内培养约1个月至8~10厘米长。网箱中间是为鲈鱼幼苗培育的。一般采用尼龙网纱或PVC球网。首先,在靠近排水沟的育婴池的邻近一侧建造一座诱饵桥,并将其延伸到对面。每箱放养密度为2000株,体长5厘米。每隔10天对网箱进行一次清洗和调整,放养密度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降低。鱼糜日摄取量由30%逐渐减少到10%,每天3次。该方法可在15~25天内对粗成鱼进行7~8cm的标记,成鱼成活率可达80%~90%。

鲈鱼养殖

围网通常是由10-12目尼龙或聚氯乙烯网制作的。网片长40~50米,高1.8~2米。每隔1.5~2米,将竹子垂直插入池底。然后,从岸边搭一座抛饵桥进入围网进行抛饵观察。放养密度为100~120平方米。每天投饵量和投饵次数与网箱养殖相同。该方法可在30~35天内对粗成鱼进行10~12cm的标记,成鱼成活率可达80%~90%。在中间养殖过程中,也可采用先笼后围网的方法,目的是将5cm鱼苗快速培育成10cm粗粒鱼种。

鲈鱼养殖

单次饲养:可养殖400~500种鱼,体长9~10cm/亩水面。经过150~240天的繁殖,鲈鱼个体可达750~1000克,成活率约为90%。(2)混种:为充分利用水体,清除池底残留的鱼饵,可在鲈鱼养殖池中每隔一年进行一次黄鳍丝混种。每亩放养密度为:鲈鱼400~800条(10厘米),黄鳍丝300~400条(10~12厘米)。鲈鱼的食肉性也可以用来控制淡水池塘中过度生长的鱼类的数量,包括杂鱼和罗非鱼。在混合养殖生产中应注意,鱼苗一定要比过冬鲈鱼的鱼苗大,如当年繁殖的新苗木,不能放入鲈鱼,以免被鲈鱼吞食。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由于鱼体竞争能力的差异和鱼饵的投饵不均匀,个体大小往往相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定期捕捞,调整池塘中鱼的大小,以防止大鱼吞食小鱼,保证池塘的形成率和出水率。操作时应小心拉网,避免天气太热或太冷的坏天气。每拉一次网,鲈鱼就会停止进食1到2天。

我国很多地区其实都适合鲈鱼养殖。放养密度取决是于繁殖周期的长短、水源和增加和改变水源的能力、饲料的来源和质量以及渔获量的规格来决定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