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轻松Get套路 原来油画风摄影就是这么简单

轻松Get套路 原来油画风摄影就是这么简单

时间:2019-01-18 21:58:16

相关推荐

轻松Get套路 原来油画风摄影就是这么简单

摄影术发明之初被看做成辅助绘画的一种工具,所以摄影和绘画从根源上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摄影师的队伍中,从不缺乏美术爱好者,他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摄影方式向美术致敬。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摄影师Yanzi是如何拍出油画般的作品!

接下来

小5就带着大家从前期、拍摄、后期,

全面get仿油画风静物摄影套路步骤。

//前期准备//

1、道具选择

【背景】

因油画风静物摄影较多偏向于复古,所以一般选择有斑驳质感的背景。如有质感的墙壁,如你家中正好有一面这样的墙,那就恭喜你,用上这墙可以开始拍摄了;若没有这样的墙壁的同学,也不要急,咱们还有救,油画布、仿油画布是你必不可少的选择;背景选择暖色系还是冷色系,取决于拍摄的主题和你想表达的情绪。

暖色背景

by:Yanzi

冷色背景

by:Yanzi

【主体】

一张静物摄影中可以有一个大的主题,如水果、鲜花构成的,这款是目前小编最爱的主题;也可以是厨房用具、果蔬的,总之当主体为多个的时候,需要有近似的属性,让整体画面看起来自然和谐。另外,搭配的器具,常用的有各种料质的花器、黄铜器皿、仿银或银质器皿等,小编个人比较喜欢有质感的粗陶。

by:Yanzi

by:Yanzi

by:Yanzi

by:Yanzi

【器材】

首选相机单反和微单,因为都有很好的成片效果,同时镜头建议50mm以上,有大光圈的最好,小编常用的还是50mm定焦;另外,现在手机拍油画静物也有不错的效果,像国产很多手机都有大光圈的功能,另外水果手机的人像功能都可以应用于手机拍摄静物。但是手机拍摄的最大问题还是在光线上会受很大的限制,夜晚、光线不足的时候手机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外置闪光灯是拍摄静物的利器,不受时间的限制,能营造出你想要的光照效果。关于灯的选择上,有性价比高的几百块钱的热靴灯,也有动辄几千上万的外拍灯。

以下两张图是同一时间(下午4、5点)拍摄

by:Yanzi

单反相机加上外置热靴灯拍摄(光源位于左侧)

by:Yanzi

自然光下华为P10PLUS拍摄(右侧大窗光)

//拍摄中 //

1、构图

构图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思考和揣摩。通过我们相机的实时取景器来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取景器好似一个画框,将主体、道具摆进去后,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调整,直到形成一个令你满意的构图。

2、布光

本次分享的几幅油画风静物,都在营造一个地窖光,光线由主体侧上方投射下来,因一般地窖窗户或比较高或比较小,所以我用了一块板子放置在主体的侧后方,遮挡部分光线。

左后方放置了一块板子,挡住了左侧光源投向背景布的光线

by:Yanzi

左侧光源

【后期】

后期原则:本次分享以营造浪漫为主,同时也想表达出主体的细腻和光线的柔美。

a、将图片导入ACR中(Lightroom也一样),在图片上方加了一个渐变滤镜(如图)

by:Yanzi

b、径向滤镜分别用于花、南瓜的向光面。色温 9,曝光 0.9,对比度 30,高光-6,白色 12,黑色-10

by:Yanzi

c、通过调整画笔,将锡质的花瓶单独再加强一些质感,对比度 30

by:Yanzi

d、在HSL中适当的调整下橙色和黄色。橙色 色相-4、饱和度-7,黄色 色相-9、饱和度 4

by:Yanzi

e、从ACR中导入PHOTOSHOP,通过多次曲线调整让画面色彩层次更丰富

by:Yanzi

f、打开NIK插件,选择Color Efex Pro 4

by:Yanzi

g、为了突出油画的光效,通过NIK插件的“古典柔焦”、“变暗/变亮中心点”、“明亮/温暖”适当调整出你想要的效果。最后通过适当剪裁得到最终的效果图。

by:Yanzi

by:Yanzi

调整前

by:Yanzi

调整后

by:Yanzi

//色彩搭配//

油画风摄影同样遵循各色彩搭配原则,本次分享的图以类比色搭配为主,所选择的色彩在色相上有对比,但大面积的对比不强,为了给人一种静好的感觉;后面一张图点缀小面积的对比色只是为了让画面活泼一些。

先来看下几张图的配色,通过色彩读取的软件,将每张图的配色提取出来。

by:Yanzi

by:Yanzi

by:Yanzi

by:Yanzi

by:Yanzi

by:Yanzi

看腻了各种影楼风格的写真和仿工笔摄影,想要与众不同又具有艺术审美能够长久留存的话,不妨尝试一次来自油画风摄影,感受不一样的味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