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三体降维攻击:直击观念舒适区 讲述人类内心恐惧

三体降维攻击:直击观念舒适区 讲述人类内心恐惧

时间:2018-10-02 23:06:43

相关推荐

三体降维攻击:直击观念舒适区 讲述人类内心恐惧

NON-EXIST DAILY

编者按:

《三体》为什么收获如此声誉?成为研究的显学?知名度甚至大于科幻这个概念?

这一切的背后,一定有必然性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三体》到底在读者心中造成了什么。

Deep Space - Nigel Stanford

来自不存在

00:00 08:04

中文销量双白金超两百万套,“黑暗森林”、“降维打击”等进入大众话语,入围世界各大科幻长篇奖项并斩获雨果奖,翻译到全世界十余种语言,登上《纽约时报》《明镜周刊》书籍排行榜……毫无疑问三体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部书获得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关注,背后必然有其理由。

和大多数引起关注的文学作品一样,《三体》引起的关注纷繁复杂。从狂热的粉丝,到冷静的旁观,再到不满甚至强烈的反感,所有这些言论的水流合在一起,最终汇集为《三体》的热潮。这种争议性无疑是《三体》成功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凡是成功的作品,在其推出的时代都必然具有争议性。

单纯寻求争议并不难,敏感话题、时事热点、隐私揭秘,这样的内容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但能在十余年中不断发酵壮大的话题,则需要瞄准思维的深处,捕捉时代变迁的暗流,能经受讨论和争吵的考验。

究竟《三体》捕捉到了什么话题?让我们先从全世界读者的感受差异中寻找端倪。

抛开那些媒体评价不谈,我们以Goodreads(英文世界的豆瓣)为例简单归纳一下读者对《三体》的评价。

正面意见:

(这部书)简直创意爆炸

让人崩溃的无可匹敌的创意大爆炸!

令人颤抖的结局

以及这位可能你们都听说过的读者,为了读《三体》打算学中文:

当然还有负面意见:

这什么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

剧情太强行,这些人为什么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物一点都不可爱,看不下去!

更多地观察英文评论,可以发现大量反对意见在于,大刘无视“人”的价值和全面性。这些意见的具体表达,集中在几点:

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数量难以接受

大量人物性格平面无聊

关键时刻人物作出的选择不可理喻

反观中文读者的主要争论,则是:

大刘是否真的构建了一个合理的“宇宙社会学”

宇宙是不是黑暗森林

假设的人类处境到底是不是真有可能发生

当我审视这些评价的时候,得出一个感受:除去小说欣赏的个体差异,真正的差异,其实不在于性别或者政治,而是基本道德观的分歧。这种分歧,就是《三体》在世界范围成功的基础。

这两个争议方向的差异,可以强行简化为“个体”和“集体”两种取向的差异。作品其中种种充满现代元素却无法被很多西方(西化)读者接受的描写,除了反映出作者本人环境导致的文化、时代差异,显现出更为基本的特征,是当今虽已全面技术化的中国,却仍处于一种“集体危机”的心理状态。我们始终处于“大一统社会中一份子”的角色,不自觉在各个细节问题上表现出对集体的重视,个体的问题必须要服务于集体问题。

这种思维,无疑和当代西方的主流思维,无论保守还是自由主义,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在很多西方读者看来,无法接受这种基本世界假设,不能理解这样一个残酷到没有理由、个体努力不被承认的世界,将其归结为“情节的混乱”和“毫无逻辑的人物出场和退场”。

一部作品虽然无法摆脱自身的环境,其关注点却可以不限于某个特定文化的话题,而是力图寻找所有人类无法逃避的共同问题。

在《三体》的创作中,大刘从自己有限的经验,身边的现实人物和事件出发,推演到各种基本的哲学问题:

发展的代价、人类之间的斗争、差异带来的思想分歧、思想导致的盲目、对未知的原始恐惧……

他以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将这一切成功地集中为《三体》的核心主题:人类和所有的智慧文明,处在怎样的宇宙中?

▲来源:开源图库

之后他塑造出毫无主角光环的人物,以不带同情的心态描写这些问题,以不讲情理的叙事逻辑强调它们的绝对客观性,呈现了一个气质独特的黑暗宇宙。

为此,当读者预期看到解决问题的聪明推理,或是性格复杂能体谅整个世界的人物时,却发现人类只是徒劳一场,聪明和疯狂都同归于尽,文明的结局和前面的挣扎毫无关系时,注定会失望甚而愤怒。

这,就是《三体》所击中的读者要害:观念舒适区。

当小说以难以拒绝的方式,颠覆你对世界的理解,才是真正考验你的时候。

▲来源:开源图库

大刘选择最基本的“生死”作为话题,纳入了大量的哲学命题,使用科学和逻辑为武器,展示扎实的信息和场景,以狂野到奢侈的想象力编造情节,最终对人类的基本观念提出挑战。这让人无法视而不见,最终促成了讨论话题的出现,道德禁忌、文化差异、性别话题甚至美学分歧全都包含在其中,也就获得了最大范围的关注。

相比之下,不只是科幻的领域,当今的小说中,能够如此让读者感觉不适,却又无法回避其中真实性的作品,实属凤毛麟角。而作为一个读者,如果你能既欣赏到其中的合理性,又能体会到真实的不适感,你就找到了打开《三体》的正确方式。

当你直视自己的观念舒适区,开始体会《三体》所激起的强烈情感,会感受到面对克苏鲁旧神般的吸引,无论你是向往还是反抗,这一情感的本质其实都是强烈的恐惧。恐惧,对死亡、对竞争、对攻击的恐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动力。不懂得恐惧的生物,都已经或将在演化的过程中消失。

▲ 来源:《地心引力》剧照

仔细观察《三体》所唤醒的恐惧意识,会发现它来自不同的主题和观念。

第一重意识,是大刘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大尺度美学,召唤出人类进化中对空间和巨物的畏惧感。

第二重意识,是大刘以层出不穷的概念和技术,对宇宙的未知进行命名,以技术美学的手法将其转化为人类的感官和情感体验,虽然展现为层出不穷的末日恐惧,但同样展示出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自豪。

第三重意识,是大刘以强烈的象征手法,和同样强烈的片面化人物,毫无掩饰地展示出人类永远面临的生存困境,这一点在突然陷入了混乱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已经成为全世界对未来的潜意识恐惧。

▲ 来源:《异形:契约》剧照

大刘的偶像克拉克,所体现的也常是物种内心的不同恐惧感:

照亮伯利恒的那颗星,毁灭了它身边的文明:生存的代价

穷尽了神之名的人类,来到了宇宙的尽头:好奇的代价

人类告别幼稚童年的代价,是自己命运的终结:进步的危险

来到人类身边的奇观装置,只是高级文明的一件普通机械:黑暗中的恐惧

▲ 电影《2001:太空漫游》,改编自阿瑟·克拉克的经典科幻小说。

继承了克拉克衣钵的大刘,以人类历史中无数次出现过的社会状态,转化为《三体》中极端情况下的各种荒谬场景。让读者体会无法回避的残酷感,意识到身为人类种族一员的深层恐惧。

恰在当今这个正从温和再次转向残酷的时代,小说通过讲述未来,成为了唤起人类古老记忆的当代神话,再次提醒人类必须认真思考自己和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

《三体》,正如杜庆春老师所说,是大刘对人类潜意识观察的结晶,正在显露出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三体# #科幻评论#

BGM:"Deep Space",Nigel Stanford, Solar Echoes

责编:姬少亭

作者:兔子瞧,大部分时候被简化成兔子。中国科幻观察者,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富有见地和杀伤力的科幻评论家。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