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明陈洪绶人物画精品《来鲁直夫妇像》

明陈洪绶人物画精品《来鲁直夫妇像》

时间:2023-03-01 14:40:07

相关推荐

明陈洪绶人物画精品《来鲁直夫妇像》

陈洪绶来鲁直夫妇像 上海工美 成交价1344万元

【作品鉴赏】

陈洪绶的人物画精品《来鲁直夫妇像》中的来鲁直、黄氏夫妇为长河人,来鲁直是陈洪绶妹夫来咨诹的的堂伯。《来鲁直夫妇像》分两轴,纵横尺寸均为102.5×45.5cm,是陈洪绶33岁那年所作,属于他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之作。该画原为中国当代著名版画艺术大师赖少其旧藏。2000年,赖氏去世后,被上海工美拍卖有限公司征得。4月,在『唐云百年-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公开拍卖,估价400~1000万元人民币,最终被浙江一知名收藏家以1344万元高价竞得。8月,该画又被评为“浙江民间收藏十大精品”之一,可见这件作品的份量。

此两件作品所绘为来鲁直及其夫人像。来鲁直,萧山人,为陈洪绶岳丈来斯行胞弟。从来斯行、来宗道昆仲的题跋可知,陈洪绶于崇祯辛未(1631)年完成此图,是时只有33岁,属于他早期的人物画。

在古代没有照相技术的条件下,画像写真是传载人物形象的唯一手段。来鲁直之子来咨隆延请陈洪绶为过世的父母画像留影,以作纪念。由于特殊的家族关系,加之来鲁直又是陈洪绶夫人的堂叔,显然陈洪绶只能以“敬图”来完成这一使命。态度毕恭毕敬自不用说,即是画面的配景,也运用了隐喻,以达到颂扬先人的目的。

来氏为萧山望族,而陈洪绶家族与来氏家族有着多重关系。一,陈洪绶祖父陈性学,乃神宗万历时陕西布政使,与同时期任福建布政使的来斯行交往甚密。因为职位相同,且均为浙江人,故两人在交往频繁,友情非同一般。二,陈洪绶的父亲陈于朝和来宗道有同学之谊。来宗道比陈于朝大一岁,在一起习八股,来宗道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举,后成进士,后又七次进阶,并当过大学士。陈于朝英年早逝,来宗道特为他写了《陈于朝墓志铭》。三,陈洪绶为来斯行的女婿,其妹妹为来宗道的儿媳。

《来鲁直夫妇像》是屡见著录和出版的陈洪绶早期人物肖像精品,其艺术价值自不待言;更为重要的是,该图包涵了太多的历史信息,也是地望文化和家族文化研究中的珍贵材料。

《来鲁直夫妇像》考释

■俞广平

一、像主介绍

《来鲁直夫妇像》分《来鲁直小像》和《来夫人黄氏行乐图》两轴,独立装裱,纵横尺寸均为102.5×45.5cm。像主来鲁直、黄氏夫妇为明代绍兴府萧山县长河(今杭州市滨江区)人。

来鲁直(1568.7.17—1606.3.9),名宗曾,字鲁直,号思齐,为长河来氏五房十四世。其文章醇肆清新,但屡试不中,遂坦然隐居田园,以琴棋诗酒,种花植树自娱,可谓高士。1605年,来鲁直与两位弟弟请堪舆师为父亲来经正卜问葬萧山瓜沥航坞山一事,堪舆师说此葬地独对长子不利,建议异地择葬,来鲁直回答说,有灾我独挡。一语成谶,次年,来鲁直离世,时年39岁,葬父茔之侧。

来鲁直夫人黄氏(1568年生),同邑中宪大夫黄大年之姐,擅长女红、精于持家,享寿超过70岁。来鲁直夫妇只有一子:咨隆。来咨隆(1599—1646),字生之,娶蔡氏,生五子。十代以后,来鲁直、来咨隆父子一房的直系后裔绝嗣。

二、跋文辨校

《来鲁直小像》真迹上的跋文共计11行,有几行首字缺佚,由来斯行于1631年撰赞引,陈洪绶代为题写。文曰:

鲁直弟小像赞引

吾宗好古嗜书,攻苦学道者无如鲁直弟,鲁直去世几三十年,去年余自闽乞休归田,其子咨隆奉其小像来乞言,实余婿章侯笔也,衣冠俯仰深得唐宋布置,余以年来病臂不能作书,即倩章侯为之书词曰:

(繄鲁)直子敏而好古,如弗及也,继晷然膏,隆冬盛暑靡间逸也,积(有遗)书丹铅错杂犹赫奕也,间以余闲种圃艺华,意甚得也,经营(葬)父破家殒身,忘劳疾也,事钜而躬,事毕而去,萧然适也,遗子一,(经)听其自致,今成立也。见背卅年,忽焉如对,盖无存无亡者其神情,(而有)存有亡者,其形迹也耶!

(崇)祯辛未霜降后五日,福建布政致仕小兄斯行顿首题。

文中括弧中的字为原迹上缺佚。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陈洪绶全集》第一册编录了此文,由于当时缺少相关文献的参考补对,对于缺佚之字也未能正确补出,现根据19版《萧山来氏家谱·赠言卷二》予以补正。

《来夫人黄氏行乐图》真迹上的跋文,共计14行,一字不缺,由来宗道于1637年撰写赞引,来元成代为题跋。文曰:

十嫂黄孺人行乐图赞并引

辛未岁,侄咨隆恳章侯图鲁直十兄遗像,并为嫂氏作行乐小图,即丐十兄赞于马湖兄,而以此图之赞属予,予归田以来,慵废笔墨又数年于兹矣,因嫂氏七秩为词以祝,遂作赞,赞成偶感寒疾,霜威冻墨,倦于作书,适元成侄孙过斋头,托之临池以了此案,前马湖赞十兄而章侯书之,余赞嫂氏而元成书之,事之相凑有如此!

生富贵之家,取其芳泽而不染其奢华,则其性也,恭而谦适诗书之门,习其劳勋而不厌其淡素,则其气也,静而闲,子兮,文中之髦孙兮,名下之英,则其训也,挚而专,擎兮悦兮,得顺之正,冰兮蘖兮,立母之仪,则其德也,贞而全法于坤,以无愧于天,敏于时以不朽,于年寒生刀尺,志女红之不倦,香在梅花,信晚景之愈恬,盖有传之不尽者焉,而偶借是图以传。

崇祯丁丑仲冬日,原任大学士小叔宗道拜手题

画作上的此文比对家谱中的收录文,可知家谱收录文中缺少“以祝”两字。真迹上“遂作赞”,家谱收录文中变为“遂以作赞”,多出“以”字。“盖有传之不尽者焉”一句,《陈洪绶全集》编录文译作“善有传之不尽者焉”,比对真迹文和家谱收录文,应作“盖”字。

三、人物关系

应来鲁直儿子咨隆之请,《来鲁直夫妇像》由陈洪绶绘于崇祯四年(1631年)。参与撰写赞引的是来斯行(马湖)、来宗道两人,而陈洪绶(章侯)、来元成又各自受两位前辈的委托,把他们拟定的文字题到像图上去,两图题跋相差7年时间。那么他们和像主来鲁直一家又是什么关系呢?

来斯行(1567—1633),字道之,号马湖,又号槎庵,廪生,为长河来氏四房十四世祖。来斯行于万历丁未(1607)年中进士。历官福建布政司,授通奉大夫。著作有《经史典奥》、《四书问答》、《五经音诂》、《经史渊珠》、《槎庵集》、《槎庵燕语》等。他在世时也曾主修过《来氏家乘》。来斯行是陈洪绶之父陈于朝的好友。两家自小订下了娃娃亲,陈洪绶16岁时,与来斯行次女完婚。跋文中来斯行写“实余婿章侯笔也”也说明了两人间的关系。来宗道(1571—1638),字子由,号路然,廪生,为长河来氏五房十四世祖。万历甲辰(160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7次进阶,显赫一时。

陈洪绶之妹陈胥宛嫁给来宗道之子来咨诹为妻,来宗道也曾为亲家陈于朝撰写墓志铭。来鲁直则是来宗道小叔来经正长子,本房排行老十,长宗道三岁,为嫡堂兄弟,因此来宗道在赞中写“十嫂、十兄”是确切的。至于来斯行与来宗道、来鲁直三人,则为六代以内的堂兄弟。来斯行属长河来氏四房祖訚如公的五代孙,来宗道、来鲁直则属长河来氏五房祖侃如公的五代孙。

综上可知,像主来鲁直是绘作者陈洪绶妹夫来咨诹的嫡堂叔,也是陈洪绶岳父来斯行的从堂弟。来鲁直长陈洪绶一辈,因此在画作中落款“陈洪绶敬图”,以示对岳家亲族的尊敬。

四、结语

有上述的亲缘关系,来鲁直之子来咨隆向陈洪绶请求为自己父母画像,并请从堂伯来斯行,堂叔来宗道为像图题跋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奇怪的是,来鲁直只活了39虚岁,属中年早逝,而陈洪绶描绘的画像中,他髭须盈寸,不苟言笑,看上去有50多岁,尽显老态,造成这种差异和中国古代以老为尊的文化背景有关。再者,来鲁直去世时,陈洪绶还只是一位六七岁的儿童,即使见过,印象也不一定深刻,画像更多的成分则是通过来斯行、来宗道、黄氏等长辈的描述绘就的。

由跋文可知,来宗道在崇祯丁丑年(1637)撰赞引时,恰逢来鲁直夫人黄氏七秩寿旬。可以推断,陈洪绶在崇祯辛未年(1631)绘像时,来鲁直夫人黄氏还活着,陈洪绶应该有机会见过她。按1631年画像时间算,黄氏也年过六旬,但画像中的她倒是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这也许是黄氏自己要求陈洪绶把自己画得年轻一些,也许是因来鲁直夫妇,一位高寿、一位短命,来氏亲属要求陈洪绶对画像进行艺术加工而采取的折中方法。不论是哪种推论,这些“场外因素”,不仅有趣,也值得研究。

陈洪绶流传下来的画作,虽然大多是人物画,但有名有姓的肖像画在他的人物画作品中比例不是很高,查阅《陈洪绶全集》等书籍图录,收录的肖像画除本作外,还有《何天章行乐图》、《生鲁居士四乐图》、《楼月德像》、《宣文君授经图》、《张荀翁像》等几幅,有的还是作者与好友徐易合作的。在陈洪绶的肖像画系列中,他一反“高古奇骇”的艺术个性,而是以写实为主,由于是应酬之作,取决于肖像画世俗的审美需求。

陈洪绶作为一名多产画家,加之与长河来氏的关系密切,在他生前,也有可能为岳父来斯行,妹夫之父来宗道,好友来风季及其他来氏族人画过肖像或行乐图。但从《萧山来氏宗谱》上找不到任何线索,倒是陈洪绶同一时期的好友,“波臣派”肖像艺术宗师曾鲸曾为来斯行画过一幅行乐图。不过,经历几百年的物换星移,这些故纸旧画,抑或湮毁,抑或散失,不复再见。《来鲁直夫妇像》得以留存至今,也是福祸相依的结果。从《萧山来氏家谱》中记载来看,来鲁直夫妇直系后裔传了十代便全部绝后。这种情况下,《来鲁直夫妇像》能流传至今,也属不易了。

【作品资料】

作者 陈洪绶

尺寸 102.5×45.5cm×2

估价 RMB 4,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13,440,000

专场 唐云百年

拍卖时间 -04-22

拍卖公司 上海工美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著录:

1.黄涌泉编着《陈洪绶年谱》,P53,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2.翁万戈编《陈洪绶》上卷P20、P184,中卷P64,P6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陈洪绶书画集》上卷P72、P73,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版;

4.《中国名画家全集·陈洪绶》P100、 P101, 河北教育出版社版。

阴山箴言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