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鉴定要点(三)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鉴定要点(三)

时间:2021-02-28 02:17:57

相关推荐

王红旗:古玉钙化的鉴定要点(三)

J. 钙化后的玉器还会产生一种鲜见的现象,那就是在玉器表面形成一种附着物,牢牢地附着在玉表,和玉器融为一体,且微微高起玉表。一种是半透明状的瓷化物,另一种是黑色的点状物,刮之不去,盘而不掉。

这种现象,正是土壤中含Al、Si、Fe等胶体的溶液同玉质内部发生置换反应,“渗透胶结”过程中凝结在玉表形成的一种现象,这也是检验出土古玉的一个铁证。

馆藏红山文化玉钺,玉表形成了黑色的凝结物,牢牢地附着在玉表。

商代玉鹿(自藏),钙化后玉表的黑色凝结物。

K. 利用原料所带的原生皮作伪的玉器,一是界限比较明显,生硬无过渡,二是盘玩时无明显的变化。

利用材料所带原皮仿钙化的玉器

(蚌埠300元购得)

“钙化”部位生硬,沁色也无明显的沁门

盘玩也会无明显变化

L. 利用氢氟酸腐蚀作伪的玉器,一是死板、无包浆,二是灯光打过,貌似钙化的部位是透光的,这是因为氢氟酸腐蚀,仅仅是破坏了玉器的表面,而没有真品古玉那样自外而内通体钙化。将它用开水烫后闻一下,会有刺鼻的化工产品气味。

氢氟酸腐蚀玉表仿钙化

死板无包浆,灯光照射是透光的

M. 利用火烧、生石灰埋烧、貌似钙化的原石等作伪的,鉴定起来相对简单,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生硬、死板,无入土特征,盘玩时无明显变化。

小结

玉器的钙化现象,虽然在收藏的过程中,数量相对较少,但是,钙化的玉器,反而为新老的鉴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只要掌握了钙化的规律,比如:钙化后必有包浆,一定有沁色,钙化的部位通体不透光等。只要碰到钙化的玉器,以此规律并结合入土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结合加工工艺综合判断,就不会误判和错判。

下期预告:包浆及灰皮的形成原因

往期文章链接王红旗:古玉钙化的鉴定要点(二)

(本文转自公众号【玉痴王红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