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泉南佛国承天寺与长泰文昌阁

泉南佛国承天寺与长泰文昌阁

时间:2021-11-19 14:18:34

相关推荐

泉南佛国承天寺与长泰文昌阁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泉州市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

进入山门,是一条宽4.6米、长99.6米、面积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侧,是七座佛塔,间植榕树。有“塔无禽栖”、“榕不过墙”、“蝇不朝天”诸景。

寺的中轴线全长300米,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侧重建有禅堂、祖堂、龙王殿和僧舍等。

东轴线的建筑依次是圆常院、广钦和尚图书馆、旧僧舍、新僧舍、客堂、龙王祠、五观堂、南园故址、大悲阁、会泉宏船法师纪念堂、禅堂、涅盘堂、祖堂等。

大悲殿

西轴线上原有开山堂、禅堂、光孝寺、王公祠、留公祠、功德堂、许公祠等等,今仅存“檀樾王公祠”

泉州开闽三王祠位于泉州承天寺西侧,始建于五代末。五代末,泉州刺史王延彬献地千顷与承天寺,僧人仰德,于承天寺法堂之东建祠祀奉,称“檀樾王公祠”,属于寺院之庙产。

“开闽三王”即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王氏三兄弟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群雄并起。王氏三兄弟参加义军,并于光启元年(885年)率义军入闽。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军民苦之,耆老张延鲁率泉州父老奉牛酒请兵解救。王潮乃引兵围泉,于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攻克泉州。唐授王潮为泉州刺史,审邽、审知协理州事。唐·大顺二年(891年),福建观察使陈岩病重,派人召王潮赴福州,欲授以军政,为部将范晖拒阻。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派三弟审知、从弟彦复率军攻克福州。由此,声威远播,汀州、建州刺史奉户籍册归顺,山岭、海岛等地方武装闻风降服,潮尽有闽五州之地。唐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后又加封威武军节度使,审知为副使,审邽为泉州刺史。王潮、王审邽因勤勉为政,心力交瘁,先后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天佑元年(904年)逝世。王审知继承二兄未竟事业,总理全闽,功勋卓着。唐授审知为福建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晋封闽王,建立闽国。王氏三兄弟在世,治闽计40年(885年一925年),广施德政,仁爱百姓,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海交的政策和措施,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泰是漳州市的千年古县、状元故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的这一至理名言,不意间在长泰县找到个美丽注脚。那山叫“石冈山”,高不及百米;那“仙”是一座古建筑,先是一座塔,后是一座楼或称阁,因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而充满了传奇色彩。根据长泰在线中相关资料介绍,长泰文昌阁所处的石冈山距城关不过二里许,与城里的罗侯山对峙。自罗侯山上建起了儒家“学宫”,相望的石冈山便被誉为“案山”、“文峰”。石冈山于宋初建有寨堡,称石高寨,形同拱卫县城的一个忠实岗哨。几百年来,长泰文昌阁经历了多次风雨地震袭扰,于上一世纪末迎来了第六次重建,经一年多的戮力建构,细心摩挲,融古今风格于一炉的新文昌阁,便翩然降临于石冈山原址之上,其规制、设施、装饰水平均超过以往。正所谓后来居上,更上层楼。

如今,市民可以通过登山步道直接上文昌阁

优质的木栈道穿越密林之中

这是一片龙眼树

途中俯瞰长泰县城

亭亭玉立的文昌阁

2000年修建时功德碑

山脚下正在建设中的长泰文庙

据了解,规划建设中的文昌公园,把文庙、博物馆、文昌书院等纳入其中,总用地面积1730亩。

长泰一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