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宁可天下人负我 不可我负天下人” 曹操真有这么无耻吗?

“宁可天下人负我 不可我负天下人” 曹操真有这么无耻吗?

时间:2023-01-03 07:09:14

相关推荐

“宁可天下人负我 不可我负天下人” 曹操真有这么无耻吗?

董卓通缉悬赏自己的事,曹操一定也知道。真是因为知道,所有紧张,才发生了之后杀死吕伯奢一家八口的事。更有了因为三国演义加工,为大家熟知的曹操的口头禅“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但三国演义因为曹操奸臣、大白脸这个角色定位,进行了深度的喜剧加工,可信度不高,我们回到真实的历史情景里,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操从洛阳开始往东跑,想先回到自己的老家谯(今安徽亳州),中间路过,成皋(今河南荥阳)。而在成皋,有曹家的一个老熟人吕伯奢,于是曹操就带着跟随自己的几个人去了吕伯奢家,而这时吕伯奢不在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被记录在三个地方,有三个不同的版本,而且同时被裴松之在注三国志中引用。

图1、起了疑心的曹操(《陈宫与曹操》)

在王沈的《魏书》里是这样记载的:“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在魏国人做的传记里明显是向着曹操,说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们想劫持曹操,曹操才杀人的,于情于理显然不能让人信服。

我们接着看《世说新语》里关于这段故事的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比较起魏书来,曹操因为疑心吕伯奢儿子们接到了董卓诏令,所以才杀了吕伯奢家八人。于情于理,算是能说的通。

图2、吕伯奢并不在家(《陈宫与曹操》)

我们再看《孙盛杂记》中的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这个版本和《世说新语》里的基本一致,只是添加了一些具体的情景描写——闻其食器声,当然最关键的是加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惊天动地的话。易中天品三国对这事有详细的论述,说明“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与我们所理解的“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之间意思的不同,特别强调了在说这句话之前曹操的表情——凄怆。曹操显然不是高兴自豪的说,而是悲伤怀疑的说的,在《孙盛杂记》的记载中。

图3、杀了吕伯奢一家的曹操(《陈宫与曹操》)

对比分析一下这三个版本,可以看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事,肯定是发生了,而且大致的情节,和《世说新语》描述的相像。《魏书》的说法太牵强了,而《孙盛杂记》情节和《世说新语》相仿,但明显加了不少演义的成分,特别是曹操说的那句话。可从文学脚本的角度看,《孙盛杂记》明显是一个更好的脚步,也更吸引人,自然也更为大家熟知。

而三国演义的版本,明显是在《孙盛杂记》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而且添加了陈宫、吕伯奢两个人物,还有了曹操在回来的路上碰上吕伯奢,把吕伯奢也杀了的情景。让曹操这个人,更显得残忍。但真实的历史可不是这样。

图4、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这时的曹操,慌忙离开京城,而且一路被通缉令所困,警觉性高是自然而然的事。吕伯奢家里的几个儿子,是否真的有拿住曹操去交给董卓的举动不可知,但明显让曹操产生了怀疑。在不是你死就是我生的困局中,是个人都会有曹操的一样的举动的。

不过无论如何曹操是错杀了吕伯奢一家,接下来曹操还有面临更凶险的事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