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时间:2020-04-02 09:14:06

相关推荐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老年糖尿病是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患的糖尿病,它包括65岁以后发生的糖尿病以及65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并延续到65岁以后的患者。老年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重视老年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注重老年糖尿病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降低致残,致死率非常重要。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在老年糖尿病中少见。多数起病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其并发症,如视力下降、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脑卒中、浮肿或者蛋白尿、皮肤或者外阴瘙痒、肢体麻木、刺痛或者其他感觉障碍而就诊,亦有相当多的患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而诊断糖尿病。

老年2型糖尿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一般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存在。

②病情隐匿,典型临床症状少见。

③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空腹血糖升高幅度相对较轻。

④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多种并发症同时存在。

⑤肾糖阈增高,尿糖不能反映血糖情况。

⑥急性并发症易误诊,病死率高。

⑦老年人多器脏功能减退,使用药物明显受限。

⑧低血糖的症状不典型,相对低血糖耐受性差,有可能出现严重性的致死低血糖。

⑨老年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差。老年患者经常受广告或推销人员的鼓动,购买所谓的“降糖中成药”,“没副作用”,“可以停药降糖药或胰岛素”。

2、老年糖尿病的一般治疗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与一般糖尿病相同,但是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在对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听力、实力、认知能力下降的特点,教育对象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家属或陪护、监护人。

饮食疗法依然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基础,在进行运动疗法时,更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强烈、竞争性的运动。在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时,要审视各种情况,综合做出判断,选择合适的药物。

3、老年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原则: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使血糖得到合理控制,尽量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防止高血糖产生的急性并发症,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程。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①确定或估计患者剩余的平均寿命。

②血糖平稳控制与防治并发症之间的矛盾统一。

③经济状况、社会支持与保障的有效性。

④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

⑤糖尿病的并发症等。

在选择降糖药时,应考虑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肾脏与肝脏功能,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减慢;其次给老年患者使用多种降糖药物,有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改变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的作用;老年患者常有一种或者多种伴随疾病,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血糖升高不明显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初期可仅给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治疗,2~3个月后如果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达到预定目标,或者刚诊断时血糖比较高,空腹血糖在11.1mmol/lL以上或餐后2h血糖在13.9mmol/lL以上,应开始运用药物治疗。

4、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酰脲药物对非肥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腺的胰岛素释放,还有胰外作用如强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的作用。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大,一般不宜选用强效,长半衰期的磺酰脲类药物。

应注意对磺酰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者禁用;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在应急状态下,如外伤、大手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症时应禁用;费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半衰期段,主要控制餐后血糖,对于肾功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低血糖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服用相对安全方便,在老年患者应用相对安全。

磺脲类的最严重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在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其中尤以优降糖的发生率高且副作用持久。因此,老年人在应用磺脲类时应注意密切观察。

(1)双胍类药物

对老年患者应严格掌握使用二甲双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较苯乙双胍低,相对安全。双胍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肝糖原输出及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同时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单独应用一般不出现低血糖。老年患者应用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①慢性缺氧性疾病患者禁用。

②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③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④高龄老年患者一般不宜应用。

⑤患有消化道疾病、慢性贫血、消瘦的老年患者不考虑应用。

⑥老年患者应适量减少剂量。

⑦应用造影剂检查的患者,当天应停用双胍类。

⑧既往有乳酸酸中毒病史者、酗酒者、有血液系统疾患者禁忌使用。二甲双胍可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联合应用,也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应用双胍类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乳酸、血象等。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小肠绒毛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减慢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降解,延缓其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老年患者应用时应注意:

①有慢性或急性肠胀气患者禁用。

②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肠胃功能混乱的患者禁用。

③腹部手术后患者禁用。有疝气,腹部切口疝等患者不宜应用。

④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

⑤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及其他应急状态的患者不宜应用。

⑥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

⑦恶性肿瘤及酗酒者不宜应用。

⑧正在应用泻药或止泻药者,或服用助消化的酶制剂(如淀粉酶、胰酶)时不宜合用本品。特点是可起到药物分餐的作用,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单独应用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与其它药物合用应注意低血糖发生。

(3)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而降低血糖,新近研究尚有降糖以外的作用,如改善血脂,降低血压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老年患者应用时尤其应注意:

①急慢性肝损害患者禁用。

②该类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加重潜在的心功能不全,应用前应了解患者呼吸与循环功能。

③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适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心功能、外周血象。

(4)胰岛素

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均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应及时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此外,在发生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进行性视网膜病变、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感染、手术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各种严重并发症者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坚持合理的糖尿病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治疗。

②小剂量开始,尤其是对体重指数偏低或从未应用过胰岛素的患者,应当高度个体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同一个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可能有很大差异。

③老年患者有可能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很多药物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胰岛素的作用,应用或停止使用此类药物可导致血糖有较大波动,应予注意。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抗凝血药、水杨酸盐、磺胺类、甲氨蝶呤以及口服降血糖药、蛋白同化激素、氯霉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盐酸衍生物、β受体阻滞剂等。

④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应注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高龄老年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者、精神异常、药物依赖或已有晚期严重并发症又无法自我监测血糖的老年患者,不宜采取强化胰岛素治疗。

5、其他药物

如肠促胰岛素激动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胰淀素类似物等药物,在国外已经应用,在国内尚未上市,由于应用时间短,缺乏老年人应用的资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