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有多大

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有多大

时间:2023-11-01 01:01:00

相关推荐

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有多大

司礼监,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由于明代胡惟庸案废相后宦官权力上升,司礼监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遂上升为“十二监”之首,成为内廷权力最大之机构,其主管虽仅具有外朝三品之级别,但有时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有“权过元辅”之称。

影视剧 中清朝太监

司礼监由来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朱元璋对宦官机构进行第一次调整时,增设了礼监司,其职权为掌宫廷礼仪。后改为掌冠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事务。这时,司礼监虽仍排列在内监之后,无疑已大大提高了其地位。

永乐时期,司礼监仍为宦官的一般衙门。但到宣宗朝,司礼监的地位开始得到提升。而太祖不许宦官识字读书之制从此废除。内书堂直属司礼监,其主要任务是为二十四衙门提供有文化的宦官。负责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的文书房宦官亦均出自内书堂。

伴随着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的制度应运而生。票拟出现之后,依制阁票应由皇帝亲自批答,但实际上早在宣德时期皇帝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久,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应运而生。正统以后,每日所奏文书,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其次,在组织形式上,司礼监已形成为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的官僚机构。司礼监实质上成为内廷的另一内阁,其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

明朝太监

司礼监设置的原因

内阁的设立是客观的需要,司礼监的势力则是出于皇帝主观的需要,尽管他们的权力被后人称为有宰相之实,但从制度上可看出内阁、司礼监都没有掌握独立的相权,而是被皇帝成功地分成两个部分,成为明朝皇帝集中皇权的两个政治砝码,它们各居一端,在皇帝的控制下,保证了皇权的集中和正常运行。即使皇帝疏懒、年幼或无能,这两个砝码也没有改变平衡机制的能力。明代大多数皇帝深居宫内,却能够维持统治,这不能不归功于这种平衡机制。有其利则有其弊,明代监阁体制在发挥其合理功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国家政治方面产生出宦官之祸等负面影响。

太监 净身图

历史上著名的司礼监太监

著名宦官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等皆曾任司礼监之主管。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还兼任东厂太监一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