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淘书得龙票

​淘书得龙票

时间:2019-12-24 04:02:51

相关推荐

​淘书得龙票

《藏书报》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7-102。

淘书得龙票

文|卓承元

1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侯方海先生相识于石家庄古玩市场。那时我们两家相隔不远,他退休以后,我常去拜访他。侯先生退休以前经常到外地出差,因此对省内外不少大中城市比较熟悉。退休后赋闲在家,星期天逛逛古玩市场,平时除了在院子里种些葫芦、南瓜,养些金鱼,就是整理古书等收藏品,有时也觉得无聊,于是约我去北京、天津等地古玩市场转转,淘些古书等。十余年来,我陪同他去过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天津沈阳道古玩市场、太原南宫古玩市场、西安八仙庵古玩市场,也去过上海、呼和浩特、洛阳、郑州、济南、青岛等地淘书访友,一路走来,多少有所收获,虽然也交了一些“学费”,但重要的是我们享受了这一过程。

2

有一次我们去西安,侯先生的朋友石彦明先生到火车站接我们。第二天,石先生领我们去逛八仙庵古玩市场、朱雀路古玩市场、西安古籍书店,因时间关系,这几个地方也只是走马观花浏览了一遍,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只淘到民国排印本《豳风广义》三册、晚清聚珍堂木活字印本《京报》二三十册(合订成两册)。而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这天晚饭后,我们漫步在繁华的钟楼、鼓楼一带,观赏西安古城五光十色的美丽夜景。这时,侯先生提议去看他的一位书友,此人叫F,原来是西安古籍书店的工作人员,看看在他那里可否淘到好书。

进了F家,主人拿出清刊本《三国演义》等古书,因索价太高,均未成交。F又取出一册包了书皮的清刻零本,我和侯先生只是翻阅了几页便放下。主人见我们兴趣不大,就将包书的纸打开给我们看,原来包书纸是商务印刷馆用过的一个大信封,上面贴有一张四方联邮票,完好无损。F说这是龙票,可值钱了。信封很大,纸很厚很结实,原书的主人拆开信封,将有字的、贴有邮票的一面向里用来包书皮,无意中保存了这张珍贵的清代龙票。F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述这册书的来历:有一天逛古玩市场,他看到一摊位上有一堆残破的古书,无人问津,便随意翻检起来,见这册包了书皮的品相较好,包书的纸较厚,封面封底都只三边向里一折,并未用浆糊粘上,拆开包书纸,发现了四方联龙票。F说当时既兴奋又紧张,感到脸上发热,心跳加速,生怕摊主和身边的旁观者发现,马上按原折痕将书包好,迫不及待地问摊主卖价,他也没听清摊主说的是几块钱,丢下一张大团结(十元),说了声“不用找了”,赶紧将书放进挎包,三步并作两步,头也不回地离开市场往家跑。

3

一般古书的封面封底所用纸张很薄,极易破损,古代读书人都很爱惜自己的书,书买来后先用较厚的结实的纸包书皮。朝鲜、日本则加以改进,他们刻印的书都用很厚的纸做封面封底,不易破损,而且也保护了书页,不会发生卷角的现象。我淘来的古书,也发现过类似F遇到的这种情况,有用官府的旧信封包书皮的,有用官府颁发的喜报包书皮的,但是信封和喜报都不完整,没有F这么幸运。所以在淘古书时,不妨仔细些,多翻检翻检,说不准在古书里会夹有古人的信札、前贤的名刺、名家的墨迹、商号的银票等稀罕之物,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