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诗如雷霆振响 情似黄河奔流――李白古诗《将进酒》赏析

诗如雷霆振响 情似黄河奔流――李白古诗《将进酒》赏析

时间:2020-09-07 05:47:13

相关推荐

诗如雷霆振响 情似黄河奔流――李白古诗《将进酒》赏析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为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旦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诗】古诗也称古体诗,是对今体诗(亦称今体诗)而言。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由于它是在唐朝形成和完善的一种诗体,所以唐人称之为近体诗。古诗(古体诗)却是古已有之。不过它并非春秋时代的《诗经》和战国时期由屈原首创,宋玉、景差继其后的《楚辞》。而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诗和其后文人模仿《乐府》写的诗。这种诗体不像近体诗那样字句有固定的要求,可长可短,也不讲究平仄(但一般都押韵)。在唐代,它和近体诗并行,许多诗人既写古体也写近体。有些名家能够做到二者兼善。比如李、杜。“将进酒”是乐府的古题,李白却能自出新意,使成千古绝唱。“将”读(qiang)是请的意思。

【写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逐出长安之后。诗人一肚子郁结无处发泄,于是借题发挥,借写诗来抒发胸中的愤懑。但天生旷达的李白却能化郁闷为豪放,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李白乐观、自信、放荡不羁的精神。

全诗共分四层

第一层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为青丝暮成雪。”

《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从一河流旁边路过,对他的学生大发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间就像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日夜流淌,一去不复回”。李白在这里用其意,但气势却十分宏大。第二句是说,在高堂明镜面前面对着苍苍白发而悲伤,是因为过分忧愁的缘故。过分忧愁会使人迅速变老,早晨还是青丝满头,晚上就变成了皓皓白发。

第一层,是说时光易逝,青春难再,悲伤能使人迅速变老,为下文设伏。两句都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是李白长篇乐府诗的特点,读时应加注意。

第二层共三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旦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一层第一句承接上文,抒发感慨。既然人生短暂青春难再,“人世难逢开口笑”,得意之时,就应当尽情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往往遭人曲解,此处要解释一下。有人认为李白在这里宣扬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及时行乐”的观点。其实不然,从此诗的写作背景来看,那得意二字不妨改作“失意”为好。被权贵排斥,让皇帝逐出长安,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为世用,何来得意?虽然官场不如意,但你能禁止我酒场得意?逢酒必饮,尽欢而散,这就是我李白的作风。因此,这个句子与其说是李白鼓吹及时行乐,不如说是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抗争。第二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既是诗人的自我表白,也是对权贵奸臣谗毁的反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皇宫里容纳不下我这个忠言逆耳的“诗臣”,世界大的很,我不相信自己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读这个句子时,一定注意其中包含的两层意思,不能“就诗论诗”。第三句,“会须”一词是“应当,应该”的意思。这个词在唐诗当中经常出现,也写作“会当”。例如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的句子。第二层第三句是对首句“须尽欢”三字的发挥。是说人逢盛宴应当开怀痛饮,尽情欢乐。

第二层抒发了作者对“才不为世用”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发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呐喊,显示出作者的乐观自信。

第三层共六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謔。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第一句中的“岑夫子”指岑勋,“丹丘生”即元丹丘。两人都是李白的好友。此句是劝赴宴的朋友饮酒。第二句中的“歌”,就是指《将进酒》这首诗。此句意谓,我李白要写一首诗为饮宴助兴,请你们仔细听着。诗已经写了一半,在这里作者只是点题而已。第三句,承上一层的意思深入发挥。“钟鼓”二字可理解为“奏乐”,因为古时贵族饮宴要“鸣钟列鼎”。“馔”,吃喝。“玉”比喻美味。这句是说,鸣钟列鼎珍馐美味的贵族生活不值的珍贵,只希望长眠醉乡,一醉不醒。第四句,以“圣贤皆寂寞”来映衬“饮者留其名”突出饮者的尊贵。那么这些“饮者”是些什么人呢?史载商纣王善饮,以醇酒美人亡国,显然不可取。文人当中陶渊明善饮,“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戚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善饮,写过一篇《酒德颂》,抒发他的“醉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的感慨。照理说,这首诗里的“饮者”应当选择此二人来写。但作者偏偏舍此而不就,而请“陈王”入诗。这陈王是何许人,竟能受到诗仙的青睐?

陈王姓曹名植字子建,建安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三曹之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他少小聪慧,曹操曾有意传位与他。但因为他有“醇酒美人”之好,曹操改变初衷,传位于曹丕。曹丕登位之后封曹植为陈王,曹植曾多次上书,意欲铅刀一割,施展自己的才能,奈何曹丕忌妒心重,曹植所招来的是无情的迫害和严厉的监视,曹植郁郁不得志,终日饮酒消愁,未到天命之年便一命呜呼。

李白置陶渊明,刘伶这样的真正“饮者”而不顾,却要让风流王子曹子建来充当千古留名的“饮者”,原来他们是同病相怜。因此,那在平乐宫里,恣情饮酒作乐的陈王,恐怕心中正在喋血呢?这和李白眼下的处境何其相似!这句诗应该如此去读,才能理解其中的蕴涵。第六句中的那个“主人”,该是诗人自己,这句诗与前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相照应,说明李白是个视金钱如粪土,一掷千金的豪放之人。诗中的“径须”二字是只管的意思。

第三层是这首诗的重点,它以圣贤寂寞,饮者留名相对比,以豪情抒愤懑,这是李白诗歌中惯用的手法。

第四层只一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将马鬣剪成五瓣的马。“千金裘”千金难买的皮大衣。(注意:古人着裘,毛翻在外面与今人不同)。马和裘都是李白的东西。“儿”应当是仆人。“将”拿;“将出”即拿出。“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生。第四层承接第三层的意思。说李白身上带来的钱用完了,索性连那名贵的坐骑和皮裘也不要了,要仆人拿去换酒來喝。结尾的“愁”字是本诗的“诗眼”,是一篇中心所在,阅读时万不可忽视。

第四层在进一步抒写的基础上,用一个“愁”字篇末点题,收结全诗。那么,这个“愁”字应当如何理解呢?它可以看做对朝廷权贵奸臣的不满,也可以看做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的感喟,还可以当做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控诉……。

这是一首古体诗。从形式上来讲它和近体诗律诗和绝句有着明显的不同。李白又是一个写古体的能手,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有创造,因此,他的古体诗在唐诗中别具一格。

唐人写的古体,有通篇五言的五古,如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杜甫的《三吏》《三别》,以及通篇七言的七古,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元稹的《连昌宫词》。李白的这首古诗,在语言上就大有突破,这首诗以七言为多,应当是一首七古,但长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竟然多达十个字,而短句“岑夫子”“ 丹丘生”仅有三字,这在唐人的古诗中极为罕见,可以说是李白的独创。这种参差错落的句式,用来抒发他心中郁郁不平之气可谓恰到好处。

就声韵来讲,上文讲到过,古诗不讲究平仄,但要压韵。这首诗的特点是韵随情转,不断变韵。从第一层的“雪”“月”,到结尾一层的“酒”“愁”韵脚变换了数次。这样的声韵变化,读来让我们能感受得到诗人感情脉搏的跳动。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李白诗歌形式的不拘一格是由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和诗中所抒发郁郁不平的块垒所决定的。明乎此就祘读懂了李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