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却无用?原来是你没有学会这4点“笔记思考术”

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却无用?原来是你没有学会这4点“笔记思考术”

时间:2024-06-15 01:58:30

相关推荐

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却无用?原来是你没有学会这4点“笔记思考术”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最基本途径是什么呢?

我过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近代做读书笔记很出名的是我们熟知的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先生有个雅趣的称号“文化昆仑”,指他知识渊博,古文功底深厚,在写作著述中引用广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些除了他本身的才华之外,更与他坚持做读书笔记有关系。

钱钟书先生的外文读书笔记本就有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而全部外文笔记加起来也有三万四千多页。更何况数量与之不相上下的中文笔记。

除了读书笔记,钱钟书先生还有“日札”,也就是读书心得。钱钟书的日札共有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有人统计说,如果把先生的日扎按每页300字计算,这些读书笔记的总字数达2100万;如果按每页400字计算,总字数将达2800万以上,可谓是创造了做笔记字数的记录了。

像钱钟书先生一样,把读书笔记做出“惊人记录”的人毕竟是少数,不过想要读书学习和写作,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但同样做读书笔记,为什么你划满了书本,写了几本笔记,用上了各种笔记APP,却依然没有提升阅读写作能力呢?

大多数时候,因为我们不懂做笔记基本的“术”:做笔记不是复制内容,而是要创造内容。

关于怎么颠覆性地做“读书笔记”,如何改变固有的做读书笔记的思维方式,被称作“电脑玩物”站长的黄钟毅在《笔记思考术》一书中说:

“笔记,不是复制他人,是重组一切信息,为我所用,让脑洞变成行动。”

信息爆炸时代,学会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整理、选择和反省这4点,才能让读书笔记高效实用起来。这4点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唯有把笔记上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库,才是一个成功的“读书笔记”。

在《笔记思考术》一书中,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大家展示读书笔记的工具、如何记录笔记,而是分享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思考、整理、选择和反省,这才是做读书笔记的“术”。

一、思考:以改变为起点的输入

“笔记,不是复制内容,更不是单纯地记录,而是要创造对你有益的认知,改变你对固有知识和经验的认知。”

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求全求多”,看了一段内容,非常有感触,就完全摘抄下来,进行记录。以至于读完一本书,做了两本笔记,却始终没有任何收获。

大量资料地复制,反而让我们找不到方向。看书里的内容,这里好像有用,那里好像也用,于是一字不落地抄下下来,以为笔记很全,实际上有效信息却很少。

想要读到一本书,让自己的读书笔记起到作用,就应该“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笔记应该有思考:

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你想要通过这本书收获哪些方面的知识?

书中哪些内容会对你有提升?

当你明确这些读书目的,才能在做笔记的时候,找到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记录书中内容,记录那些你需要的内容。

做读书笔记更不是让我们原原本本去记录书中作者的内容和思想,而是让这些东西成为我们的“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搬运内容,这不是借鉴而是抄袭了。

“思考问题,才能改变问题对你的影响,才能引发自我改变的行动”。

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是为了把记录的内容消化、吸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唯有带着想要“创造和改变”的心里去做读书笔记,才能让你的笔记变得有用起来。

二、笔记整理:以行动为目标作出选择

“我们真正的目的通常不是要让资料对象很整齐,而是要产生对我来说有用的行动。”

提到整理笔记,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怎么整齐、有条理、分门别类、建立系统,但是让笔记整齐并不是目的,整理笔记的目的,依然是为了“有用”。

如果你想要的是去整理所有资料,那么就会花很多时间在整理无用的资料上,这样整理整理就很有压力,产能不高,‍‍还会造成混乱,‍‍因为里面掺杂太多无效信息。所以,‍‍你不需要整理所有的读书笔记和资料,‍‍只需要整理对你有用的资料。

在《笔记思考术》一书中,黄钟毅提到了“整理的金字塔”的概念:整理时不要害怕自己丢弃了什么、遗漏了什么,‍‍因为当你真的做了这些主观舍弃时,正代表你创造了什么。

有效整理,‍‍不在于巨细无遗,‍‍而在于“我想要什么”,然后从一大堆待整理的东西中做出选择,找到我要的东西。

三、选择:找到自己真心想要的内容

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要学会“断舍离”:主动选择需要的,舍弃不需要的。学会选择,即使在没有时间进行舍弃的时候,整理也就完成了。

那么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如何选择呢?就要学会转化角度。

通常,我们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是从书中的观点、内容或者素材出发的,认为作者的观点很重要,内容很翔实,但却忘记了考虑这些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我们必须承认每一本书所能呈现的东西很多,也都有自己的价值;但你在选择整理内容的时候,要明确“对我有价值的内容”。

在整理笔记的时候,要明确这是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不应该把“读书笔记”当做主角,而应该把自己当做主角,选择的目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选择的时候,丢掉哪些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舍与离的过程中有没有进行思考,有没有确定哪些笔记会“被赋予新的价值和意义”。

四、反省: 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搜集和整理读书笔记, 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习惯和行动。

做读书笔记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个错误就是“单打独斗”:做完一本读书笔记,这本书就结束了。

事实上,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应该是你整个读书笔记系统中的一点。

让一本书的读书笔记成为知识库中的一部分,可以选择“主题阅读”,比如制定读书计划:成长类书籍、工具类书籍、心理类书籍。有了完整的书单,每次做读书笔记的时候,试着把笔记嵌套在这个系统里,从而整理、选择自己想要的内容(毕竟很多书里的观点有重复的部分),从而提高读书效率。

建立自己的知识库,还需要有“自己的观点”:整理笔记的时候,我们摘抄、复述了他人的观点,但在整理、选择后,我们需要思考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读书笔记的一部分。

小结:

想要依靠读书笔记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要先明确“笔记思考术”,正如《笔记思考术》一书中所说:

记笔记:

不是做搬运工,而是自我创造——让大脑扩容;

不只是写下来,是让未来产生行动——让记录到的东西能够被运用起来;

不是重复低效的记录,而是要养成高效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发放论制胜。

做读书笔记的时候,要明确“你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新知识的“创造工”。比学会各种读书笔记技巧、学会应用各种笔记APP更重要的是,学会“笔记思考术”,唯有如此,才能让读书笔记为我所用,真正体现出读书笔记的高效实用能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