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记叙文写作审题技法

记叙文写作审题技法

时间:2019-07-01 08:38:26

相关推荐

记叙文写作审题技法

记叙文写作文题审读技法

[技法点拨]

目前,各地中考卷记叙文文题类型很多,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等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属于“全命题作文”,因此,这里就以“全命题作文”为例来讲解记叙文审题中重要的、常用的审题技法。

一、咬文嚼字,读懂题目的内涵

1.透视比喻。比喻型的文题是中考卷的宠儿,看看各地的中考作文题你就知道了: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湖南长沙)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浙江宁波)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江苏无锡)

幸福像花儿一样(福建漳州)

画一扇窗给自己(山东潍坊)

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辽宁沈阳)

这种文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喻体,进而把握文题的本意。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个题目,喻体“花儿”一词,代表着灿烂、鲜艳、芳香、美丽,它带给人快乐、温馨、纯净、明媚的感觉,因此,文章应表现出轻快、明朗、积极、喜悦的感情基调,才能够突出重点。

同样,上述文题中的“太阳”“风景”“依靠”“窗”“花”这些比喻词,都需要我们在审读文题的过程中去晶析它们的本义,完整地把握文题的意蕴。

2.关注虚词。虚词虽然没有明确的意思,但它在表情达意方面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

其实并不是这样(山东德州)

好想说声对不起(山西课标卷)

“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文题中,有“其实”和没“其实”意思大相径庭。“其实”表示事情原本如此,从人对事情的认识来说,“其实”表明了一种思想认识的转折和提升。就是说,人们本来以为事情是这样的,但某一件事情或某一次经历,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只有把“其实”这个词理解透彻了,写出了思想认识上的转折,文章才能真正扣题。

3.明晰关键。记叙文文题中,有些看似平常但又十分关键的词语,一定要明晰它的含义。比如: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重庆卷)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河南卷)

这一天,让我铭记(四川南充卷)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这个文题中,“一幕”是个关键词。“一幕”表明了时间很短,是刹那之间,所以,只有对那一瞬间作浓墨重彩地细致而具体地描写,才叫做突出了“那一幕”这一重点。同样,“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中的“故事”一词,“这一天,让我铭记”中的“铭记”一词都需要在审读文题时细细品咂。

以上所述,都是对文题内容的审读。当文题内涵明确之后,下一步,就应该确定文章的写作重点了。

二、条分缕析,把握题目的重心

1.关系型文题。有一类文题,题目中的词语之间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关系,只要明确了关系,也就明确了文章的写作重点。比如: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浙江湖州卷)

文题中的“变化”是原因,“精彩”是结果,那么在写作时应该通过对“变化”具体详细的描写,来突出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至于结果的“精彩”,也是为了突出“变化”的重要意义而服务的。

2.悬念型文题。这一类文题让你一读难忘,因为它呈现给你的是结果,所以它带给你一个悬念,让你情不自禁地要问一问“为什么”。比如:

下雨,真好(浙江温州卷)

这件事,我做对了(湖北黄冈卷)

面对“下雨,真好”这个结果,我们会问为什么下雨真好?因为下雨可以带来清新凉爽的天气,可以带给孩子们雨中嬉戏的快乐,可以洗刷郁集在人的心灵上的阴霾;而“这件事,我做对了”则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论,我们也会忍不住问一问,为什么说这件事我做对了?因为这件事让我维护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这件事表明我抵制住了物欲的诱惑,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从此有了自信。由此可见,解开悬念的部分就是文章要详写的重点。

3.偏正型文题。这类文题从结构上来分析,它由“偏”与“正”两部分组成,比如:

幸福的颜色(广东深圳卷)

永远的歌声(吉林卷)

这两个文题中,“幸福”和“永远”是用来限制“颜色”和“歌声”,“幸福”和“永远”是“偏”,“颜色”和“歌声”是“正”。那么,文章的写作重点是不是也应该突出“颜色”和“歌声”呢?并不一定。“幸福的颜色”这个文题,要突出的恰恰是“幸福”,是“幸福”的颜色而不是“悲伤”“悔恨”等的颜色;而“永远的歌声”这个文题同样如此,要的是在“永远”二字上大做文章。

还有一类开放型文题,它们往往是由一个词组成,如:

寻(江苏南京卷)

温暖(湖南株洲卷)

窗外(宁夏卷)

这类文题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开放型文题”。以“窗外”为例,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关系型文题来审读,如“窗外的世界丰富了我的生活”,重点展现“窗外”与“我的生活”的关系;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悬念型文题,如“窗外的世界很精彩”,告诉读者因为窗外的伙伴们自由快乐所以精彩,因为窗外的世界日新月异展示着城市的发展步伐所以精彩;还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偏正型文题,如“清新明媚的窗外”,用优美的笔触描绘夏日雨后的美景,营造清新明媚的意境,抒发对自然的热爱。

至此,文题审读就完成了读懂题目内涵、把握文章重点两项“定向”的重任,大家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进一步确定主题、谋划布局了。

[试题演练]

文题一:那一次,我说了“不”

点拨:这是一个“悬念型文题”,因为“那一次,我说了‘不”’是事情的结果,因此,文章的重点是解释原因:为什么要说“不”?是怎样说的“不”?说“不”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和性格?另外,也要关注文题中的“那”字,“那”表明是回忆以前的一件事,在写作时应该采用倒叙的顺序。

文题二:怀揣温暖的叮咛

点拨:这是一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文题。因为“叮咛”是不能揣在怀里的,只有物品才能揣在怀里。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本体——可以揣在怀里的某物,与喻体——体现着他人关爱和温暖的情意自然结合起来。而且,文题中的“怀揣”与“温暖”也提示着事情发生的季节大概是在冬季,因为夏天“怀揣温暖的叮咛”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文题三:在路上

点拨:这既是一道比喻型文题,“路上”,可以是治学之路,求学之路,思想成长之路,学艺之路,城市发展之路,等等。这又是一道开放型文题,可以把它当做关系型文题来思考,如“在路上,挫折改变了我”,展示“挫折”对“我”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当做悬念型文题来设计,如“在路上,我歌唱又欢笑”,表现“我”作为一个现代中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题四:夏日印象

点拨:这是一道偏正型文题,重点宜放在“夏日”二宇上。要通过对夏天的景物描写,充分展示夏日的特点。当然了,同时也可以把它看做一道开放型文题——可以写景,描写夏日美景,表现夏的热烈、紧张;也可以叙事,叙述夏日里的故事,表现在这特定环境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爽朗、洒脱、豁达的个性;还可以抒情,深情描叙夏日里和母校分别的情形,抒发对朝夕相处了三年之久的老师、同学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