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六)——董希文《开国大典》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六)——董希文《开国大典》

时间:2022-11-09 22:13:39

相关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六)——董希文《开国大典》

董希文 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405cm 1953年 (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摹本)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人,曾就读于杭州大学土木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越南河内美专。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本科。1942年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临摹壁画三年。1946年,应徐悲鸿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的素描及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以革命题材、领袖人物的创作最为擅长。他创作过《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红军不怕远征难》、《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他的画作多次得到徐悲鸿等众多著名画家的好评。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中央美院把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董希文。接到任务后,董希文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没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

油画《开国大典》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画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再如,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被抽掉了,并且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是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因而使这件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介绍说:“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非常兴奋,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开国大典》局部之一

《开国大典》局部之二

董希文 《开国大典》(修改后被抹去高岗形象)

董希文 《开国大典》(董希文原作 修改后被抹去高岗和刘少奇的形象)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油画(六)——董希文《开国大典》

(-03-16 22:37:31)

转载▼

标签: 杂谈

董希文 开国大典布面油画 230×405cm 1953年 (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摹本)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人,曾就读于杭州大学土木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越南河内美专。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本科。1942年任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临摹壁画三年。1946年,应徐悲鸿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的素描及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以革命题材、领袖人物的创作最为擅长。他创作过《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红军不怕远征难》、《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他的画作多次得到徐悲鸿等众多著名画家的好评。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中央美院把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董希文。接到任务后,董希文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没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

油画《开国大典》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画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再如,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被抽掉了,并且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是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因而使这件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介绍说:“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处理在不到一半幅面的左侧,不仅是手法的大胆,重要的是他懂得构图的大局。《开国大典》的大块色彩,通俗易懂,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缨络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一个风和日丽日子里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

徐悲鸿看了《开国大典》之后非常兴奋,对此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董希文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应得一百分。”但他同时也以西洋油画的传统标准做了后半句评价:“也应扣掉五分,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但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正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

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至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一直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开国大典》局部之一

《开国大典》局部之二

董希文 《开国大典》(修改后被抹去高岗形象)

董希文 《开国大典》(董希文原作 修改后被抹去高岗和刘少奇的形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