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重振虎威高见④中山高等教育要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

重振虎威高见④中山高等教育要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

时间:2020-01-28 05:00:27

相关推荐

重振虎威高见④中山高等教育要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

杨森,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

中山市高等教育的困局

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往往离不开人才,关于中山人才的引进问题已经有相关许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讨论。不过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透过本地高校的培养。一般而言,当人们在本地高校学习和生活较长时间以后,基于对环境的熟悉或是出于情感等种种原因,都会比较倾向于留在当地,并且对当地的认同感也会较高。

然而较为遗憾的是,目前中山仅有的两所本科院校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以及包括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大专院校,几所院校都不能为中山本地培养输送更多的硕士、博士人才。这与兄弟城市珠海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珠海市引进了中山大学,透过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为本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十一座城市中,广州拥有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重点学科大多位居广州,“双一流”高校也全部处在广州。另一方面,深圳的高等教育也在急起直追,深圳大学被纳入了广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方科技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建设高校之一。并且深圳、广州透过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也取得了不俗的进展。而包括东莞理工学院与国外高校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珠海则吸引了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入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吸引了海内外大批博士进驻。相较之下,惠州、中山、江门、肇庆几座城市虽建有高等院校,但高等院校数量少,办学水平层次较低。

因此,中山要走出高等教育较为落后的局面,必须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随着大湾区建设成为了国家战略,建设大湾区也成为了中国推动新时代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中山必须充分利用好自身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所处的有利地位,打赢高等教育建设这场翻身仗。

资料图片

中山市高等教育的建设思路

01

加强国际化合作办学

中山市毗邻港澳,在目前高等教育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港澳高校的优势,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建设。

尽管目前中山已经与澳门科技大学商谈合办香山大学,以及建设中山科技大学之中,但笔者认为中山在既有的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和香港高校展开合作。根据QS国际高校排行榜,5所香港高校进入世界百强。可以效仿如澳门大学在珠海市横琴岛上建设新校区、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合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从而大力引进香港高校在中山开设分校。目前香港高校也面临着土地不足办学空间不足、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复杂情况,透过引进香港高校,对接教育资源,既可以强化香港高校的自身优势,扩大香港高校生源,助力香港融入大湾区之中。同时对中山而言,可以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快速融入国际高校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同时除了引进港澳高校外,中山原有的高等院校,以及未来创办的两所院校也要努力求变,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进一步增强与港澳高校的合作,采用学分互认的形式,增加交换学生的比例。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科合作,港澳高校的商科较为突出,可以透过聘请港澳高校商科的专业教师前来进行授课等形式,增强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而在政府层面也应进一步增强对话机制,例如院校之间的合作方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层面,加强相应的协调和整合,进一步推动中山高校与港澳高校的合作。可以参考推动欧洲高等教育合作的“博洛尼亚进程”, 建立中山与港澳大学系统的框架协议和对接机制,建立学分、资格和学历互认标准和制度,外部评价机制与学校内部保障体系、学分转换和累积制度等机制,从而有利推动中山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除了学生层面以外,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透过与港澳以及国外高校合作,定期将优秀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送往海外研修。以笔者就职的广东财经大学为例,就与美国的佩斯大学和澳洲珀斯大学合作,每个学期都选派教师前往海外高校研修,从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

02

引进高水平师资人才

另一方面,不管是在原有的高等院校基础上,还是未来即将创办的两所大学大学,应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博士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来中山建立实验室。

透过较为丰厚的待遇条件,吸引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前来中山高校。以广州大学、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这几所高校原本作为地方性的院校,正是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吸引了海内外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得这几所地方性院校,一跃成为了全国较为知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广州大学、深圳大学更是较为突出。

除了本科院校,大专职业院校同样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博士师资。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几年透过大量引进人才,已经占据了全国职业院校排名的前端位置,不管是科研水平、教学水准、产研结合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中山三所职业院校同样应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将这几所职业院校打造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名靠前的院校。

资料图片 记者 文波 摄

03

加强高校产学研结合

中山加强高等学校建设其目的是为本地发展输送人才,因此在后期中山科技大学以及香山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结合。

高等院校作为创新知识的主体,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企业之间要注重协同创新。大学作为培养人才,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而企业则是将创新技术运用在市场中的关键,政府在这当中则负责宏观调控,是制度和环境的维护者,三者都需要良好的合作。以美国的旧金山湾区为例,硅谷作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依靠的正是斯坦福大学、旧金山大学等世界名校为其输送人才。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中,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正是透过与松山湖国家高新区、部分全国百强镇及龙头骨干企业紧密合作,寻求“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合作分工模式。这也是未来中山高等院校发展可以参考的样本,透过高校的产学研结合,聚焦地方产业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回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之中。

04

大专职业院校的转型

过往在讨论高等院校教育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了大专职业院校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环,大专职业院校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山有包括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在内的三所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大专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院校,不管是学科设置还是办学特色上都应明确统一思想,为中山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以上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建议,中山要重震虎威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而人才则是当中尤其重要的一环,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进一步加以重视。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历史机遇,发挥中山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加快建设好中山市高等教育,再次重现中山的辉煌。

文/杨森

图/资料图片

编辑:曾淑花

二审:张鹏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