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贫穷的本质》:商业是最好的慈善吗?

《贫穷的本质》:商业是最好的慈善吗?

时间:2021-04-15 02:09:10

相关推荐

《贫穷的本质》:商业是最好的慈善吗?

慈善不是用来作秀的,而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的事业,它是一种修养和智慧,没有模板,但也不能自由发挥。

商业是最好的慈善吗 来自老马商书房 00:00 20:03

这周咱们研究一下“穷人”这个群体,讲一下《贫穷的本质》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最穷的群体到底为什么这么穷。

为什么读这样一本书?

从功利的角度讲,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看清“穷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好的习惯,帮助我们规避开。从不功利的角度来看,因为贫穷本质上是经济现象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对贫穷的了解越充分,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就越深刻。新一代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年代,对贫穷的理解太狭隘,需要通过这本书从一个更底层的视角看待贫穷。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这本书出版之后就被《金融时报》评选为当年的年度最佳图书。这本书的写法非常扎实,两位作者跑遍了五大洲穷人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做了大量一手的调研。所以,这是一本学术价值非常高的书。

今天先不讲“穷人为什么穷”,而是从一个跟这个主题看上去有点偏离但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始——

应不应该援助穷人?

估计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穷人当然要帮,我们跟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除了弱肉强食、相互竞争之外,还有温情的部分,会主动帮助掉队的人。但是,这个问题在很多的专家学者那里产生了争议,关于扶贫、慈善,有好几种声音。

声音一

有一种声音认为,扶贫与否是经济上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先决条件。某些地方发展落后,根本上的原因是制度不行,尤其政治制度。看那些非洲的穷国,都是军政府执政,根本没有完善的政治制度。要先确保建立起一套现代的国家的体系,然后再考虑援助的事。没有制度层面的保障,根基不牢固,做各种援助基本上是零敲碎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何况,国家政治体制不完善,各种独裁政府,指不定最终援助了谁。所以,制度上没有根本的保障就不要谈援助,肯定打水漂。

这个观点的逻辑是制度优先,只要制度不行,援助了也是白援助。看这个逻辑,是不是特别像中国的公知,不管国家出了什么对老百姓有好处的政策,总是一句“根本制度不改,小修小补都没用。”是不是和前面的看法如出一辙?

秉持这派观点的人往往会举很多例子,比如当年拉美的债务危机、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事件……他会告诉你:“只要政治上腐败,经济就没有走出来的可能性,所以对这种国家的国际援助啊应该谨慎。”

声音二

还有一派观点认为,扶贫当然要做,但不能用现在流行的方式去搞。秉持这个观点的人多数是自由派的经济学家。十多年前有一本畅销书——《白人的负担》,就是这一派的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他曾在世界银行之类的机构工作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联合国、世界银行这一类的国际组织做了很多对落后地区的扶贫工作,这个经济学家也参与其中。他发现,以西方的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这套世界范围内的慈善体系,虽说援助了落后地区,可是被援助的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于是,他做了反思,写成了《白人的负担》。这本书的观点是,单纯的给欠发达地区支援钱、支援物资是不可能让它脱贫的,而且还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负担。因为发达国家主要是白人国家,所以书名就叫做《白人的负担》。

在书里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他在援助非洲一个村庄的时候发现非洲虐疾特别严重,于是扶贫团队援助了一些用特殊药水泡过的蚊帐。这样,只要这些穷人睡觉时把帐篷撑起来,就可以防止了疾病的传染。

可是他在非洲的一个地方用了这个方法之后,疟疾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调查后发现,原来他们把蚊帐免费发给穷人之后,那些人压根儿没用,甚至有人把蚊帐改造成渔网用来捞鱼用,也有些人把免费得到的蚊帐拿到市场上卖掉了。所以,免费给的东西别人不会买账,“捐款捐物”的方式是很有问题的。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名词——沉没成本。一个人对一件事付出了成本之后,就倾向于继续把这个事做下去,怕说发现做错了也会硬撑下去,因为之前已经付出了很多,肯定希望前期投入能有产出。

沉没成本的心理在穷人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果让一个穷人买一个东西,付出了一定的价格,那么他买到之后就会倾向于觉得这个东西不错,即便发现这个东西不那么好,他也会安慰自己,让自己觉得这个东西没有那么糟。因为他如果否认这个东西有价值,就相当于承认自己的决策错了,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所以,人为了逃避这种负面情绪,潜意识里就会让自己相信花钱买的这个东西物美价廉。反过来,给他一个免费的东西就不存在这个感觉,他会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太大的价值,特别不重视。

免费不行应该怎么办?这个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回归基本的市场规律,任何东西都应该有价格,用价格去调控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后来做了改进,他们在一个村子里,以50美分的价格把蚊帐卖给村民,而且,为了确保中间人有动力把蚊帐卖给村民,给他们提成。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化的买卖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效果获得了大幅的提升。

所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做慈善援助贫穷地区,还是应该尊重市场规律,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调节效果更好。而且,这样能避免浪费。因为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愿意花钱买蚊帐就意味着这个蚊帐是对购买者有价值,蚊帐最终都给到了需要它的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免费发给每个人,分配给不需要人,而真正需要的人反而得不到,这是资源浪费。

声音三

还有一派观点是行动家提出的,也就是那些奔波于贫穷的地区的慈善团队的成员。这些人特别烦整天坐而论道、讲大道理的人,干就完了,扯那些虚的干吗?

他们相信,这些穷人并不笨,也不蠢,无非就是运气不好,生在了一个落后的地方,吃不饱饭,造成营养不良、发育不好、没力气干活,没法干活就没有经济来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他们一些初始的资金或者足够的粮食,这个恶性循环就可能变成一个正向循环。

看了这三种对于慈善、对于援助穷人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

本书的两位作者对这三种看法都不太以为然,他们觉得,做任何宏观层面上的讨论都是“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实际上避开了具体的问题、具体的细节,空对空的讨论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判断这几种看法对还是不对,他们认为其实非常简单,不需要争来争去,做个实验就行了——随机对照实验。

比如,两个各方面条件几乎一模一样的村子紧挨着,对其中一个村庄什么都不做,记录它的情况;另一个村庄,给它经济政策的刺激或者是给它设计一种制度。几年之后再看这两个村庄的发展,对比一下哪个明显变穷或哪个明显变富了,这就能知道方法是否有效。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客观,需要再去随机抽样其他的地方,反复多做几组。

所以,两位作者在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用几十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实验。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只要给与援助,不管这个地方政治制度多么糟糕,经济发展都有明显的改善,无论小孩的身体健康水平、识字水平,还是人均寿命、儿童死亡率……都能看出非常明显的差别。他们就用非常扎实的调研和随机对照实验,漂亮的证伪了那些虚头巴脑的争论。

而且,像《白人的负担》那本书里讲的“免费的蚊帐会造成浪费,付费的会造成效率的提升”,他们的实验结果发现,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演,在实际的过程中很少出现这种状况,大部分时候,免费把蚊帐发给穷人之后,使用率能达到70-80%。

所以,本书的两位作者就是“实践出真知”的典型,他们特别烦专家们浪费时间做无休止的争论,更愿意把时间用在非常严谨的调查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把慈善变成知识精英们“抖机灵”的舞台。

这两位作者的态度让人感动。

一般的学者都是相互辩论,大家更重视自己的观点能不能找到足够多的证据去支撑。没有人会像这两位作者一样,一头扎进贫穷地区,亲自接触穷人,每天跟他们打交道,了解他们。而且,他们有很扎实、很严谨的随机对照实验。这就比那些空洞的大理论有价值得多。

自然科学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把所有因素控制得非常完美,只研究几个变量。但是社会科学的问题在于,环境要复杂得多,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变量,难以做严格的测试。但是,正因为这种“难”,导致很多社会科学的专家,尤其是经济学家,把这个学科做成精英化的游戏,自己发明模型,想象着加几个变量,然后发明出一套理论,堂而皇之地到处推销。他们没有设身处地的为穷人着想,真正的去研究每一个地区的穷人所面临的具体的生存环境。

“幸福的家庭看上去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的,一个家庭想要过得幸福,各方各面的都要做得好,无论是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子女教育、个人健康……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因为要素太多,只要有一两个做不到就是鸡飞狗跳的。

穷人也是一样,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脱贫理论,每个地区的穷人面临的状况都不一样。所以,帮助每个地区的穷人脱贫的路径也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非洲有一些特别穷的村子,人均每天的收入在一美元以下,普遍存在饥饿现象。可是你发现他们家家户户都有点家用电器,电视机、卫星天线、DVD之类的。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怎么去买这些家用电器呢?这个在咱们的价值体系里是无法理解的,而当地人就认为,“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就是比“吃饱饭”更重要的事。这个不去调查,怎么能想到会有人有这种比较奇怪的价值观呢?只有了解了这些地方的个性化的需求之后,才能针对性地给到一些解决方案。

这本书里还举了一个例子。在印度的东边有一个非常穷的地方叫比哈尔邦。那里的学生辍学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女生,一般都不上学。很多专家建议了各种激励手段,提高女孩上学的比例,比如减免学费、提供免费午餐、提供免费校服……最终这些手段都没什么起色。

本书的两位作者跟当地人大量的接触之后发现,给女生免费送一辆自行车,这些女生上学的比例出现了大幅度增加。原来当地的家长并不是意识不到基础教育的作用,而是因为当地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交通不便,学校又远,家长担心让女孩每天步行几个小时往返学校。家长有这种顾虑,“提供免费的自行车”就解除了他们的顾虑,就愿意把女孩送到学校上学。

类似的例子在书里非常多,这类例子只有通过实证调查和对照实验才能发现解决方案,闭门造车或学院派的各种争论根本没有意义。讲大理论谁都会,可是对穷人有一毛钱好处吗?

对于这本书,我一开始讲作者的价值观,是因为这部分给我的触动非常大。我从两位作者身上看到非常不一样的人文关怀,他们是真正的关心穷人,想帮助穷人,而且是真正的投入时间、精力和智慧,同时又有非常严谨的学术精神。这个是经济学研究里太欠缺的一些东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