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书画大赏:国家博物馆之中国古代书画展

中国古代书画大赏:国家博物馆之中国古代书画展

时间:2020-11-12 12:25:37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书画大赏:国家博物馆之中国古代书画展

此次“中国古代书画展”以时间为主线,甄选了共52件宋元名家的稀世珍作和明清各画派的代表作品。通过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明代的绘画与书法、清代的绘画与书法三个模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书画的发展历程。还等什么呢?赶快开启本期的展览吧!

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宋人所绘的十米长卷-《辋川图卷》。这幅长卷是以唐代王维的《辋川图》为蓝本描摹的作品。以水墨笔法将辋川二十景融合绘于一卷,虽是描摹之作,管中窥豹,也能一探原作之精彩。由于画卷过长,只能以局部横图展示,喜欢的朋友可以前往现场欣赏哟!

▲佚名-辋川图卷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虽然只能隔着展柜的玻璃进行欣赏观看这部十米长卷,但并不妨碍它带给我们带来的视觉震撼感。据说国博也是首次将这十米长卷真迹全部打开展出。在北京的朋友们有福啦!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王维山水的代表作《辋川图》虽然在书画历史中屡被提及,但奈何真迹早已无传,现今看到的全为后人临摹之本。在中国山水画史上,许多专家将王维的《辋川图》视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元代赵孟頫将其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比肩。同时,此画也是研究北宋传统绘画的经典之作。

▲佚名-辋川图卷局部 (宋)纸本水墨

▲赵构-草书七言绝句团扇面 (宋)绢本

说起书画艺术,第一反应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书画艺术互相借鉴、融合,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精神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赵孟頫-行书致张景亮信札册 (元)纸本

▲赵孟頫-行书致张景亮信札册 (元)纸本

▲赵孟頫-行书致张景亮信札册 (元)纸本

中国书画始于魏晋时期,由于年代的过于久远而流传甚少。到了宋代,书画造诣稳步提升,所绘画面传神且自然,书法更是另辟蹊径,突破了晋唐余韵,多以个性、抒情为主,也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新的高潮。而元代则多强调笔墨与意趣,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书画艺术创造性的发展阶段。

欣赏完古韵古意的宋元作品,我们再来看看明代的绘画与书法作品吧!

山水、花鸟、人物等绘画在明代发展迅速,各地域画派逐渐形成,早期多以宋代院体画风的宫廷画和“浙派”为主,中期则偏向于沈周等人创立的“吴门画派”,到了晚期董其昌等艺术大家另辟蹊径,可谓是百家争鸣,争奇斗艳。

▲沈周-山居图扇面 (明)纸本设色

▲董其昌-北固山图卷 (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绢本设色

董其昌于山水画中另辟蹊径,独创“松江派”,在绘画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此幅《北固山图》是其在舟中所绘,也就是现在的镇江。全图取平远、深远之景而创作,整图笔力圆润,秀润清新,韵味无穷。

▲曾鲸画像、陈范补景 菁林子像卷 (明天启七年 1605)纸本设色

▲曾鲸画像、陈范补景 菁林子像卷 (明天启七年 1605)纸本设色

▲徐渭-杂画卷 (明)纸本水墨

▲徐渭-杂画卷 (明)纸本水墨

▲徐渭-杂画卷 (明)纸本水墨

徐渭,字文清,号青藤老人。是明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书画家,同时与杨慎、解缙并称“明代三才子”。他在诗文、书画等方面独树一帜,见解独到,其作品豪放、个性,自成一家。常自评:“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此次看到的《杂画卷》分为三部分,分别绘制的是芋叶拳石、萱花小鸟以及高士乘舟。此画意趣甚浓,干湿并用、且构图精妙。动物、人物的描绘虽寥寥数笔,但却生动异常,水墨淋漓。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遐想。

▲文徽明-行书《乙卯元旦》诗扇篇 (明 嘉靖三十四年 1555)纸本

▲董其昌-行书李颀诗句 (明 天启四年 1624)纸本

此卷为董其昌七十岁时录写唐代诗人李颀的《赠张旭》、《题卢道士房》长诗二首,全篇有种古淡散逸的美感,令人心旷神怡,一睹难忘。

▲张瑞图-草书五言律诗扇面 (明)纸本

▲王文治-行书为乐翁年先生祝寿轴 (明)绢本

▲文徽明-真赏斋图卷局部 (明 嘉靖三十六年 1557)纸本设色

▲文徽明-真赏斋图卷局部 (明 嘉靖三十六年 1557)纸本设色

《真赏斋图卷》共有两幅,是文徽明在八十岁和八十八岁时为好友所画。而此次国博展出的是其八十八岁时绘制的,画中线条精致,配色雅致,也是文徽明晚年的一幅佳作。

欣赏了这么多明代画家的作品,我们在来看看清代画家的佳作吧!

▲王鑑-深山古寺图轴 (清 顺治十一年)纸本水墨

▲王鑑-深山古寺图轴局部 (清 顺治十一年)纸本水墨

▲王原祁-仿梅道人溪山烟雷图卷局部 (清 康熙四十年 1701)纸本水墨

▲王原祁-仿梅道人溪山烟雷图卷局部 (清 康熙四十年 1701)纸本水墨

▲王原祁-仿梅道人溪山烟雷图卷局部 (清 康熙四十年 1701)纸本水墨

▲康有为-行书五言联 (清)纸本

▲伊秉绶-行书小园梅花诗轴 (清)纸本

▲何绍基-行书节录《汉书·续传》 (清)纸本

清代的绘画延续了元明“文人画”的传统,清初年间崇尚复古画风,此次展览也展出了王翚仿王蒙《卢鸿草堂图轴》、王鑑仿元代吴镇《深山古寺图轴》、王原祁晚年《仿梅道人溪山烟霭图卷》。

▲吴昌硕-玉堂风格图轴 (1924)纸本设色

▲任颐-梅雀图轴 (清 光绪十九年 1893)纸本设色

任颐,字伯年,以字行,山阴人,也就是如今的浙江绍兴人,擅长人物、花鸟、山水,在画坛颇负声誉。其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技法韵味,又融合西画的速写、设色等技法,从而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清新的风格。

▲李鱓-五松图轴 (清 乾隆九年 1744)纸本水墨

▲李鱓-五松图轴局部 (清 乾隆九年 1744)纸本水墨

▲李鱓-五松图轴局部 (清 乾隆九年 1744)纸本水墨

李鱓是书法、绘画极佳的奇才,字宗扬,号复堂,江苏兴化人。早年学习工笔花卉,中年后转向写意风。后因扬州于石涛的笔法而得到启发,风格大变,形成了“水墨融成奇趣”的风格。他的画用笔苍劲,看似随意的泼墨,却暗含韵律,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人生豪放洒脱的性子。

▲华喦-水西山宅图轴局部 (清 乾隆六年 1741)纸本设色

▲华喦-水西山宅图轴局部 (清 乾隆六年 1741)纸本设色

▲金延标-虎溪三笑图轴局部 (清)纸本设色

▲钱维城-云泉松坞图轴局部 (清)纸本设色

钱维城,字宗馨,号茶山。其山水画丘壑幽深,山水灵秀,单看他的作品总有种高人隐居其中的感觉。

▲弘旿-阅武楼阅武图卷局部 (清)纸本设色

▲弘旿-阅武楼阅武图卷局部 (清)纸本设色

▲弘旿-阅武楼阅武图卷局部 (清)纸本设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