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600字范文 > 【教育读书】人生深处 ──《论语》解读系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教育读书】人生深处 ──《论语》解读系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时间:2021-06-11 18:56:09

相关推荐

【教育读书】人生深处 ──《论语》解读系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教育读书】

人生深处

——《论语》解读系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文/朱振山

孔夫子一生致力于追求学问与讲述、传播学问,而后人却对“学问”的理解多较片面。一般认为,学问就是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实际上,学问是包括文化知识在内的人生经验。在《论语·为政第二》篇里,孔子向我们提出了他的人生报告,讲述了他的人生经验。从十五岁讲起,一直讲到七十岁,带领我们循序渐进地领略他人生深处的壮丽景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人生报告,稍通文墨的人都耳熟能详。一般人多是这样理解的:孔夫子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四十岁就不再迷惑了,五十岁时则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六十岁听什么都不觉得奇怪,七十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会超出规矩去。

这种理解其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真是这样,孔子就够不上圣人的资格了,充其量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

那么,孔子的人生深处具有怎样的景观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去的,他的身世很坎坷,父亲去世的时候,他上面只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全部生活重担来。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要求学问了,“志于学”的“学”不是学习,而是学问。古人把求学称作求道,这里学问不单单指读书,而是要穷究宇宙人生的真相,当然包括世故人情了。因为,古人的学问是先做人后求知,蒙学读物《三字经》里的“首孝悌,次见闻”说的就是获取学问的先后顺序。孝悌是如何做人,只有学会了如何做人,才能进而获取知识。一个人如果连做人的起码原则都不懂,即使获得了再多的知识,也不能说是有学问。

学问还有一个代名词,叫做人生经验。中国人经商需要人生经验,劳动需要人生经验,生存需要人生经验,从政也需要人生经验。那么什么是人生经验呢?就是要懂得世故人情。讲到世故人情,大家都把“世故”理解成圆滑,把“人情”理解成礼尚往来。这是非常局限、非常片面狭隘的。实际上,“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和未来,阅尽人间春色。“故”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的各种事情。“人情”这两个字的内容更加丰富,它甚至可以囊括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许多学科,也就是人与人如何融洽相处的。由此可知,孔子的“志于学”工程是何等艰巨浩大!

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孔子的学问逐渐丰富。“三十而立”,他获得了“立”的功夫,“立”不仅是自立于社会,更要秉承一种处世原则,譬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立”就是不动。佛学上有“戒、定、慧”的修行过程,孔子的“立”就是诸多持戒之后的“定力”,是为人处世的原则确立了,人生就要走这条路了!什么路呢?“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就是“三十而立”的真正含义。

下面,“四十而不惑”则带领我们进一步去领略他的深层人生。孔子是圣人,但他首先是人,作为具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也要不断追求。追求包括两种:一是文化方面的欲求,即灵性的圣洁欲求;一是身体方面的欲求,即生存的快乐欲求。这两种欲求不断拼搏撞击,灵魂越是博大强健,这种拼搏撞击越是激烈酣畅。可以这样理解,四十岁之前的孔子一方面志立于追求学问,一方面还有快乐的追求。只不过,他那强大的自控力没有让快乐原则浮出水面罢了。但那时的孔子难免会产生隐约的迷茫。然而,孔子毕竟是孔子,若是平庸之辈,很可能在“志于学”的漫长生涯中偃旗息鼓、安享平庸了,而孔子却战胜了自己,四十岁时,他终于不再困惑,他坚定了“志于道”的决心。

到五十岁的时候,他就“知天命”了。知天命在一般人看来就是知道了宿命。宿命是什么呢?宿命就是那个远因导致的人生际遇,以佛教的说法,今生的一切苦难都是由很早以前的“业因”所决定的。这种解释不免有些消极悲凉,并不符合孔夫子积极进取的人生。孔夫子如果听天由命,又怎么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那么孔夫子的“知天命”是什么呢?是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尽毕生之力,传道授业解惑,致力于完成授徒教学,整理、阐述古大德的至理名言,发现、传播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等历史使命。

“六十而耳顺”的通常解释:听见什么都不觉得奇怪,看见什么也不觉得诧异。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坦然。孔子为什么能在六十岁的时候处变不惊、从容不迫呢?是因为,这时候他已通晓了世故人情的来龙去脉,掌握了因果规律。他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没有无缘无故的,当然也不会出现无因之果与无果之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人家骂你,自有骂你的理由;人家称赞你,也有称赞你的理由。六十岁的孔子真正做到了嬉笑怒骂由他去,我自岿然不动心。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孔子的岿然不动不是任人宰割,更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进取的。他告诫人们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六十而耳顺”的精神状态。

我们继续向孔子人生的纵深处走去:“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时,孔子对世故人情已经了解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获得了人生的大自在。然而,这种大自在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通常理解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会超越规矩”显然是肤浅的。这好比我们只看见了花香四溢,看不见成长的艰辛;看见收获的硕果,看不见耕作的勤劳。可以说,“从心所欲不逾矩”里有动有静,有生有克,有自由有约束,有情感有理智,真正称得起是人的“文化”与“文化”的人。这种境界的修炼是需要过硬功夫的,我们借用佛学的一个名词来阐述,那就是“放下”。没有“放下”的功夫,就不会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下人也想“从心所欲”,并且常常冒天下之大不韪来“从心所欲”,只是许多“从心所欲”都成为违法犯罪的成因,成为锒铛入狱的起点。关键是,时下人没有“放下”的功夫。“放下”首先要在心念上放下。放下什么呢?那就是 “五欲”,是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这几种欲望都是人们不能获取“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枷锁,也是人们不能通晓世故人情的障碍。孔子的硬功夫就是克制了这五种欲望。如果没有修身、克己的功夫,就只能是“从心所欲必逾矩”了。

纵观这一段人生报告,我们可以看见孔子的人生深处,激荡着修身克己的风云。那么修身克己的必然性在哪里呢?在自由与享乐的价值观里,似乎修身克己是一种不合时宜的事情,但这只是现当代人的一种妄念。从人类整体发展角度来看,维护和发展群体利益,应该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体的选择比个体的选择更为重要。因此,为了群体利益,社会总要迫使个体就范,总要干预一些个体的欲望。不管到什么时候,个体欲望与群体利益都不能完全一致,因此,个人总是存在一个自我克服、自我战胜的问题,这就是修身克己的历史必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